从美学观点探讨图书馆建筑意涵及艺术化的视觉感受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78503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美学观点探讨图书馆建筑意涵及艺术化的视觉感受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从美学观点探讨图书馆建筑意涵及艺术化的视觉感受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从美学观点探讨图书馆建筑意涵及艺术化的视觉感受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从美学观点探讨图书馆建筑意涵及艺术化的视觉感受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从美学观点探讨图书馆建筑意涵及艺术化的视觉感受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美学观点探讨图书馆建筑意涵及艺术化的视觉感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美学观点探讨图书馆建筑意涵及艺术化的视觉感受(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從美學觀點探討圖書館建築意涵及藝術化的視覺感受 / 黃欣怡 6-1 公共圖書館 第 4 期 2016 年 11 月 從美學觀點探討從美學觀點探討圖書館圖書館建築意涵及藝術化的視覺感受建築意涵及藝術化的視覺感受 A Study of Library Building and Artistic Vision from Aesthetic Viewpoint 黃欣怡 Hsin-Yi Huang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專員 Executive Officer, National Library of Public Information 【摘要【摘要 Abstract】 建築做為一個時代的寫照,受科學技術

2、日新月異的影響,新材料、新工法、新結構、新工藝的應用與展現,讓建築跨越藩籬,融合地域文化,展現時代精神,努力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完美結合。 本文從圖書館建築所展現的形式與特性,探討在今日美學觀點的論證中,圖書館建築藝術化的走向,並從賞析世界著名的圖書館建築中,瞭解其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及如何突破功能與結構侷限,展現情理兼容的藝術美。 Architecture, portrayal of a generation, is affected by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e to the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3、s of new construction materials,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new architecture, and new crafts, the architecture is able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area to demonstrate the spirit of a generation by integrating the local cultures. The goal of the architecture is to seek the perfect combinat

4、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and modern lif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trend of library art according to the argument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from the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brary building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well-known library buildings, we can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co

5、nnotation of these buildings and know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function and structure to present the beauty of art with inclusiveness of reason and affection. 【關鍵詞【關鍵詞 Keyword】 圖書館建築、建築藝術、建築美學 Library Building, Architectural Art,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從美學觀點探討圖書館建築意涵及藝術化的視覺感受 / 黃欣怡

6、6-2 公共圖書館 第 4 期 2016 年 11 月 壹壹、前言前言 城市文明的演進奠基於社會、人文、環境、藝術與科技的複合體系中,存在於整體機制的互動聯繫,並以開放的姿態供普羅大眾從各面向探尋意義。圖書館產生於人類社會出現文字與文獻之後,是一種文明現象,與社會的進步息息相關,具有時代性,體現了區域的文化背景、審美心理與價值觀。 現代圖書館建築奠基在以人為核心的中心思想上 ,從傳遞文化精神與在地特色的外在型式,到內部空間的需求結構,除了講求獨創性、美觀、舒適、實用外,還要便於管理及維護,理想與現實要能兼顧。 圖書館建築是一種有特定功能和需求的建物, 而使用者對構成一座圖書館所有物質、精神的因

7、素,都有著一種深刻創造與欣賞的美學關係。圖書館建築的特色不僅要有意境崇高的藝術性,更要滿足圖書館多元化的服務功能。亦即在外觀和內部結構上都能予人一種啟迪 :在造型上有時代感,在布局上有前瞻性,在設施上能現代化,以提供讀者一個舒適、便捷的學習環境和發現之旅(楊美華,民 83)。 過去的建築設計師只要具備基本知識和美感表達的方式,需要什麼給什麼,完全的商業觀點,但隨著文化經濟的推波助瀾,經濟的繁榮反映在建築上,也產生了更多的想法、更多的需求、更多突破性的創作。圖書館建築就在內部需求的共性基礎上,努力展現文化精神與特色的個性 ,提供更優的選擇與機會,形成一個五彩繽紛、具開創性,充滿詩意又熱鬧的新閱讀

8、年代。 貳貳、建築建築美學美學的的觀點與論證觀點與論證 英國著名的藝術評論家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1881-1964)提出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 ,他認為藝術作品都有一種共同的基本特質,就是以獨特的方式組合成藝術形式,打動人心,引起審美情感,不同於一般的認知觀念,而是更深刻、更發人醒思,有更深一層的意涵。眾人皆知科學家的要務是探尋真理,揭示自然現象的隱含規律,而藝術家則是要把思維、理念和感悟透過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從美學觀點探討圖書館建築意涵及藝術化的視覺感受 / 黃欣怡 6-3 公共圖書館 第 4 期 2016 年 11 月 我們同藝術作品的關係有一種參與的特性,只有加以體驗,才能獲得

9、理解,並進而用情感去接受。對建築作品的理解、欣賞是一個由表及裡的過程,首先感知到的是建築作品的表面:如外觀、平面或空間上引人注目的形式因素,這是構成賞析的第一層次;第二層次是建築作品構成的內容:從平面、立面、剖面三個方向去認識並加以對照,分析建築與環境的關係,功能的合理性,結構、水電的整體配合,裝修的質量與效果,建築的性格與氛圍等;最後,則是要從建築作品中體察設計者的匠心所在(沐小虎,民 88,頁 76-78) 。 關於建築美學的註解是層出不窮,各流派力圖從新角度、多方位去思考,而有各種不同的論述:如益美論者,強調的是建築美的功利性,建築之美因符合其實用的功能;持愉悅論者,強調美的形象性,認為

10、建築美自有外在形式美的規律;持表現論者,則強調美的蘊涵性,認為建築物的美應能表達某種意義、思想、情感和外在的客觀世界 (汪正章,民 82,頁 57-66) 。建築就在主觀意念與客觀形式的論證中,展現了前所未有豐富多樣的時代感和未來性。 建築的美一個比較開放的概念。 美的建築一個富於變動的概念。(汪正章,民 82,頁 57-66) 概括來說建築的美是由建築的美因(物質功能與科學技術)、美形(審美形式和藝術形式)、美意 (精神和意蘊)、美境(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美感(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等五大要素所構成的多邊形網絡,建築作品的美學品格、美學傾向和美學歸屬,取決於在這網絡中如何游動和定位,取決於建

11、築師們所遵循美的客觀規律,對建築藝術及其審美尺度的主觀把握。 建築設計的趨勢,從 19 至 20 世紀盛行的現代主義開始,以新素材及新技術展現極簡的造型設計,到造型與結構上展現自然曲線與仿生形態的有機設計,回應時代精神不斷求新求變的設計觀點,設計師更跨越了界限,營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與樣式,無論如何改變,其本質依舊不變,也就是建築本身就是一個互動的場域,內部組織與外在形態合一,滿足使用者在心理及功能上的需求,及在視覺上的享受,如此,透過生生不息的循環,展現地域性融合在地文化,一座座地標從美學觀點探討圖書館建築意涵及藝術化的視覺感受 / 黃欣怡 6-4 公共圖書館 第 4 期 2016 年 11

12、月 化的圖書館建築,呈現了設計師的美學觀與價值觀,成為歷久彌新的經典。 參參、具具感性內涵的新理性建築感性內涵的新理性建築 加拿大著名建築師阿瑟埃里克森(Arthur Charles Erickson,1924-2009)曾把建築形式美的形成與創造,比做兩股力的作用,一股來自建築內部空間與功能,表現由內而外的推出;另一股來自建築外部環境,表現自外而內的塑造,兩股力的表現,都強調建築內部功能和建築美的關係,由功能而形象、由空間而實體,由內部而外部。廿一世紀的新現代建築是追求感性的建築,以別於理性的現代建築,未來的建築未必放棄理性,但理性將為感性所用,產生具有感性內涵的新理性主義建築(漢寶德,民

13、93,頁 139) 。 一一、德國斯圖加特市立圖書館德國斯圖加特市立圖書館 德國斯圖加特市立圖書館是座設計前衛、極簡又標新立異的建築,由德國韓裔設計師 Eun-young Yi 設計,1999 年由全球 235 件建築競圖中脫穎而出,其設計靈感來源於古羅馬的萬神殿。建築外觀就像一座巨型的魔術方塊,與周遭地景無法融合,一度引起爭議,但內部充滿現代感的空間配置與陳設,卻令人驚艷不已! 圖 1 德國斯圖加特市立圖書館外觀夜景11圖片資料取自http:/ 從美學觀點探討圖書館建築意涵及藝術化的視覺感受 / 黃欣怡 6-5 公共圖書館 第 4 期 2016 年 11 月 最特別的是內部幾乎沒有隔間,四面

14、書牆與四方互通相連的樓梯,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座大型的環景劇場,在瀏覽書籍的同時,也能探索整個圖書館。 地下二樓、地上九樓的環型中空通透設計,有擴大空間的視覺效果,全館以白色為主調,加上來自四面八方的自然光,讓整個空間幾乎僅需少量的間接光源,即可達到照明效果,相當節能。簡捷俐落的線條,沒有任何綴飾,直接了當體現閱覽空間,是功能與新形式的完美結合,以功能進行建築藝術及美的創造,是現代美學的普遍原則。 圖 2 天花板大面積的透明採光 圖 3 通透的設計展現十足現代感22圖片資料取自http:/ 從美學觀點探討圖書館建築意涵及藝術化的視覺感受 / 黃欣怡 6-6 公共圖書館 第 4 期 2016 年 1

15、1 月 二、二、日本日本宮城縣宮城縣仙台媒體中心仙台媒體中心 日本仙台媒體中心位於宮城縣仙台市青葉區,是一座集展覽室、圖書館、映像中心、媒體中心、藝術中心、活動中心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複合式的文化設施。於 2001 年 1 月開館,由伊東豐雄設計,館內除了媒體中心外,還有藝術工作室和藝廊。由六塊地板(金屬板) ,十三根形狀像搖晃海草,稱為管柱的鐵骨獨立軸構成地下二層,地上七層的所有空間。而作為與外界介面的建築表層,則以視覺通透的玻璃,讓內部與外部的空間相互滲透,成為一個包容蘊涵外在城市活動的場域(中文維基百科,民 103)。 圖 4 仙台媒體中心3現代大樓的構造,多半以框架結構的樑柱所組成。是根

16、據二十世紀初由密斯 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 1886-1969) 所提出的 通用空間(universal space)概念,由均質的樑柱構造含括建築內所有的機能,但現代建築的旗手勒科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 突破這項概念,提出 多米諾系統(Domino System) ,即以柱子來代替牆身作為建築物的支撐,此一設計在當時是劃時代的。伊東豐雄的設計則更進化的重新詮釋支撐管柱,以鋼材塑造成有機造形的螺旋管狀結構,不規則的配置方式,形成不均質場所的內部空間,這樣的管柱貫通了地板,也具備了設備系統、電梯和階梯,從屋頂採光和通風等等功能,由縱處得以看見內部的核心作用,打破了框架結構建築的均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