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经验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868069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经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我是某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课题涉及到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实验开始非常不顺利,进行了几次实验均一无所获。后来我在丁香园上发帖提问(http:/ 培养基的配制:在新购进的500ml DMEM/F12 培养基内加入 5ml 双抗及适当比例的 FBS(原代20%,3代后5%),配制成完全培养基,4保存备用。兔SVMCs 的原代培养:体重2kg3kg 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耳缘静脉注射空气栓塞处死后,置于操作台。从腹部切开,分离腹部血管,暴露腹主动脉,无菌条件下切下约 5cm 长的动脉,装入含双抗的PBS 中备用。在超净台内将取材的血管在DMEM 中漂洗数次,小心将外膜剥去

2、,用双抗浸泡数分钟后,直接加入胰酶,在胰酶双抗混合液中用眼科剪将组织块剪碎,将双抗和胰酶混合后用1ml 移液枪吸去,加入3ml培养基,用吸管吹打后将组织块和培养液吸入25cm2细胞培养瓶中,直接用移液器将液体大部分吸出,盖紧瓶口后瓶口向上竖立放入培养箱,约 1.5h 后加入DMEM/F12 培养基(含20%FBS, 1%双抗),每个培养瓶约2.0ml,缓慢将瓶身翻转,使培养基覆盖组织块,将瓶口拧松,放入 CO2养箱,静置3d4d 观察。这是手术中的图片,上面灰白的那根是腹主动脉。这是超净台里剥开了一半的血管,要的是上面这部分,下面的是血管外膜及筋膜等,丢弃这是剪碎了的组织块,泡胰酶和泡双抗都是

3、这么泡,后期我做的时侯比这个剪得还要碎:这是剪好后放到培养箱里的图片,瓶口向上立着的两瓶是我的。细胞分散(这步也比较重要,一瓶里面几十个组织块,只有几个甚至一个组织块有细胞游出,不分散的话,传代细胞很少,养不活,不传代的话细胞老在一个地方长,挤得要命,也难养活的):原代组织块一般5d7d 有细胞游出,当游出的细胞在部分组织块周围密集成层后即可进行细胞分散。弃原培养基,0.25%胰酶-EDTA 1ml 消化细胞,40s后弃大部份胰酶,继续在显微镜下观察消化情况并拍打培养瓶,当有细胞浮起游动时,加入 6mlDMEM/F12 培养基,终止消化。继续晃动培养瓶,观察到细胞大部份浮起,放入培养箱中。3d

4、 换液一次,待细胞长满后按1:3 比例传代或者冻存。(以下几步恕无法提供图片)HE 染色观察兔VSMCs:将生长良好的第3 代细胞消化后接种于放有载玻片并经高压消毒的玻璃平皿中,待4h细胞贴壁后,向玻璃平皿中补足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爬满后,取出爬片,用 PBS 冲洗,乙醚酒精固定,用电吹风吹干。进行HE 染色,步骤如下:蒸馏水洗2mins-苏木精染色10mins-自来水洗1min-1%盐酸酒精分化20s-自来水洗1min-稀氨水蓝化1min-70%酒精2mins-伊红染色1min-80%酒精脱水30s-95%酒精 30s-无水酒精I2mins-无水酒精II2mins-无水酒精III2mins

5、-二甲苯 I5mins-二甲苯II5mins。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兔VSMCs 的免疫组化鉴定:将生长良好的第3 代细胞消化后接种于放有载玻片并高压消毒的玻璃平皿中,待4h 细胞贴壁后,向玻璃平皿中补足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爬满后,取出爬片,用 PBS 冲洗2 次,甩干后加入乙醚酒精,数秒后用吹风机吹干。用 PBS 冲洗3 次,每次冲洗后等待3min,再冲洗下一次。加入曲拉通X-100,等待 10min,再用 PBS 冲洗3 次。加入双氧水,10min,PBS 冲洗3 次后加入一抗。4下过夜。次日早晨取出载玻片,PBS 冲洗 3 次,加入二抗,室温下15min,PBS 冲洗3 次

6、。加入新配的 DAB 显色剂(0.85ml 蒸馏水,再加DAB缓冲液,DAB 底物,DAB 染色液各一滴,混匀),7min 后,用自来水冲洗,复染苏木素(过程:DAB 染色后蒸馏水泡2min-苏木素复染 1.5min-自来水洗30s-盐酸酒精分化 20s-温水返蓝 1min-80%酒精2min-95%酒精2min-无水酒精 I2min-无水酒精II2min-二甲苯I5min-二甲苯 II5min)。然后滴加中性树胶,放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兔VSMCs 的透射电镜观察:取出两瓶生长良好的细胞,PBS 冲洗两次后加入胰酶,消化约 30s后待细胞变圆时弃胰酶,加入5ml 培养基,吹打后将两

7、瓶细胞悬液合并后放入 15ml 离心管,1000rpm离心 5ml后小心弃上清,用移液器缓缓加入固定液约 1ml,送电镜室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相关讨论本实验主要采用组织贴块法,进行了以下改进:1.在将血管中膜组织块剪碎至 1mm3大小后,移入培养瓶前,用0.25%胰酶消化组织块1min,然后用含FBS 的 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再将组织块移入培养瓶中。可以使细胞基质的主要物质胶原纤维得以减少,组织块变得疏松,有利于VSMCs 从组织块中游离出,加快了细胞的生长速度,缩短了细胞融合时间。2.组织块移入培养瓶后,文献报道多为将培养瓶翻转,有组织块的培养瓶底面朝上放置 3h4h 后再小心翻转培养瓶,

8、使组织块与培养基接触。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这样3h4h 后组织块周围仍很潮湿,使其不能很好贴于瓶底,翻瓶后仍有很多组织块漂起。我们在实验中将翻瓶改进为将培养瓶口朝上竖立放入培养箱,利用液体的重力作用使瓶底(尤其是组织块周围)的液体流至瓶底部,这样减少了翻瓶的等待时间,2h 后翻瓶,飘起的组织块很少。这样使组织块能够尽早接触培养液,有利于细胞更早游出。3.采用含 20%FBS 的DMEM 培养基比含10%FBS 的培养基实验更有利于细胞游出。4.当游出的细胞在少数组织块周围爬出较多并已生长分层后,应当及时进行细胞分散,即用胰酶消化至细胞变圆后加入含血清培养基终止消化,使细胞漂浮至培养瓶各处,在培养瓶中均匀分布,减少细胞长满的时间。尽管进行了上述改进,实验结果显示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 VSMCs 的成功率仍很低。本实验一共进行了22 次原代取材,最后统计结果有细胞游出的共有6 次,成功率约27%。其余未见细胞游出的情况中,组织块污染的有 8 次,占36%,还有8 次是长时间(1个月)无细胞游出,占36%。因此污染和无细胞游出是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VSMCs 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有细胞游出的6 次中,游出最早的为取材后第6d,最迟的为取材后20d,平均细胞游出时间为11.3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