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新进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58326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234 大小:18.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34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34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34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34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新进展(2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与与急救指南急救指南辽化医院辽化医院 王福杰王福杰复苏的历史最早记载于圣经20世纪初有人首次开胸挤压 心脏,使猝死病人获救出现胸外按压,直、交流电除 颤,口对口呼吸 1960年有人用胸外按压、口 对口呼吸、体外除颤,使心 跳骤停抢救成功,产生了现 代复苏术复苏历史回顾复苏会议历史回顾美国心脏病协会先后召开了五次 会议四次制订了CPR标准和指南 1966年 第一次会议 1973年 第二次会议 1979年 第三次会议 训练 考试 1983年 儿童生命支持 1985年 第四次全美CPR、ECC、BLS、ACLS. 1992年 第五次会议急诊学会1989年制定 了心肺复苏操作训练规范1

2、994年再版,改名为心肺复苏 普及培训教程复苏会议历史回顾1992年 第五次会议 邀请欧洲复 苏学会成立ILCOR2000年 AHA、ILCOR共同制定 CPR和ECC国际指南2005年 CPR和ECC问题256个专 题讨论,提出科学治疗推荐方案发布了新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复苏会议历史回顾复苏的概念复苏的概念复苏的含义是指病人心跳停止,发生临床死亡之后至最终生物学死亡之前,进行正确迅速有效抢救,给病人提供可能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和机遇复苏的目的和目标复苏的目的和目标防止突然意外的死亡恢复神经系统智能复苏成功的关键复苏成功的关键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CPR)早期除颤早期进一步生命支持生存链的急

3、救概念生存链的急救概念脑组织各部分脑组织各部分对无氧缺血耐受时间对无氧缺血耐受时间大脑大脑4-64-6分分小脑小脑10-1510-15分分延髓延髓20-2520-25分分交感神经交感神经6060分分脑组织各部分对无氧缺血的耐受时间脑组织各部分对无氧缺血的耐受时间开始开始CPRCPR的时间分的时间分开始开始ACLSACLS的时间分的时间分生存率生存率%0-40-40-80-843430-40-4161610108-128-128-168-166 68-128-1216160 0121212120 0心脏骤停患者采取心脏骤停患者采取CPRCPR及及ACLSACLS 措施的及时性与生存率的关系措施的

4、及时性与生存率的关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循环骤停后 4-6分即发生严重损 害骤停10分后,脑组织基本死亡复苏越早,存活率越高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2005 基基 本本 生生 命命 支支 持持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呼吸骤停溺水卒中 气道阻塞 、吸入烟雾、会厌炎、窒息 药物过量 电击伤 创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心跳骤停冠心病 急性心梗 风心病 心肌病 先心病 心律失常 酸中毒 低血钾 高血钾 急性焦虑状态复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复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各种原因造成呼吸骤停和心跳骤停禁忌症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包填

5、塞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如癌症晚期复苏的基本步骤气道开放(A)人工通气(B)胸外按压(C)电除颤 (D)评 价 病 人判 断意识状态(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搏动消失(大动脉)呼吸停止(临终前呼吸应按心脏停搏处理)临终前呼吸的识别气 道 开 放抬头仰颌法气 道 开 放托颌法2000建议用手指清除口腔异 物,有手指受伤报道2005如可见到液体、固体物 阻塞无意识患者的气道,可 采用手指清除法清除口腔异物清除口腔异物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者面向病 人足部先做一次深吸气,捏住患者鼻子,用自己的口唇将患者的口唇严密 封住匀速 缓慢吹气时间2s以上(可默 读1001、1002)观察胸部是否抬起

6、人 工 通 气特殊情况口对鼻吹气牙关紧闭口腔外伤口对气管插管吹气人 工 通 气面罩通气面罩通气无氧源的球囊通气无氧源的球囊通气潮气量10ml/kg(700-1000ml) 或成人球囊2/3体积被挤压陷, 时间2s以上携氧源的球囊通气球囊通气潮气量6-7ml/kg(400-600ml)或成人球囊1/2体积被挤压陷, 时间达1-2s以上人 工 通 气胸 外 心脏 按 压机理胸外按压迫使血液流经肺脏配合人工通气使氧合血供应 大脑和重要器官直至自主循环恢复有节律、连续有效CPR的胸 外按压至关重要 心泵学说胸泵学说胸胸 外外 按按 心心 脏脏 压压有效的CPR保障CPR的有效性是复苏成 功的关键强调不

7、间断的心脏按压涉及两个问题按压/通气比例电除颤所占时间胸 外 心 脏 按 压姿 势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重合,置于 病人胸骨下段两手掌根部重叠,十指相扣,手心翘起, 手指离开胸壁抢救者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臂 伸直(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借 助自身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 的力量平稳规则地进行按压胸 外 心 脏 按 压标准方法位置:胸骨下半部,两乳头间 比例:按压/通气定为30:2 频率:心脏按压应为100次/min 按压/放松时间大致相等胸廓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 按压幅度为4-5cm已经证明按压配合通气的CPR 可以增加复苏患者的存活率这种方法也是各种原因导致心 搏骤停复苏时应选择的方

8、法2005更强调按压配合通气的 CPR(突出有效和高质量的 CPR)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仅做按压的CPR并不是适宜的方法当急救者不愿意为患者口对口人工 呼吸时,作为替代方法单行心脏按 压要比无所事事好但此法可由从未经过CPR培训者使 用医务人员不可以 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无人工通气的无人工通气的CPRCPR胸 外 心 脏 按 压常见错误按压除掌根部贴近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 壁上易引起肋骨骨折定位不当;若按压部位偏下,易使剑突受压 折断而致肝破裂按压用力不垂直,尤其是摇摆式按压不仅 无效,更易出现肋软骨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按压时,抢救者肘部弯曲用力不当,致使按 压深度不够放松时如手掌根离开胸骨定位点未能

9、充分 松弛,胸部仍承受足够的压力,致使血液难 以回到心脏电 除 颤电除颤配合CPR增加自主循环恢复和出院存 活率应该在5min内完成除颤早期除颤改善预后自动除颤器电 除 颤2005新建议 将连续3次除颤改为1次电击推荐使用双相波除颤器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360J18岁儿童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 (AED)心心 前前 区区 叩击叩击 术术在患者确定为心搏骤停、 无脉搏,却又不能立即行 除颤时心前区叩击法不失为一种 适宜的急救方法心前区叩击术心前区叩击术心前区叩击术心前区叩击术20052005操作流程操作流程 患者无反应患者无反应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检查生命指征检查生命指征 CPR 2CPR 2:303

10、0直到电击或检测直到电击或检测需除颤给电击需除颤给电击1 1次次 再连续做再连续做5 5组组2 2:3030的的CPR CPR 2000 CPR 流程2005 CPR 流程复苏有效的指标复苏有效的指标摸到大动脉搏动病人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转红扩大的瞳孔缩小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复苏后生存质量复苏后生存质量培 训在初级培训后的3个月内即出现 忘记 对BLS应保持重复培训,间隔3- 6个月不建议用书面考试或问卷作为 CPR能力的唯一标准 ACLS训练3个月后技术开始减退 持续12-18个月,医务工作者需 经常地重复学习 培训中强调口对口人工通气时感 染疾病的危险突发灾难意外事故突发灾难意

11、外事故地 震地 震地 震群 灾 之 首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的人数 达260多万,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 数的58%每年平均死于地震灾害的人数为8000- 10000人,而受伤人数可达死亡人数的2 -3倍地 震灾害的分类原生灾难:震源处产生地层断裂,断 层错动、地面倾斜和变形等地震原生 现象造成的灾害。其出现在震中区, 破坏极大,灾害严重直接灾难: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而直 接造成的灾难。山崩、滑坡、崩塌; 房屋、桥梁等人工建筑的破坏;地震 波引起的水震荡,海啸、湖啸,河涌 等;以及不多见的地光烧伤地 震 灾害的分类次生灾难:由于建筑物或其 他设施遭到破坏后导致的继 发性灾难,如水灾、火灾

12、、 毒气污染诱发灾难:有地震灾难引发 的社会性灾难,如瘟疫、饥 荒、经济萧条、社会秩序混 乱地 震灾害的特点突发性强 地震发生突然,持续时间短 ,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会造 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裂、人 员伤亡等灾害地 震灾害的特点破坏严重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损失巨大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 ,几秒内被夷为平地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8.2级地震摧 毁了东京、横滨两大城市,造成60万 座建筑物被毁,14.3万人丧生,20 万人受伤,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 引起火灾,在横滨公园就有24万人 被火烧死地 震灾害的特点成灾广泛 波及面广,以人的有感半径统计, 5、6、7、8级地震的有感半径

13、分别 为150、220、400、 600km 强烈地震发生后,人员伤亡惨重, 经济损失巨大,且对人们的心灵也 造成巨大创伤,短时间不能愈合 人们世代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恢 复生产、重建家园需要几代人的努 力,甚至需要全国和国际社会的支 援。地 震灾害的特点连锁性强 震后,次生灾害严重,如火灾,水灾、海 啸、山体滑坡、泥石流、毒气泄漏、流行 病、放射性污染 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8级地震,直接造 成10万多人死亡,震后死于瘟疫和饥荒的 高达70多万人 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的社会化,大地震发 生,会造成供电、交通、通讯、网络,供 水、供气、输油管道等瘫痪和破坏,直接 影响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并

14、引发心里恐 惧、经济失调、社会秩序紊乱等连锁反应地 震灾害的特点直接灾害是主要的地震灾害地面破坏和房 屋倒塌造成的损失约占地震灾害损失的 95%地震火灾是最严重的次生灾难。有时其损 失超过直接灾害。如1739年银川8级地震 引起的严重火灾就烧了整整5天5夜,损失 极其惨重。 地震诱发灾害有加重的趋势大地震后常常 伴随着危机心理、经济失调、社会秩序紊 乱等灾难 地 震我国地震灾害特点全球地震在地理上分布不均,呈区带 分布环太平洋、欧亚、海岭地震带我国地处太平洋和欧亚地震带之间, 地震带十分发育,主要是板内地震, 具有震源浅、强度大、分布广、频度 高人口众多,防震意识差,建筑物抗震 性能差,是世界

15、上少数地震灾害严重 国家之一地 震我国地震灾害特点20世纪以来,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我国,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 发生8级地震,死亡83万人世界近代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地震在我国,1976年唐山地震,死亡 24.2万人,重伤16.4万人,损失54亿 元,震感14个省市地 震地震造成伤害的类型机械性外伤 指人们被倒塌体及其各种设备直接砸 击、挤压所致的损伤,一般约占地震 伤的95%98%,受伤可为身体各个部位。其中,颅脑 伤的早期死亡率最高,骨折发病率与 占全部损伤的55%64%,软组织伤占 12%32%,其余为内脏伤和其他伤害地震伤亡的原因主要是创伤性休克地 震地震造成伤害的类型埋压窒息伤 指人们在地震中不幸被埋压身体或口 鼻,从而发生窒息地震中引发的地质灾害(塌方、滑坡 泥石流)能将整个或部分人体埋在土 中,虽无明显外伤,但可能窒息死亡地 震地震造成伤害的类型完全性饥饿 指人们在地震中被困在废墟空隙中, 长期断水断食环境潮湿、寒冷、闷热、污浊,使人 体代谢紊乱、抵抗力低下,濒于死亡被救出以埋压窒息伤后神志不清、口 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