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研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5857760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9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7J I N G J I W U L I U 经济物流2 0 1 1 / 2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 模型研究 刘志硕 沈喜生 郭葆春本文以供应链多个环节的共性为出发点, 研究建立基于经营体 思想的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 分别研究了经营体模型、 活 动模型、经营体活动设置模型、供需协作模型、供应链运作模型, 提出了连续补给、 紧密协作、 松散协作以及非协作等四种供需协作 模式下的流程要素, 从而为企业开展供应链组织再造、 核心业务流 程再造提供参考依据。一、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的作用研究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 需要明晰供应链的概念, 进一步建 立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 作为供应

2、链业务流程再造研究的 基础。此外,这一参考模型也为实际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虽然目前已经有多种供应链建模方法和参考模型, 但本文所讨 论的供应链参考模型是针对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问题而建立的参考 模型, 因此与其他模型大不相同。 本文建立的供应链参考模型有三 方面的作用:首先,为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 其次, 为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的计算机仿真系统提供建模依据。 再 次,为实际应用中的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建模提供参考依据。二、模型假设与总体思路1 . 模型假设 在建立供应链参考模型时,我们基于如下的一些假设: (1 )模型应该以供应链的核心流程为主,包括采购、制造、销 售、 运输等主要

3、流程, 同时应该将供应链各级别的主要因素包含到摘 要: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是供应链环境下业务流程再造发展的 必然趋势。 在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共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 供应链的三层概念模型, 为企业开展供应链组织再造、 核心业务 流程再造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供应链; 流程再造; 参考模型; 经营体48经济物流J I N G J I W U L I U2 0 1 1 / 2模型中, 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以 参考模型为基础建立自己的供 应链业务流程再造模型。 (2 ) 模型的层次性。 根据模 型的复杂程度或特定的需求, 有 时需要建立层次性的模型, 不同 层次的模型关心的内容不同, 表 达粒度也有

4、所区别。 (3 )模型的一般性和特殊 性。 模型的一般性是指供应链中 存在着很多共性的问题, 即很多 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相对稳 定的。 模型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 供应链也会有各自的特点, 比如 对于制造业、 流通业、 服务业等 不同行业的供应链来说, 同样的 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因果 关系。 在建立参考模型时应主要 考虑一般性问题, 而针对具体问 题进行研究时, 则必须考虑模型 的特殊性。 参考模型的目的是建立供 应链中一类共性问题的模型, 尽 量不涉及具体的运作细节, 模型 中的相关实体的设置只是针对 一般情形下的企业而言的, 其目 的是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研究 具体问题提供基础平台。 2

5、. 总体思路 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存在 两种思路: 一种是基于有限环节 进行研究, 即基于实际环境中参 与供应链的有限经营体及其相 互间特定的供需关系, 确定相应 的供应链结构、管理与运作方 式; 另一种是基于环节的共性进 行研究。 仔细考查供应链中每对 实体之间的关系及其行为, 不难 发现, 任意两个实体之间均可被 视为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 他们 之间的行为表现为交易与协调、 后勤与服务、 认证与支付。 交易与协调主要包括物料供求过程中 的计划、 协商、 调整等; 后勤与服 务主要包括运输调度、仓储管 理、客户信息服务等; 认证与支 付主要包括企业资信、资格认 证、权力、义务、责任等的认定

6、 与仲裁、资金往来及财会管理 等,见图1 。只要确定了任意两 个经营体之间的关系及其行为, 就可根据参与供应链的有限实体 及特定的管理与运作方式构建或 重构特定环境下的供应链系统。三、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 考模型框架1 . 基本定义 在对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 参考模型的各要素进行描述之 前,先作以下定义: 实体: 实体是完全独立、自 主运营的具有法人性质的企业或 集团, 是构成供应链的主体, 如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等。 经营体: 经营体是一个相对图1 供应链各环节的共性交易、 后勤、 支付采购制造分销采购制造分销采购制造分销图2 供应链的三层概念模型供应商1供应商2分销商2分销商制造商实体

7、层经营体层活动层采购经营体生产经营体营销经营体财务经营体订单 录入订单 处理订单 执行49J I N G J I W U L I U 经济物流2 0 1 1 / 2独立、 自主运营的 “模拟法人” , 可以是一个子公司、 分公司、 部 门或个人。 经营体的性质可以是 成本费用中心、 利润中心和投资 中心。 一般地, 构成供应链的主 体是若干个实体, 而构成实体的 主体是若干经营体。 根据系统的 相似性的特点, 实际的供应链中 的经营体可以对应独立的企业, 也可以对应企业中的部门, 二者 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 性。 因此可以说, 供应链是由具 有各种功能属性的经营体所联结 成的供需网络。

8、活动: 描述的是完成企业经 营过程需要执行的功能操作, 如采购活动、 生产活动、 销售活 动、 市场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又 可以进一步细分, 形成树状的活 动树。 流程: 是为完成与事项和时 间相关的经济目标而进行的一 个完整系列的活动。 2 . 供应链概念模型 首先我们提出了供应链的 三层概念模型,如图2 所示。 从图2 可以看出,供应链从 逻辑上可以分为实体层、 经营体 层和活动层三个层次。 根据系统 自相似性的特点, 实际的供应链 中的实体或经营体可以对应独 立的企业, 也可以对应企业中的 部门。 本文在经营体层以及活动 层上展开研究。 在建立供应链业 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时, 以经营 体

9、层和活动层作为建模的对象。 3 . 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 考模型 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 模型如图3 所示。 从图3 可以看出,整个供应 链业务流程再造的参考模型包括经营体模型、 活动模型、 经营 体活动设置模型、供需协作模 型、 供应链运作模型、 利益分配 模型、绩效评估模型以及实施 模型等八个模型。 (1 )经营体模型 从供应链概念模型图可以 看出,构成供应链的主体是若 干个实体,而构成实体的主体 是若干经营体。经营体是一个 相对独立、 自主运营的 “模拟法 人” ,可以是一个子公司、分公 司、 部门或个人。 经营体的性质 可以是成本费用中心、利润中 心和投资中心。 对于供应链上的一般实体

10、 企业而言, 可以确定三个层次的 经营体。一级经营体是企业按 相对专业化划分的经营单位 (如营销中心、生产中心、采购 中心、物流中心等) 。一级经营 体可以分别在实体企业财务中 心设立单独的内部账户, 相互之 间的经济往来按内部价格结算, 划转费用,我们称之为中心级 经营体。二级经营体是一级经营体内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可以 分别在本单位设立内部账户, 模 拟会计核算, 我们称之为部门级 经营体。 三级经营体是二级经营 体内的岗位, 这样的经营体通过 部门内的核算发生经济往来关 系, 通过细分内部市场, 形成内部 市场体系, 各经营体的利益与企 业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 称之为岗位级经营体

11、。 (2 )活动模型 企业在完成企业经营过程 中需要执行各种功能操作, 我们 在活动模型中对这些功能操作 进行合理划分, 其目的在于通过 建立企业业务活动的参考模型, 一方面为企业业务的拓展提供 参考依据, 另一方面为各级经营 体的合理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通 过设置各经营体的活动, 明确各 经营体( 中心、 部门、 岗位) 的业务 分工,明确责、权、利,减少业 务的重复操作,简化业务流程, 切实实现经营体的专业化运营。 活动描述的是完成企业经 营过程需要执行的功能操作, 也图3 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参考模型经营体模型经营体活动设置模型活动模型利益分配模型绩效评估模型供需协作模型供应链运作模型方案

12、实施模型50经济物流J I N G J I W U L I U2 0 1 1 / 2是业务流程的单元结点, 如采购 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市 场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又可以 一级级细分,形成树状的活动 结构树。 (3 )经营体活动设置模型 在合理划分了活动和经营 体后, 需要将活动配置给各个经 营体, 以明确各经营体的业务功 能和职责,弄清楚“机构/ 岗位 做什么事” 的问题。 如营销中心 经营体的业务活动可以设置如 图4 所示。 在图4 中,粗箭头表示该项 活动为该经营体的核心业务活 动, 非粗箭头表示支持性的或者 辅助性的业务活动。 一般而言, 划分后的活动模 型是一个多层级的树状结构,

13、其 最底层的活动是可操作的活动 单元, 如订单输入活动、 销售出 库活动等。图4 中,各级经营体 的活动设置, 从理论上讲可以将 经营体映射到底层的活动类型,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活动类 型越往下细分, 名目越繁多。 因 此, 为把握大方向, 中心级经营 体所设置的活动设到二至三级 即可, 部门级经营体设到三至四 级, 而岗位级经营体可设到最底 层活动。 (4 )供需协作模型 在合理划分经营体, 并明确 各经营体的业务活动以后, 一方 面, 需要明确各经营体在供应链 中的地位, 哪些是供应链的核心 经营体, 哪些是支持性、 辅助性 的经营体;另一方面, 需要弄清 楚各经营体之间应采取什么样 的

14、供需协作关系。 在协作关系确 定以后, 根据特定协作关系下的 特定流程要素, 可以对经营体间的核心业务流程从总体上有一个 比较好的把握。 供需协作模式 不论具体的供应链结构如何 复杂, 其中的基本实体类主要是 供应商、制造商、配送中心、零 售店等。 任意两个实体之间均是 基于某种方式的供需关系, 围绕 供需过程进行的主要工作是交易 与协调、后勤与服务、认证与支 付, 进行这些工作的媒体主要是 订单或协议。 参与供应链系统的 实体具有地理上的分散性、 职权 的自主性和充分的自治性, 合作 与竞争、 自主与联合并存, 实体 之间采取什么样的供需协作模式 才能为实体之间在动态的环境中 高效地开展业务

15、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企业供需协作体系中, 各 经营体间均可视为具有某种供需 协作模式的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 关系。由于供应商、制造商、配 送中心、 零售店等实体均是由采 购中心、生产中心、营销中心等 中心级经营体组合而成的。 因此 各实体之间的供需协作关系实质 上体现的是采购中心、生产中心、 营销中心之间的供需协作关 系。 根据经营体之间的供需协作 的密切程度不同, 将经营体之间 基本的供需协作模式设计为连续 补给型、 紧密协作型、 协作型及 一般型四种。 经营体供需协作模式的 设置 总体上讲, 在供应链中, 连 续补给型、 紧密协作型、 松散协 作型、非协作型是最基本的供 需协作模式,他们可能

16、存在于 供应商、 制造商、 配送中心、 零 售店与用户等基本实体类的任 意两类实体之间,也就是说营 销中心、 生产中心、 采购中心之 间存在上述四种基本供需协作 模式。 有时, 由于各中心之间存 在多种特征不同的供需项目而 采用多种供需协作模式。 区分不 同的供需协作模式有利于更恰 当地确定中心间不同密切程度 的协作关系, 明确各实体的责任 与义务,理顺各中心之间的关 系, 为系统的有效运作、 实体之 间建立经济战略伙伴关系提供 基础。图4 营销中心的活动设置营销中心后勤保障活动营销活动质量管理活动财务结算活动市场活动销售活动客户服务活动51J I N G J I W U L I U 经济物流2 0 1 1 / 2决定供需协作关系时考虑 的主要因素有: 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特征与 用户特征; 实体之间相互依赖程 度; 实体之间的责、 权、 利关系。 基于上述因素, 我们可以确 定实体内部经营体间的供需协 作模式以及实体间的经营体间 的供需协作模式。 供需协作模式的流程要 素 一般地, 具有特定活动功能 的经营体, 在特定的协作关系模 式下, 尽管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