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课件(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53323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公共管理学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公共管理学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公共管理学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公共管理学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学课件(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公共组织第一节 公共组织的定义、构成要素和类型 第二节 公共组织环境 第三节 公共组织的结构与体制 第四节 公共组织体制改革第一节 公共组织的定义、构成要素和类型一、公共组织的定义 二、公共组织的构成因素 三、公共组织的类型一、公共组织的定义n组织:是指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 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目的 、结构和活动方式的统一n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管理 社会公共事物、服务于社会大众的,以协调和 提高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n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行使行政权力以达到公 共目的、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即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组织的特征n系统性:权力关系、组织结构

2、和工作流程具有 纵横交织、层级分明、上下沟通、统分有据、 密切配合等特点n服务性:行政组织行为的出发点和基本属性n权威性:国家行政组织依据宪法和法律设置和 行使职权,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具有强大 的、普遍的约束力n法制性:贯彻组建、运行和变更全过程n动态性:要适应统治阶级意志、社会文化传统 和现代科学技术变化等因素而不断调整和变革n公共组织的关键点是公共组织是公共、政 治决策的结果(属于公权力),而不是市 场运作的结果(属于私权力)。 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核心差异在于其 是否拥有合法的强制力,政府是社会中惟 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公共组织的含义和特征主要体现在“公 共”上:n对公共组织的

3、界定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 点。波兹曼(Bozeman, 1987)认为, 所有的组织都是公共的,公共性是理解 组织行为方式的关键。n “公共”(Public)与私人(Private)两个词源于拉丁语,“公共”的意思是“人们的”,“私人”的意思是“分开”。 n理论学家往往用不同的标准来界定这两个 词,以区分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本和高 斯(Benn and Gaus,1983)提出的标准:收益和损失是公共的还是个人的,以及组 织作为为社会而不是为某些个人服务的机 构的程度。n “公共利益”标准(Mitnick,1982),公共组织以 满足公共利益为主要目的,私人组织主要以满足 私人利益为目的。n “

4、公共产品”(Public goods)也常用来作为区 分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标准(Downs,1967) 。n佩里(Perry)和雷尼(Rainey)通过对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之间差异的研究发现,公 共组织的特性限制了许多对私人组织行之 有效的办法在公共组织的适用性。思考:我国在公共组织的边界定位和 管理方面仍存在哪些问题?改革 的方向是什么?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将其中不具公共性质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 化”改制;对具有公共性质的事业单位,政府依据其公益性程度,提供与之匹配的公 共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并探索适应当前 国内外形势的新型经营和管理方式,以提 高运作效率。 二、公共组织的构

5、成因素P31-32n组织目标:是组织活动的方向,是组织奋力争 取所希望达到的最后结果n组织人员:组织的目标靠人去实现n物质要素:公共组织实现公共管理活动所必不 可少的条件和资源n职能范围:应承担的任务、应尽职责的总体规 定n机构设置:是部门分工和单位划分的结果二、公共组织的构成因素P31-32n职位设置:将职责明确分配到各个岗位的结果n权责关系:是公共组织内部围绕着权力分配与 职责划分而形成的一套制度化的工作关系n规章制度:是机构部门单位用正式文件或书面 形式明确规定组织目标、职能任务、内部分工 、工作程序、职位的权责关系和活动方式的一 种规范化手段n团体意识:是通过机关人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

6、、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形成的集体意识三、公共组织的类型依据公共组织所拥有权力的强制性的大小区分( 陈振明):n强制型公共组织:政府部门,依据公权力对公 共事物实行强制性管理n半强制型公共组织:仲裁委员会、行业协会、 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n非强制型(服务性)公共组织:高校、研究所 、基金会、医疗保健机构、文化和科技团体、 服务咨询机构等按职权和管辖范围大小区分:n中央人民政府: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由 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 计长和秘书长组成,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 会监督下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行使事物。国 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 国家行政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

7、,对其(闭会 期间的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务院 实行总理负责制按职权和管辖范围大小区分:n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含自治机关):是中央人 民政府领导下的地方国家行政组织,是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分别对上一级人 民政府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负责组织、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公 共事物,贯彻上级政府的指示、决议和决定。 实行首长负责制按工作性质、内容和作用区分:P58n领导机关: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首脑机关,统率机关 ,是行政组织各层级的中枢,主要任务是对所辖区域 内的公共事物进行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控制等n职能机关:在统率机关的直接领导下,独立执掌某一 方面行政事

8、物(具有独立性的产业部门和社会事物) 的机关。包括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办,各级地方人 民政府负责专业行政管理的厅、局、处、科等。对上 受行政首长的指挥监督,对下行使其管理职能按工作性质、内容和作用区分:P58n直属机关:指根据需要而设置的主办各项专门业务、为领 导机关直接管辖的单独机构。不是领导机关的组成部分, 级别比职能机关低,主要负责人不列入政府组成人员。如 国务院下属的国家海洋局、国家专利局、国家气象局、国 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等。工作具有专业性n辅助机关:指协助行政首长处理专门事项,或分掌政府机 关内部综合、平衡、协调等工作的办事机关。如国务院和 省级人民政府的办公厅、县市人民政府的办公

9、室。没有特 定的专业事物,不能脱离行政首长而独立存在,只有在特 别授权的情况下才可以代表首长行使一定的权力。工作特 点具有综合性按工作性质、内容和作用区分:P58n咨询机关:指专为各级人民政府出谋划策的机关。如我国各 级人民政府所属的研究室、研究中心和顾问委员会等。其职 能是:出主意、当参谋、提建议。不是执行机构,也不是秘 书班子n派出机关:指一级人民政府为了减少管理幅度,依法定程序 ,在所辖区域内设立的代表机关,不是一级政权机关,其权 力是上级人民政府的委派和延伸。如省人民政府的地区行署 、城市市区人民政府的街道办事处、县市人民政府的区公所 等。主要任务是执行和监督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决

10、议 ,反映下一层级的意见和要求,工作具有辅助性第二节 公共组织环境一、公共组织环境与行政生态学二、公共组织环境的内容三、公共组织的结构和体制n公共组织环境是组织外部所有能够直接对组织 存在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的总和n由于社会越来越复杂,动态性越来越大,组织 需要对环境力量给予更多的关注一、公共组织环境与行政生态学n对公共组织环境进行研究源于生态学n哈佛大学高斯1947年发表政府的生态学 :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现象 ,强调结合外界客观环境及作用来研究国 家行政管理一、公共组织环境与行政生态学n夏威夷大学利格斯1961年发表行政生态学:根据社会制度在功能上的分化程度,将行政 系统分为,与农

11、业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融合型”行政模式;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社 会环境相适应的“棱柱型”行政模式;与现代工 业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衍射型”行政模式。公共组织既受生态环境影响,又影响生态环境一、公共组织环境与行政生态学“融合型”行政模式特征:n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n土地分配与使用方式是政府的重要管理事物n政治与行政不分n权力来源于君主,高度的中央集权n行政官僚在政治上、经济上成为特殊的阶级, 官员很少与民众沟通n重刑罚n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n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一、公共组织环境与行政生态学“棱柱型”行政模式特征:n政府制度、法规已健全,但难以在行政实践 中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n

12、形式上已抛弃传统社会的行政特征,实际上 仍有很大影响力n同时呈现异质的、变异的行政制度、行政风 范和政府行为n传统结构和现代结构交叉、重叠、渗透存在一、公共组织环境与行政生态学“衍射型”行政模式特征:n美国式的经济、自由经济或原苏联的管制经济n民众有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政府与民众关系密切n依法行政,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n理性政治,以理服人,沟通渠道发达n由于社会高度专业化,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 化基础上的协调和统一n后工业社会,随着电子政务和网络技术的 普及,社会组织变得极度扁平。n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科研小组提出了 公共行政生态的双棱柱模型:融合型棱柱型 工业型棱柱型扁平型二、公共

13、组织环境的内容n政治环境:政治体制、政治权力、国家结构、 政党制度、公共政策、政治变革等,对公共行 政管理具有直接制约作用n经济与技术环境:经济体制、经济利益、经济 实力、产业结构、经验技术、实体技术、知识 技术等,对公共行政管理具有决定性影响n文化环境:认知水平、价值观、意识形态、行 为规范、道德传统等,对公共行政管理具有深 刻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公共行政环境特征:n政治上的特征:主流是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是国 家的主人。高度集权的模式开始解体,但带有封建政 治制度的痕迹,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官僚主义、集 权、特权都还有其存在和滋生的土壤n经济上的特征:初步具备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的物 质技

14、术基础,但社会生产力水平仍较低;建立了以生 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但存在多种经济形 式和分配形式n文化上的特征: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传统文化 中崇尚吃苦耐劳、勤奋朴实、礼仪道德具有积极影响 ,但存在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深圳经济特区的艰难定位n经济特区扩不扩n深圳的新定位n深圳与上海、广州的关系n深圳发展方向的新探索:能动利用和改造 行政环境n资料:程胜等.深圳如何“特”下去一座特殊城市的 艰难定位,见 http:/ 0060406,10177304第三节 公共组织的结构和体制一、公共组织结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 二、公共组织体制一、公共组织结构1.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结构的层级化

15、,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隶属层次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结构。层级越高,其管辖范围、职责和权力也越大。我国行政组织纵向结构我国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简单表述:n中央省地级市县、区乡镇五级国际通行的是三级政府我国行政组织纵向结构图:孙学玉等.公共行政学,社会科学出版社P60n中国人民政府国务院下辖:直辖市人民政府、省人 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特别行政区人民政府n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辖:市辖区人民政府(下辖街道办 事处下辖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下辖乡人民政 府下辖村民委员会)n省人民政府下辖:地市级人民政府(下辖市辖区人民 政府、县级市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自治县人民政 府)、自治州人民政府(下辖县级市

16、人民政府、自治 县人民政府n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辖:自治州人民政府 n纵向结构的关键是确立各层级之间的 隶属关系,需要处理好管理层次和管 理幅度问题管理层次: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可分为:n高层(战略决策层,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目 标、计划、政策)n中层(组织协调层,在高层领导下制定所辖范 围的活动计划:具体方案、任务和目标)n基层(组织作业层,组织的业务操作)管理幅度:n又称控制幅度或控制跨度,指一个主管所能直 接、有效地控制下属的数目。其大小既受主管人员精力和能力的限制,又受组织的性质、技术、工作特点、管理难度、 管理手段以及管理对象能力和素质等因素的制 约。管理幅度与直接领导作用大小成反比。浙江:省管县制度探讨背景:n省管县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实行的财政管 理模式n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后,各地按照“ 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确定了省管 市、市管县的财政模式资料:林楠等.省管县引发新一轮制度探索, 暸望2006.3浙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