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41626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2018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模拟测试历史试卷(满分:5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2018.4一、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1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离不开监察。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的专门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A太尉 B丞相 C刺史D御史大夫2西藏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3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

2、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4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苏湖熟,天下足” 。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方生产发展 B江南地区的开发C贞观之治 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 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D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状态6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纵观历史,第一次从海上侵略中国,并且强迫中国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A美国 B俄国 C英国D法国71901 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

3、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2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 “上年事变”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与洋务运动“求富”口号直接有关的是 9 “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歌词中“南湖的红船”代表的事件是A中共成立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延安抗日10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的征文中写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 1980 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

4、我们永远铭记。 ”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开放沿江和边境城市11澳门回归以来, “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 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取得这一成就主要的政治因素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一国两制”方针 D科教兴国战略12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思想的源头。 ”这里的它指的是A阿拉伯帝国 B斯巴达 C罗马帝国 D雅典13周恩来曾形象地称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西方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凄美爱情故事的是A列夫托尔斯泰

5、B贝多芬 C但丁 D莎士比亚14从前有个热爱大海的孩子,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够扬帆远航。父亲支持儿子去做一个勇敢的水手,基瓦尼船长也很看好这个孩子的机智与勇敢,答应让他在自己的船上锻炼。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哥伦布。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主要是A率船队到达美洲 B经过好望角,到达印度3C到达非洲好望角 D实现了环球航行1517、18 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先后爆发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里的“一大步”指A结束殖民统治 B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推动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 D赢得国家独立16墓志铭能激励人生。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肃穆庄严,墓碑上镌刻着他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名

6、言出自A 人权宣言 B 国际歌C 共产党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从根本上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18 “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这是一位历史学家对苏俄 1921 年实施的某一政策的评述。该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 B两个五年计划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191922 年签署的九国公约宣称,各国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的原则。这些内容的实质是A开始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B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

7、同支配的局面C开始形成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D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20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20 世纪 30 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改变”表现为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实行冷战政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1经过三年多的编撰,备受瞩目的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于 2018 年 2 月正式首发。该书全面总结、系统介绍、大力弘扬了扬州优秀地方文化。辞典中提到扬州最早的城名应为:A邗城 B广陵城 C唐子城 D宋夹4城22扬州,是一座与中国大运河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名城。2500 年来,扬州城与大运河同生共长、兴衰与共。今年扬州将启动建

8、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你觉得该馆可以介绍哪位皇帝的事迹为宜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23 “极三朝之宠遇,为一代之完人” ,被尊称为“九省疆臣”的阮元先生是清代著名学者,它属于 的代表人物A扬州八怪 B扬州学派 C乾嘉学派 D东林学派24烟花三月下扬州,提起家乡美景有处园林首当其冲,她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 。又是我市首家 5A 级景点。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就是:A个园 B何园 C瘦西湖 D保障湖25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的扬州高邮籍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9、是:A郑板桥 B汪曾祺 C史可法 D朱自清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26 题 8 分,27 题 9 分,28 题 8 分,共25 分。)2626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是传统文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是传统文化得以兴盛的重要条件。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知化得以兴盛的重要条件。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识回答下列问题。答下列问题。 (8 分)【文字篇】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 ,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

10、防御工事“万里长城” ,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思想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科技篇】 蔡伦 罗盘针5请回答:(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1 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是什么时期?(1 分)(2)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我国哪一学派的创始人?(1 分)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1 分)材料二中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整理成哪一著作?(1 分)(3)蔡伦在科技发明上有何突出贡献?(1 分)罗盘针是何时传入欧洲的?(1 分)根据材料谈谈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

11、达的原因?(1 分)2727自自 18451845 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今,中国人民为雪民族之耻辱,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今,中国人民为雪民族之耻辱,振中华之强盛进行了百折不挠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振中华之强盛进行了百折不挠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 分)材料一材料一 为了巩固清朝统治,李鸿章提出变“成法” 、立“奇业”的主张,即在不变更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略事变革,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加强内部统治,对付新的“变局”和“强敌” 。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

12、,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材料三 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摘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请回答:(1)材料一中李鸿章“变成法 、立奇业 ”的主张后来在哪一运动中付诸实践?(1 分)这一运动的推动者是?(1 分)结果如何?(1 分)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 分)根据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