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总结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5836655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开课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开课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开课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开课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逃课去斯坦福”线下学习小组总结及反思“逃课去斯坦福”线下学习小组总结及反思 大家好,我是江迪,于 2012.11.1 到 2012.12.6 日负责“逃课去斯坦福”线下学习小组。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是来自 Tina Seeling 教授的创意速成班(Crash Course on Creativity) 。 一、介绍一、介绍 1、课程目的 聚集起一群对创新感兴趣的人一起学习创新课程。 2、时间安排 我们的时间安排:每星期四晚上 7:009:00(课程是于前一天的北京时间 4 点放出) 表一:课程时间表 时间时间 内容内容 11.1 见面会 11.8 学习第二节课:Paying Attentio

2、n 11.15 学习第五节课:Question Assumption 11.22 学习第六节课:Creative Team 11.29 头脑风暴:想出 100 个 IDEA 用以解决睡眠问题 12.6 学习第七节:Creative Story Telling 3、流程模式 我们的主要模式: 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思考讨论思考讨论+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对比总结对比总结+最终展示最终展示=线下学习小组线下学习小组 我们的主要流程: 表二:流程表 步骤步骤 内容内容 1 往期作业展示及评价 2 视频学习 3 课程内容讨论 4 课堂实践 5 实践评估及交流 6 布置作业及其他细则 *课堂实践是在课后作业的基

3、础上,进行简化,让之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或者体验。旨在为课后作业热身。 二、数据统计二、数据统计 1、参与人数。 (总共 11 人) 图一:参与人数 2、作业完成情况 图二:作业完成情况 *11.8 日为第一次正式上课,所以没有所谓的课后作业。 *课堂作业为 0 的数据项是因为我没有布置。 *每一节课都会有课后作业 3、反馈满意程度(11.811.22) 图三:满意程度 9104746024681011.111.811.1511.2211.2912.631 00000 31 011 00.511.522.533.544.511.811.1511.2211.2912.6最终作业课后作业提交 课堂实

4、践1 0033110001234511.811.1511.22优秀良好及格4、最满意的环节(11.811.22) 图四:最满意的环节 *反馈表仅发了 11.811.22。第一次有 5 人填写,第二次 3 人,第三次 1 人。 三、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1、参与者的不稳定性比较强。 2、作业完成情况,前期和后期情况相对好点。但总体情况很糟糕。 3、参与者自我感觉良好,最起码觉得这次得学习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4、参与者更加喜欢学习以及讨论的环节。 5、参与者不太喜欢填反馈表。 为什么会这样呢? 1、参与者的组成是 36.3%在职,63.7%学生。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但在职者就弱很多。

5、2、我们的课程并非与线上的课程同步,导致了大家对课程的代入感不够强。我们尝试直接跳过之前的课程,但是作业完成的效果也不理想。归根结底可能是惰性? 3、参与者的自我期望可能就是希望有人准备好了一切,自己过来消费。而每一次的视频学习就达到了这个目的。 4、学习上一条已经解释过了。关于讨论实际上也是大家比较喜欢的环节。讨论是消费的一个变种,大家都在等别人的观点。在实际操作中,平均每一个人发言的时间不多于 3 分钟,气氛并不热烈。 5、反馈表,我也不喜欢填。 四、不足总结。 没有及时同步线上课程。 备课不充分,计划中提及到的课堂作业并没有如愿布置。 互助机制并不完善,导致讨论、实践作业等氛围不太浓厚。

6、 时间把控做的不好。 缺乏课堂后续的延伸。 42 11000100123456711.811.1511.22课堂实践作业展示视频讨论五、我们真的需要一个线下学习小组么? 我们回归到一个基本问题,我们是否真的需要线下学习小组? 当我开始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就不断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是需要教育资源么?我们已经有了这些丰富的线上资源了。 我们需要小组讨论么?线上的论坛、 BBS 等社区, 能够聚集更多的人, 也有更广泛的 idea产出。 我们需要作业批改么?众多线上课程(包括 Venture Lab、Coursera 等)已经囊括了小组评估(Team Evalution)的功能

7、。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估,老师的评分,作业的评论与评价都可以在线上完成。线下甚至不如线上。 我们需要小组之间的合作么?需要,但是线上的平台也能方便大家进行远距离合作。 实际上,以上这些问题正是基于我已有的模式提出来的。这些模式实际上在网络上, MOOC 的提供商已经把这些传统的学习模式复制到了网络上, 也对这些模式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例如 Udacity 会让你可以分段看视频,看完一个要点就做一些题,有助于立刻学习立刻实践。 那,既然我们已经拥有线上的一切,我们真的还需要线下小组么? 根据反馈表的统计数据来说, 其实大家来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有一群身边的同伴和自己一起学习。 让我们先看一下大家的心

8、声 以下资料来源于报名表: 一直以来,在各种平台上看到很多吸引人的公开课,都会为之心动,但总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听完一门课程。 但是现在首先已经有了充足的时间, 其次这样的一个社区能有人和我一起学习,我会更有动力,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收获更多。Tina 1、 四季度工作不忙, 有很多剩余精力想去学习新的东西 2、 对这种学习方式很感兴趣 3、创造力的学习这个课题很新颖,让人振奋 4、想学好英语的应用,想找到伴儿一起坚持练习Sara 1,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 2,探索新的学习方式Michael Fu 首先一直希望能感受并融入这样的西方讨论式合作学习方式。 其次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对事物的辩证思维

9、能力以及双语沟通能力。最后,若荣幸的加入,将对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有很大帮助。Jam 增长知识,广交朋友Bo Xie 1.通过线下课程的形式提高上课的效率与质量。 2.通过与人交流获得对课程的更深刻了解或更多维度认知。 3.结交线下的各位朋友啦。Charles 综上,自学是孤独的,而且成功率颇低。没有朋友鼓励你,没有竞争对手刺激你,没有老师教导你,也没有大家督促你。据果壳 MOOC 小组的成员刘安介绍,虽然 MOOC 小组里面的成员有 4000 多人,但是活跃的成员不到 1%。而在从这次的 Venture Lab 举行的斯坦福的创意速成班的成果看来,参与人次(注册本课程)37577 人,但是最终

10、作的业提交(单人完成)仅有 2019 份作业。 学习小组是希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功率,同伴学习,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目的。 六、我们可以怎么做? 一次与 TEDtoChina 联合发起人 Tony Yet 闲聊的时候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实际上这种线下学习小组很像一场读书会、放映会。但是它又有后者达不到的效果。 我尝试做了一个对比: 表三:读书会与学习小组的对比 名称名称 读书会、放映会读书会、放映会 学习小组学习小组 形式形式 观赏一部作品一部作品然后进行交流 学习一节课程一节课程然后进行交流 主要产出主要产出 观点 主意 人员流动性人员流动性 每次可不相同,粘性不大 要求每一门课程学时内的成员相同,

11、封闭性强 主要载体主要载体 作品:如书籍、电影等 各种学习资源 交流形式交流形式 谈话 工作坊、头脑风暴 宣传重要性宣传重要性 很重要 基本不需要过多宣传 产出物实用性产出物实用性 低 高 主要目的主要目的 交友、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学习并解决问题 频率频率 可以高频率周期性,也可以低频率、非周期性 在一门课程的学时内周期性高频率举办 地点地点 相对安静的空间,放映会有更高的配置需求 相对安静的空间 人数人数 530 人左右 10 人以下 需要提前准备?需要提前准备? 尽量提前准备 必须提前预习 是否保留产出物?是否保留产出物? 可以不用 需要 综上所述,学习小组的目的就是要共同学习一门课程,并

12、解决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学习小组的交流的形式必须要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所以工作坊、 头脑风暴等形式将会更多地运用于学习讨论中,而并非单纯的谈话交流。 可以把读书会和放映会看做是学习小组的初阶形式。 当在读书会、 放映会中寻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就可以开展学习小组了。 可能有人会问,其实这些功能在网络上也能实现。是的,在 Coursera、Venture Lab 等都有相对应的功能。只是线下学习小组它保有了线下活动才有的一些特质: 1、强关系,他们不仅仅是虚拟世界的伙伴,也能够是现实世界的伙伴,还原真实的力量。 2、允许更自由更高效地工作于表达,而线上的协同工作效率不高。 3、更强的监督互助

13、机制与效果。 4、线下加线上,让你可以把知识回归到生活中。 七光明过的提供MOO出谋、总结。从最开始我明媚的午后,的事情。 当然,这就在这第一次供很高质量的OC 提供者已关于线下学谋划策。 我接到这个项坐在草坪上就是学习小组次的线下学习的内容、需要已经帮我们设学习小组如何目开始, 我脑,畅聊天文地组。 小组尝试中要很高质量的计好了,我们何利用合理的脑海里的就只地理、人文科,一开始把自的课程给参与们只需要合理资源我会在另只有一幅图画科技。这是我自己绕进了一与者。后来,理地利用之。另外一篇文章画, 就是一群我在大学这么一个圈子,我才意识到其。 章提出我的 i群年轻人在一么多年都没有我(组织者)其实这一切,idea, 也欢迎一个阳有经历需要我们迎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