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35636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26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8南京大学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其前身是建于 1958 年的南京大学新闻专修科,后因遇国家暂时困难而停办。1986 年, 经教育部批准, 恢复南京大学新闻专业。1992 年 10 月正式建系, 2003年 10 月 10 日,正式成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院现设有新闻学系、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广告与传播学系,建设有三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及广告学专业,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点。目前有专任教师 32 人,在职的正教授 9 人,副教授 18人。在校学生数 900 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 150 余人。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注重营造浓

2、厚的学术气氛,主办过“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 21世纪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七届传播学研讨会”、“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等重要的学术活动。在新闻基本理论和新闻实践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在新媒体传播研究和党报研究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长期坚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建设有江苏省第一个文科类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大学国家级传媒试验示范教学中心。中心下设有 9 个实验室:平面媒体实验室,网络与新媒体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播实验室,摄影与美术实验室,电话调查实

3、验室,学生模拟广告公司,融合应用传播实验室,舆情监测实验室。通过实验室的开放教学,学院正尝试进行全真实环境的拟真教学,同时通过对教学课程的重组和整合,将实务操作内容纳入教学课程佳话,形成全方位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二、学院本科培养目标和思路 新闻传播学科在本科生培养层面上有其独特的特色,是一门典型的应用性文科。因此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一直秉承实战性的实践教学理念,突出对学生的实践实验性教学,以此形成了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特色。 在本次教学改革中,学院通过深入学习教学改革精神,教师的广泛讨论,逐步清晰化对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观的认识:即从注重人才个体的新闻传播业务素质,更进一步的向注重人才的通识

4、与经验,更注重人才的创新与合作,以培养出面向新时代媒体环境的创新性人才。学院将努力贯彻学校“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培养思路,将这四个融通具体落实到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1、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及课程模块设置、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及课程模块设置 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结构比较清晰,在学校通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院39通过学科平台课程的设置,为初进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同学提供入门性知识的讲授,为他们在二年级第一学期选择专业提供引领。学生将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分流进入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及广告学专业,开始专业核心

5、课程的学习,在专业学习阶段,各专业都将提供包括本专业学术类人才模块、交叉复合类人才模块、就业创业类人才模块三大类模块的课程模块,以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多元化的培养学生。 综合来说,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模块设置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学校通修通识课程模块。这其中在大学数学、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中,学院根据本学科的基本特点,选择适合本学科的教学层次。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在这一模块中,学院将主要开设统一的学科平台课程,通过广泛研讨,所确定的学科平台课程为以下四门(共 12 个学分) :传播学概论、媒介伦理与法规、社会研究方法、媒介发展史。由于本学科的分流将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

6、进行,因此学科平台课程将分别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完毕。此外,分流进入各专业的同学将进行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本院的新生研讨课确定为四门:新闻学基础;媒介素养;媒介个案分析;新闻实务方法论。 第三部分:选修课程模块。这一模块中,各专业又将按照本专业学术类人才模块、交叉复合类人才模块、就业创业类人才模块三大类模块分别提供课程模块,以方便同学的选修。 2、分流机制、分流机制 学院的本科生分流将在第一学年结束后进行,分流出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及广告学三个专业。 分流办法:专业分流原则上按照学生志愿兼顾专业协调发展。所有学生在一年级将学习四门学科平台课程:传播学概论、媒介伦理与法规、社会研究方法

7、、媒介发展史;以及新生研讨课程:新闻学基础、媒介素养、媒介个案分析、新闻文化研究。这些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专业分流奠定基础性的认识。在分流前,各专业将进行专业宣讲,以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各专业的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之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分流专业,并结合专业准入标准,进行专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外院系同学转入:时间按照本学科专业分流时间安排(即第三学期开始) ,要求转入同学满足各专业准入标准,即修满 45 个学分,包括:通识通修模块中的 33 个学分(包括至少一门新生研讨课 2 个学分,所选修的新生研讨课可以是本院开出的,也可以是学校其他院系开出的;非思政课 7 个学分;军事课 3 个学分;分层次通修课

8、 21 个学分) ;以及学科平台课程12 个学分:传播学概论、媒介伦理与法规、社会研究方法、媒介发展史。 考虑到外院系转入同学在先修学分等方面的问题,外院系同学转入也可通过学院组织的先修课程考核,时间按照本学科专业分流时间安排(即第三学期开始) 。考核分为笔试与面试两部分,其中笔试部分考试科目为传播学基础,以闭卷考试形式考察转入同学对新闻传播学40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面试部分参加者:分管教学副院长及新闻学系、广告与传播学系、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三个系的系主任。面试部分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素质和临场发挥等综合能力,而并不仅仅着眼于对基本知识的进一步考察。 三、学院本科专业的准入与

9、准出标准与多元人才培养分流机制 1、新闻学专业的准入与准出标准与多元人才培养分流机制、新闻学专业的准入与准出标准与多元人才培养分流机制 专业准入标准:专业准入标准: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在完成第一学年学习的基础上,可自主选择进入新闻学专业继续学习。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进入新闻专业学习的学生,除修读学校统一开设的通识通修课程外,还必须学习过由本院开设的以下学科平台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传播学概论、媒介伦理与法规、社会研究方法、媒介发展史。 专业准入的学分标准为 35 个学分。包括:通识通修模块中的 23 个学分(包括至少一门新生研讨课 2 个学分,所选修的新生研讨课可以是本院开出的,也可以是学

10、校其他院系开出的;分层次通修课 21 个学分,其中非专业类数学为第三层次纯文科类模块 4 个学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大学计算机应用通修基础课第一层次 5 个学分;大学英语层次一和层次二 8个学分;大学语文 2 个学分;体育 2 个学分) ;学科平台课程 12 个学分。 专业准出标准:专业准出标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二至四年级的学习,应该较为系统地了解新闻学的基本原理,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和规律,较为扎实地掌握从事新闻工作的各项业务知识和技能,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最新的媒介技术,对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也要有一定的认识。 本专业的专业准出学分最低标准为 42 个学分,包括本专业核心课 30

11、 学分;学科平台课12 个学分。 新闻学专业的多元培养:新闻学专业的多元培养:在进行专业核心课学习的同时,本专业通过专业选修课程、一级学科选修课程及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和提供,进行多元化模式培养。根据学生未来去向(本专业升学、跨专业升学、本专业或跨专业就业创业)的不同,相应地设置三个小的课程模块:本专业学术类人才模块、交叉复合类人才模块、就业创业类人才模块三大类模块。其其中每个小模块均有其最低数量的指定选修课程(见下文) ,其余则由学生根据兴趣和未来发展中每个小模块均有其最低数量的指定选修课程(见下文) ,其余则由学生根据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自由选择。最终,每位学生须选满需要进行自由选择。最

12、终,每位学生须选满 44 学分学分。 专业选修课(18 门)中,本专业学术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6 门:新媒体传播与应用(含实验) 、媒介融合(含实验) 、新闻实务方法论(含实验) 、传播与文化、中外名记者研究(含实验) 、中外经典新闻作品选读(含实验) ;交叉复合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4 门:新媒体传播与应用(含实验) 、国际传播(含实验) 、政策报道与评论(含实验) 、政治传播;就业创业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6 门:新媒体传播与应用(含实验) 、负面新闻报道(含实验) 、财经报道(含实验) 、政策报道与评论(含实验) 、专题摄影报道(含实验) 、电视新闻(含实验) 。 一级学科选修课(15

13、 门)中,本专业学术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3 门:传播社会学、传41播政治经济学、传播学名著选读;交叉复合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4 门:组织传播、传播社会学、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与批评;就业创业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2 门:电视摄像艺术、非线性编辑。 跨学科选修课(11 门)中,本专业学术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2 门) :社会心理学、中国当代社会研究;交叉复合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3 门:社会心理学、微观经济学、中国当代社会研究;就业创业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3 门:应用统计基础、统计软件应用、电子商务。 在此基础上,每位学生还须自由选修公共选修课 4 学分(2 门课程) ,完成教学实习

14、6 个学分。 学生在读大学四年期间总学分数需达到 150 个学分,并且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符合学校毕业条件,方可毕业并申请本专业学位。 2、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准入与准出标准与多元人才培养分流机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准入与准出标准与多元人才培养分流机制 专业准入标准:专业准入标准: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在完成第一学年学习的基础上,可自主选择进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继续学习。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进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习的学生,除修读学校统一开设的通识通修课程外,还必须学习过由本院开设的以下学科平台课程并取得相应的 12 个学分:传播学概论、媒介伦理与法规、社会研究方法、媒介发展史。 专业准入

15、的学分标准为 35 个学分。包括:通识通修模块中的 23 个学分(包括至少一门新生研讨课 2 个学分,所选修的新生研讨课可以是本院开出的,也可以是学校其他院系开出的;分层次通修课 21 个学分,其中非专业类数学为第三层次纯文科类模块 4 个学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大学计算机应用通修基础课第一层次 5 个学分;大学英语层次一和层次二 8 个学分;大学语文 2 个学分;体育 2 个学分) ;学科平台课程 12 个学分。 专业准出标准:专业准出标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二至四年级的学习,应该较为系统地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原理,较为扎实地掌握拍摄、编辑等各项业务知识和技能。 本专业的专业

16、准出学分最低标准为 38 个学分,包括本专业核心课 26 学分;学科平台课12 个学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多元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多元培养:在进行专业核心课学习的同时,本专业通过专业选修课程、一级学科选修课程及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和提供,进行多元化模式培养。根据学生未来去向(本专业升学、跨专业升学、本专业或跨专业就业创业)的不同,相应地设置三个小的课程模块:本专业学术类人才模块、交叉复合类人才模块、就业创业类人才模块。其中每其中每个小模块均有其最低数量的指定选修课程(见下文) ,其余则由学生根据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个小模块均有其最低数量的指定选修课程(见下文) ,其余则由学生根据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自由选择。最终,每位学生须选满进行自由选择。最终,每位学生须选满 48 学分学分。 专业选修课(23 门)中,本专业学术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7 门:网络新闻、视觉传播学、组织传播学、新媒体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深度报道、电视节目形态;交叉复合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3 门:组织传播、媒介与性别研究、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就业创业类人才模块指选课程为 6 门:受众研究、深度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