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技术重点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5834981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8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膜技术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薄膜技术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薄膜技术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薄膜技术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薄膜技术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膜技术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膜技术重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6 薄 膜 技 术 复 习 绪论绪论 薄膜是一种新的凝聚态。 固体薄膜:薄膜单体和附着在某种基体上的另一种材料 的固体薄膜。 通常,厚度大于 1m 的膜,称为厚膜,而厚度小于 1m 的膜,称为薄膜。 薄膜光学研究的对象是光横穿过薄膜进行传播时膜层 产生对光的反射、透射、吸收以及相位特性、偏振效应 等。 薄膜光学的物理依据就是光的干涉。 第一章第一章 课后题课后题: 6 P12 12ttE:通过不同介质时,电矢量的切向分量连续。 12nnDD:静电场时,不带电分界面两侧电位移矢量的法向分量连续。 12nnBB:在静磁场界面两侧,磁感应矢量的法向分量总是连续。 12ttHH: 在静磁场中

2、, 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无传导面电流时,磁场强度的切向分量连续。 (注)在应用上述边界条件时,我们应着重注意下述两 点:电磁矢量都是指界面两侧的总场强,例如当介质 1 中同时存在入射光波和反射光波时,1E是指入射光波和反射光波各自的E的矢量和。其余各量都如此。电 磁场矢量都是时间、空间的函数,所以上述边界条件对 任意时刻都成立,对界面上任意位置亦都成立。 7 P8 不带电的无限均匀介质=0,则有 0 0tt D B BEDH根据物质方程tt HEDEBHEH对上式两边取旋度 22=() ()()=() ()()tttttt EE HEHH EH左边,右边左边,右边2 2 22 2 2ttEEHH

3、8 P10 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有 +tttt BHEDEHjE又iit iit EEHE HEHH()引入2 00()Ni ,则上式可写成 22Nic i HEEH 又2exp2exp2()2()NitNitNiNi 000000EES rHHS rESEHSH上式与式比较得 2 / 6 000000()()1=,rrNN cNN ccc 000SHEESESEH(2)光波段1r,以自由空间导纳000Y为单位,则有光学导纳方程()NN 00SHESEH9 P13 由导纳方程111000000()(1)()(2)() (3)NNN 000HSEHSEHSE应用边界条件100100(4)(5)EE

4、EHHH将(1) (2) (3)式带入(5)式,得 + 11000()()NN000SESESE 即+ 11000()NNEEE 再将(4)式代入,得100000()()NNEEEE,则 菲涅耳反射系数001001NNrNNE E将(4)式代入上式,消去0E得 菲涅耳透射系数100012NtNNE E其他知识点:其他知识点: 1. 两束光产生干涉的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位 相相同或位相差恒定。 2. 薄膜和厚膜的本质区别:计算薄膜的光学性质用振幅的 矢量和;计算厚膜的光学性质用强度的数量和。 3. 光学薄膜干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薄膜的透射率 T 或反 射率 R, 不是空间位置坐标的函

5、数, 它只是波长的函数。 4. 有关薄膜的基本假定:薄膜在光学上是各向同性介质; 两个邻接的介质用一个数学界面分开;折射率在空 间坐标上是连续的;横向大小假定为无限大,厚度是 光的波长数量级。 第二章第二章 课后题:课后题: 2 P25 光学厚度相差为2整数倍的同一材料有相同的反射率;当薄膜的有效光学厚度为4整数倍时,在参考波长处会出现一系列的极值;反射率既随膜层厚度变化 而周期性变化,也在膜层厚度一定时,对不同波长出现 周期性变化,反射率的周期性具有双重性。 6 P26 薄膜有效光学厚度 薄膜折射率 n1与 基片折射率 n2关系 反射率极值 为0 4的奇数倍 12nn 极大值 12nn 极小

6、值 为0 4的偶数倍 12nn 极小值 12nn 极大值 8 组合导纳22 13 2 2gN NYN N 反射率*0000()()NYNYRNYNY(m 层膜222 13 22 2422 13g 222 24mgmN NNYmN NNN NNYmN NN, 为奇数, 为偶数) 其他知识点:其他知识点: 1. 薄膜的特征矩阵 111111coscossinsinii M 其中11 112cosnd 1111211coscossin1siniBCi 组合导纳CYB 振幅反射系数00()YrY 反射率*200()YRrrY 3 / 6 第三章第三章 课后题:课后题: 1 P47 使膜系相继各层的厚度

7、参差不齐,形成规则递增或递减;在一个0 4多层膜上,叠加另一个中心波长不同的多层膜;用自动设计程序优化那些稍微偏离要求特 性的现成设计。 2 P61 透射带中的波纹是由于等效层的等效折射率与入射媒 质及基片匹配不好所造成的。 选取一个对称组合,使其通带内的等效折射率与基片 折射率相接近;改变基本周期内的膜层厚度,使其等 效折射率变到更接近预期值;在对称多层膜系的每一 侧加镀匹配层,使它同基片以及入射介质匹配。 3 P55 主要参数:截止区的波长范围10() 和透射区的波长范围02();截止区的平均透射系数 T1;截止区中所允许的最大透射系数 T2; 透射区的平均透射率 T3;透射区中所允许的最

8、小透射率 T4;介质滤光片 陡度 S。 类型:吸收型、薄膜干涉型、吸收与干涉组合型。 4 P37 因为铝膜是从紫外区到红外区都具有很高反射率的唯 一材料,同时铝膜表面在大气中能生成一层薄薄的氧化 铝膜, 起到保护膜层的功效, 所以膜层比较牢固、 稳定。 5 P49 平板分束镜:优点是制作简单、造价低廉(?) ;缺 点是造成双像,引进像差。胶合立方体分束镜:优点 是在仪器中装调方便,不易损坏和腐蚀;缺点是偏振效 应较大。 6 P50 优点: 色中性好, 分光曲线平坦。 缺点: 吸收损失较大, 分光效率低。 7 P32 P35 理想单层减反射膜的条件是:膜层的光学厚度为参考波 长的 1/4,其折射

9、率为入射介质折射率和基片折射率乘 积的平方根。 半波长的作用:对中心波长的反射率毫无影响,但是影响着其他波长的反射率,因而起着平滑膜系反射特性的 作用。 课堂作业课堂作业 1.铝膜为什么得到广泛应用? (课后题 4) 2.通常在金属膜外加镀一层保护膜防止其损坏,那么加 镀的保护膜对反射率的影响规律如何? P38 镀了保护膜后,反射镜的反射率或多或少会有所下降, 保护膜的折射率越高,反射率下降得越多。 3.要镀制紫外高反铝膜应采取哪些措施? P38 铝应以 40nm/s 以上的速率蒸镀在冷基片上;基片 的温度应该不超过 100;同时真空室的压强要维持 在 1.33310-4 Pa 或更低;使用高

10、纯度的铝;用氟 化镁或氟化锂作为防止氧化的保护膜。 4.镀制低偏振反射银膜应采取什么途径? P40 底层 Al2O3用做膜和基片之间的黏接层,增强了银膜 和基片之间的附着力;使用一种组合的氧化铝及氧化 硅镀层以保护表面银镜。 5.单层金属膜(N=n-ik)的反射率为多少?如果在其上 面加镀折射率分别为 n1,n2 的两层厚度为参考波长四分 之一的介质膜,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其反射率为多少? 222221 ()(1) 1 ()(1)niknkRniknk2212 2122 242 1212 2 242 12121()1()1(/) (/) 1(/) (/)nniknR nniknn nnnnk n

11、nnnnk 6.什么是分束镜,二向色镜、中性分束镜? P49 分束镜:能把入射光分离成反射光和透射光两部分,通 常倾斜使用的光学器件。二向色镜:反射光和透射光有 不同的光谱成分的分束镜。中性分束镜:对各波长具有 相同透射率和反射率的分束镜。 7.简述中性分束镜的结构种类、 各自的优缺点及用途。 P49 (课后题 5) 用途:平板分束镜应用在中、低级光学装置上,棱镜分 束镜应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光学系统。 8.常用的金属分束镜有哪些?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P50 9.使用金属分束镜对安置有什么要求? P50 从空气侧入射时的吸收比从玻璃侧入射时的吸收要小 得多。 金属膜 玻璃 正确 不正确 4 /

12、 6 10.介质分束镜有哪些优缺点? P51 优:分束效率高;缺:对波长较敏感,偏振效应较大。 11.介质平板分束镜的好处和缺点有哪些? (?) 12.如何设计出特性良好的介质中性分束镜? P52 增加薄膜层数,并且通过逐步修改膜系,设计出特性良 好的分束镜:基于0/4 膜系,使其在中心波长处的反 射率约为 50%;提高光谱两端的反射率,从而达到改 善色中性的目的。 其他知识点:其他知识点: 1. 单层减反射膜存在两个主要缺陷:剩余反射率还是显 得太高;从镀膜表面反射的光线破坏了色彩的平衡。 克服单层膜缺陷的途径:采用非均匀膜,其折射率随 厚度的增加呈连续的变化;采用多层减反射膜。 2. 理论

13、上只要增加膜系的层数,反射率可以无限接近于 100%。实际上由于膜层中的吸收、散射损失,当膜系达 到一定层数时,继续加镀并不能提高其反射率,相反由 于吸收、散射损失的增加而使反射率下降。因此,膜系 中的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限制了介质膜系的最大层数。 反射率极限值为1 2R 3. 在基片上交替镀制光学厚度为0/4的高、低折射率材料而形成典型的高反射膜系。 反射存在高反射带; 宽度有限,决定于 薄膜高、低折射率的 比值;高反射带两 侧,反射率陡然降落 振荡;增加层数, 不影响高反射带宽度, 只增大带内反射率及 带外振荡数目。 4. 吸收截止滤光片应用得最广泛,其优点是:使用简单, 对入射角不敏感,造

14、价不高;缺点是:截止波长不可随 便移动。 5.对称膜系的等效理论: 多层膜特征矩阵1112 122122KMMMMMM MM (1) 11221MM 相应于对称膜系的截止带; (2) 11221MM 相应于对称膜系的透射带; (3) 11221MM相应于截止波长。 周期对称膜系的等效定理:一个周期性对称膜系,在它 的通带中仍然存在一个等效折射率,它和基本周期的等 效折射率 E 完全相同, 并且它的等效位相厚度等于基本 周期的等效位相厚度的 S 倍。 第四章第四章 课后题:课后题: 8.314 /RJ mol K 231.38 10/kJ K 1 =23060 00()()nntmmt ttVVPPPPVVVV (m每秒转动次数) 2 (1) 8378.76/RTvm sM (2) 1822.3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