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动就像盖房子,多一块砖总是好的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32425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益行动就像盖房子,多一块砖总是好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益行动就像盖房子,多一块砖总是好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益行动就像盖房子,多一块砖总是好的(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封巡城2017年11月30日星期四责任编辑:程凯电话:898800925感受公益力量 感受助人的快乐2013年5月底,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成 开云在市区接触了淮安市阳光公益组 织,他毫不犹豫地参加进来,成为志愿 者服务队中的一员。 在当年的端午节, 成开云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去涟水县 麻垛镇敬老院给老人包粽子、 做水饺、 擀寿面,并慰问演出。“ 虽然很累,但是 看到老人们的笑脸,就感觉到自己也很 高兴。 ”成开云说,那是他第一次觉得做 公益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心理上的满足, 以前自己空闲时间无非就是打打牌,现 在突然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追求,那 就是帮助需要的人。 2014年11月, 成开云和志愿者们

2、搀 扶着6名孤寡老人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 和吴承恩故居,并集体为他们过了一次 特殊的生日。“ 老人们都很激动,他们自 身行动不方便, 又没人带他们出来转 转,那次活动给老人们送来的更多是心 理上的温暖。 ”成开云说,一次又一次的 志愿活动, 不但温暖了受助者的心,也 让他自己感受到了快乐。成立志愿者协会 帮助更多的人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2015年8月, 成开云成立了自己的公益团队大爱 无声志愿者协会, “ 滴水成河,我们公益 团队每人贡献一点,聚在一起就是一股 不小的力量。”2016年6月,盐城市阜宁县 发生特大龙卷风,成开云第一时间组织 团队40多名志愿者奔赴灾区救援慰问, 由于交通道路严重损

3、坏,成开云和志愿 者们扛着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品,深入 灾区挨家挨户发放,大家还筹集了1万多 元送到灾区群众手中,尽管天气炎热,路 途艰辛, 大家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 虽然很累,但是大家没有怨言,因为我 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 “ 我出去做公益都靠这辆电瓶车。 ” 成开云指着身旁有点破旧的电瓶车告 诉记者。 这些年来,他走过淮安的许多 乡镇,清江浦区和平镇,淮阴区码头镇、 丁集镇,淮安区钦工镇、季桥镇,涟水县 陈师镇、 高沟镇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 迹, “ 每次我都是从家里骑1个多小时到 市里面,然后转公交车。 ”自己是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5年来,成开云不仅自己组织团队开 展各类志愿服

4、务, 还积极参加多个公益 团队活动, “ 公益活动不分彼此,哪里的 公益活动需要我,我都会参加,公益行 动就像盖房子,多一块砖总是好的。 我 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成开云 笑着对记者说。 在传统志愿服务的同时,成开云先 后加入米公益、腾讯公益等新型公益平 台。 米公益就是将运动和公益结合起 来,鼓励大家每天进行有氧运动,将所 得的米粒捐助给公益项目, 截至目前, 成开云已经捐出90万米粒,成功捐助公 益项目260个。 做公益这么多年来,成开云先后被 市、区文明办表彰为优秀志愿者,被省 文明办评选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优 秀志愿者。 “ 公益之路任重道远,我志愿,我快 乐! 我还会朝着心中

5、的梦想,坚实地迈 进。 ”成开云说。 淮海晚报记者陈帅一位普通农民成立公益团队,走遍周边乡镇,孝敬老人、帮扶贫困学生首届 家教案例征文 评比结果揭晓由淮海晚报社、淮海商报社和 家长杂志社 共同举办的首届 家教案例征文评比近日圆满 结束。 本次征文活动,从今年初开始到8月底结束, 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评稿件300余篇, 参赛 稿件从如何进行科学家教的理念出发,撰写的家 教案例生动、感人,文字优美。经过评委的认真评 选,共评出一等奖一篇: 与女儿一起感受墨韵书 香,作者王玉玲。二等奖三篇: 引导儿子作诗, 作者谢群山; 我们的愿望, 作者李培娟; 一棵 葱,作者卞长生。 三等奖六篇: 打破一个碗

6、,拾 回一片天,作者杨馥; 儿子的储蓄瓶,作者冯 秀兰; 总是有人被甩底, 作者李良旭; 当好孩 子的 “ 消防员”,作者钟秀华; 孩子,慢慢来,作 者杜凤伟; 我育女儿有三招,作者罗红娟。 请获奖者,在12月30日前,到 家长杂志社 领取获奖证书和奖金。 联系电话:83606523。 淮海晚报社 淮海商报社 家长杂志社 2017年11月30日晚报讯昨日上午,淮阴区世纪华庭 东大门一施工工地塌方,一名工人被砂石 埋没,情况万分危急。工友在拨打119求助 的同时,不顾二次塌方的危险,扒开部分 砂石,被困工人的头才露了出来。随后,市 消防支队王营中队赶到现场。 经过1个半 小时的紧张营救,被困工人

7、终于被成功救 出送往医院救治。 29日10时许,淮安市消防支队王营中 队接到指挥中心命令,位于淮阴区世纪华 庭东大门一施工工地塌方, 一人被困,立 即出动前往现场实施营救。 到达现场后, 消防队员发现一名男子被埋在电梯井的 砂石堆里,只露出头部,头盔已经破裂,面 部有少许血迹,但意识比较清醒。 男子的 身边有不少建筑钢架,支撑着上方的大量 砂石,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坍塌,情况万分 危急。据该工地工人称, 被埋男子今年29 岁,前两天才到工地工作,没想到在2楼清 理施工垃圾时,楼层突然发生坍塌,因此 从电梯井上方的平台跌落,平台上的砂石 倾泻下来把他埋没。“ 当时我们一边喊一 边打电话报警, 我们下

8、去一个人扒砂石, 他的头露出来了,不然不得了。”一位工友 说。 根据现场情况, 消防员在现场周围2 米设立警戒区, 杜绝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同时设立一名安全员时刻关注被困男子 四周建筑结构情况,并成立照明组保证现 场照明,使用矿泉水、口罩、头盔对被困者 进行防护。 随后,救援组进入坍塌通道挖 掘被困者。 由于现场空间狭窄、作业面有 限,为防止对被困者造成二次伤害,救援 组放弃大型救援工具, 小心翼翼地用铁 钎、双手进行清理。在救援过程中,消防队员一直与被困者沟通,防止被困者在施救 过程中昏迷。 就这样,被困男子的脖子、胸部、腹部 陆续露出。 “ 左腿在这边,右腿在这里。”被 困男子告诉消防队员

9、, 自己不是直立着 的,而是跌坐在砂石堆里。 消防员于是根 据他指示的双腿所埋位置,先后将他的右 腿、左腿从砂石堆扒了出来。 “ 兄弟,忍着点啊! ”一名消防员夹着 被困男子的身躯,另两名消防员各自托着 他的双腿, 在试着将其抬出砂石堆时,不 断鼓励。 “ 啊!”被困男子忍不住疼痛,呻吟 了两声。 随后,他被3名消防员抬了起来。 此时,医护人员递过来担架,获救男子躺 在担架上,被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整个营救过 程持续了1个半小时。通讯员沈忱 淮海晚报记者刘权淮安市浦东实验小学 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晚报讯日前,淮安市浦东实验小学围绕 “ 珍 爱生命,远离毒品”这一主题,开展毒品

10、预防教育。 禁毒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毒品预防教育宣传又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毒 品危害一直没有消失,一些不法分子采取卑劣的手 段侵蚀人们的心灵和身体,甚至对处于成长发育阶 段的青少年下 “ 毒手”。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如今 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问题。 该校围绕 “ 五个一”开展 毒品预防活动,参观一次禁毒展览、观看一部禁毒 影视剧、开展一次禁毒知识竞赛、开展一次禁毒征 文比赛、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们通过查阅、 观看资料,了解我国吸毒人员现状,分析青少年吸 毒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提高拒毒、防毒能力,使学 生、家长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使学生远离毒品。 ( 王抒芳)“ 兄

11、弟,忍着点啊!” 工地塌方有人被埋,工友消防紧急营救淮安市文明办淮海晚报社联合主办改变房屋结构存隐患 云梦清河一违建被拆晚报讯昨天上午,在清江浦区云梦清河小区 内,一别墅房顶的违建被执法人员拆除。 据了解,当 天,工作人员拆除了该违建面积40余平方米。 昨天下午,记者看到,存在违建的别墅位于小 区的南侧,该别墅共有3层,在顶层北面的露天平台 上,违规搭建的两个房屋已被基本拆除。“ 我们发现 的时候,该处违建的墙体已经建好,中间进行了隔 离,但是房顶还没有搭建好。 一周前,我们对该业主 下发整改通知单,告知其自行拆除,因为到期没有 执行,现在执法人员对其进行强制拆除。 ”清江浦区 综合执法大队水渡口中队现场工作人员石志扬告 诉记者,违规建筑改变了房屋结构和框架,存在严 重的安全隐患。 淮海晚报记者杨春阳通讯员王旭开云,淮安区车桥镇人,一位普普 通通的农民。 个人参加志愿服务 已经将近5年, 并于2015年8月成 立了自己的公益团队淮安市大爱无 声志愿者协会。 几年来,志愿团队走过周边的许多乡 镇,孝敬老人、帮扶贫困学生、给残疾人送 温暖28日下午,记者在车桥镇初级中 学见到了刚整理完贫困生资料的成开云。 他告诉记者, 做公益使他人和自己快乐, 这也是自己坚持做公益的初心和梦想。成“ 公益行动就像盖房子,多一块砖总是好的”成 开 云左 三在 参 加 志 愿 服 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