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83207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摘要】 情感因素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外语教学的效果,但在外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情感因素的作用,从而造成了外语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那么情感因素到底怎么样去影响教学的呢?【关键词】 迷惘; 情感因素; 外语教学; 焦虑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应该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要实现该目标,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然而无论是以往的教育还是目前的教育中,人们都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而忽视

2、情感,造成了“情感缺失”。这一现象直接体现在外语教学中忽视情感因素,造成了外语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二、我度过的一段迷惘的时期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总喜欢上这样一些老师的课,他们总是微笑着宽容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有同学违反了课堂纪律,他们会善意的提醒或者幽默的批评,但是从来不伤害我们的自尊心;当我们回答不出问题而紧张害怕时,他们会给予积极鼓励,从来不会忽略或轻视。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下,我们愿意和老师亲近,乐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现在看来,这就是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天我是赵店学校一名有四年教龄的老师,一直努力地向优秀的老师学习,但是刚开始时,看到爱讲话的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我的第

3、一反应是发脾气并勒令他们停止自己的不当行为,课堂是安静了,可是学生们变得呆板没有积极性了;上课时有一些学生会提出一些荒谬的问题,我会嘲笑他们并勒令他们不要再提这些愚蠢的问题,久了他们也沉默了;下课时,学生们会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有时我在忙不想理会他们,态度淡淡的。后来我发现学生们不太喜欢上外语课,成绩提高的也慢,我曾为此感到困惑着急,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并改变自己不当的教育方式和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换位思考了解他们的心理,并且大量阅读一些教育性的文章,我发现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三、什么是情感因素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指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情绪、态度等等。研究人员发现,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学习者个体本身个体的因素,包2括焦虑、抑制、自尊心、学习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等。课堂是学生和教师交流的场所,课堂中形成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气氛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效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第三类是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四、重视情感因素的理论依据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 世纪50 年代。这一学派主

5、要研究和关心的是人的本性、人的内在情感、智能、潜能、目的、爱好、兴趣和价值等人类经验的一切方面。Maslow 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其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Rogers 认为每个人生来都具有自我实现的趋向,他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能动的、自主的,其行为受自己意志价值观的驱动和维持。人本主义的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对教育和语言观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到80 年代,语言教学研究者开始转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效果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对于情感因素也给予了越

6、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外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对于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的分析论述都不够充分。五、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研究表明,认知和情感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消极的情感如焦虑、沮丧、抑制、紧张、厌恶等等都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与此相反,积极的情感如自信、自尊、移情等能创造有利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取得较好的语言学习效果。一些学生的表现其实是和他们的消极情感因素有关:例如我班里有的学生喜欢坐最后一排以逃避课堂活动,有的害怕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有的回答问题紧张甚至浑身发抖,有的听说考试就害怕紧张,有的担心

7、被老师提问,有的不喜欢老师的某一方面而厌恶学习外语等等。消极情感通常导致被动和抑制行为,因此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人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便趋于停止,学习的效率也大大降低。那么是什么导致外语课堂上学习者的消极情感呢?我们又怎样将学习者的消极情感因素转化为积极情感因素,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呢? 下面是我对上述现象的看法及给出的建议:1. 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知识和情感脱离的现象。许多教师意识到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实际上采取的还以教师为中心,以掌握课本内容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外语教学中表现为授课

8、成为语言知识的机械传授,知识成为师生关系的唯一纽带。教师和学生3之间的这种畸形的独木桥关系必然导致外语课堂中师生缺乏兴趣,教学常常陷入一种硬邦邦的无生气的状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外语缺乏兴趣,甚至出现逃课现象。我认为,要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教师首先要注意教学方法:包括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活动组织形式等。例如教师可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因为成功的小组活动可使学生产生归属感,有积极和相互支持的气氛,可促进各成员的自尊心,从而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应转变观念,强化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平

9、等的身份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这样师生关系不仅通过认知进行交流,更通过情感进行交流,例如:上课时面带微笑,通过趣味教学使知识变得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见解展现他们的个性,以尊重的态度提醒他们犯的错误等。因此外语教学要做到知情合一,这样有助于摆脱这种师生缺乏情感交流、机械传授语言知识的沉闷的课堂气氛,培养一个学生积极表达思想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气氛。2. 焦虑紧张缺乏自信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要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意识不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对教师和全班同学说英语感到紧张和焦虑。导致学习者焦虑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同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天资有关。例如有的学生天资

10、聪颖,有的天性愚笨接受能力差。第二类,同性格特征有关的因素。如学习者自尊心的强弱程度,冒险精神,心理宽容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第三类,与教学形式相关的因素。如采用测试性竞争性的课堂活动方式容易诱发学习者的焦虑心理。过于严厉的纠错往往使学习者焦虑不安。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焦虑心理表现,应根据引起学生焦虑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引导学生采取措施克服焦虑。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降到最低。例如给那些容易产生焦虑的学生提供更多享受成功的喜悦的机会,我记得一次,我在教birthday这个单词时,有个学生用汉语注释“波斯带”,以往我会严厉批评,现在我会维护他的自

11、尊心,表扬他读得好,下课的时候我再提醒他不要这样做,慢慢的这个学生积极性也高了,上课注意听也不再害怕读单词。有时我会让他们在黑板上默写单词,我会把成绩相近的同学编在一组,避免自尊心强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在他取得进步时就给予表扬。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尽量减少学生间的竞争;采取适合不同个性的学生需要的课堂活动形式;及时给予奖赏等等。另外,外语教师应避免对学生做出过多的负面评价, 要反,要学会接受和欣赏学生,认可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3. 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创造性自由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环境。不良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造成压4抑和不安

12、全感,创造性不能自由发挥。学生对课堂气氛的感受直接影响到语言学习的效果,他对课堂气氛满意程度越高,他的语言学习效果越好,反之亦然。人际交往指教师和学生形成的人际有关系,它是关系到能否形成最佳学习气氛的基本要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授课以外,与学生有极少接触,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阻碍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然会导致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要创造一个“心理自由”的轻松和谐的外语课堂氛围,首先,要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彼此坦诚相待,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欣赏并赞扬学生,多了解学生,充分理解与尊重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有利于学生潜能发挥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

13、语言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情感因素问题。教师作为课堂上的语言输入和教学组织者,不仅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榜样,其情感的力量有时比知识本身的传授更能影响学生, 如教师自己对英语的热爱。把语言当作一门艺术,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的个性也会影响学生,一个富有感染力和充满自信性格的教师势必会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兴趣。我们知道学校里的音、体、美老师都特别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基本上心态年轻并且富有热情。六、结论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对于外语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学生潜

14、能的充分发挥,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外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消极情感因素,并帮助他们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因素;作为一名外语教师还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优美的教学艺术,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吸引力;最后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参考文献】1 王初明. 外语学习中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 J . 外语界,2001 , (6) .2 郭书彩. 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和认知因素J . 国外外语教学,2002 , (2) .3 项茂英. 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 (3) .4 葛玲芬. 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