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课“再现《最后的晚餐》”教学案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83146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境课“再现《最后的晚餐》”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情境课“再现《最后的晚餐》”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情境课“再现《最后的晚餐》”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情境课“再现《最后的晚餐》”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情境课“再现《最后的晚餐》”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境课“再现《最后的晚餐》”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课“再现《最后的晚餐》”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境课“再现最后的晚餐”教学案例 面对高中美术新教材,在鉴赏模块,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去较好组织教学语言,所以我上课都是将教学打乱后重组的。而本次的教学案例就是为了讲解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达芬奇绘画而作的铺垫,如果观者认为还可以的话,任何版本的美术鉴赏教学都可以应用。请观者给予评价,我将吸取经验使课更加得以完善,谢谢!在下面的美术鉴赏课中,马上就要接触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一类的艺术大师,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他们的作品,成了我备课的唯一困惑。总结老教师在文艺复兴美术课堂上的枯燥乏味和学生的茫然,我决定将文艺复兴进行详细分解后再组合。虽然预计到课时用的比较多点,但我觉得这样值得,如果课

2、堂效果和我设想的一样的话。首先就是拿学生最熟悉的达芬奇开头(中学课本上关于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学生记忆犹新),但如何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达芬奇的绘画语言呢,于是,设计了以下情境课,以此作为达芬奇新课的铺垫。这节情境课主要是以“再现最后的晚餐”为主,因为一些语文课外读物和历史书上都曾经提到过,而且,这幅画是最适合作为情境教学的。画面上人物较充实,且个性鲜明,通过画面人物动态,可以设计人物的语言,使画面中的情节在课堂里更生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我决定将耶稣以及 12 门徒的动作简单分析给学生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毕竟他们对身边同学的性格熟悉点,而且避免了长久以来总是以前后四位或左右两位

3、为单位的小组讨论形式。教学设计在第一个班进行尝试。情境教学设计是需要 13 至 15 人为一组,13 人为情景剧的表演者,而其他的一至两位是作为剧情指导。我本以为学生会很热衷于这种没有限制的自由组合,谁想,当我布置下小组组合形式后,学生反而都茫然了,面对这种自由选择,全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有的小组组不足成员;有的还是以前后四人为小组,既不想跑下位置去组其他同学,也不愿意被其他组组上;有的组就一人分演几个角色;有的干脆就算了。我问一些还差一两个组员的小组,“你们怎么不继续组几个呢?”“我们这么多就行了吧,其他的也不是很熟。”我又问一些单独的学生,“你们为什么不参与到其他组呢?”“我不会演,就算

4、了吧。”这不由让我想到以前外出上写生课时,有的学生身体不好留在了教室,我让一个学生把不去的人名单写了交给我,而他写了几个就写不下去了,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也不知道那个学生叫什么名字,可他们已经在一个班快一年了啊!后来的表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只能还是通过画面将这堂课的知识要点讲给了学生。课后,我反思了一下,是不是我不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呢,或许他们根本还没有习惯这种自主形式,尤其是他们其实对自己的同学根本还不是很了解,又怎能把同学定位到哪个角色呢。但是,我还是想继续试一下,或许下一个班级会好点。可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于是,我采用了反思后的第二种教学设计。虽然没有充分给予学生自主,但学生的表演

5、热情和课堂秩序都大大的提高,而且我的课堂教学任务也非常好的完成了。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再现最后的晚餐”的教学设计过程。内容是学生再现最后的晚餐这个情景剧,目的是为达芬奇新课做准备。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准备(角色分配)“同学们知道欧洲文艺复兴么?”“知道!”“那文艺复兴美术中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知道是谁么?请大家在不看书的情况下讲出来。”异口同声“达芬奇”。“还有呢?”部分学生“米开朗基罗”“还有一个谁知道?”沉默许久,“拉斐尔”。(我微笑,在我的预料之中)“那这三杰你们最熟悉的是哪位啊?”“达芬奇。”“为什么会是他啊?”“他画的鸡蛋。”“哦,那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达芬奇画

6、蛋,还有什么令你知道他的呢?”“蒙娜丽莎”“还有最后的晚餐”“还有吗?”学生相互看看,没太多反应。 “好,大家都知道达芬奇最著名的绘画,那我们今天也就一起来看看。”我打开课件,展现清晰的图片最后的晚餐,“老师今天不是来详细的剖析这位大师用什么样的技法来完成这幅画,也不讲它为什么被称为是自然与科学的完美结合,那我今天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都诧异的听着。课件展示课题“再现最后的晚餐”,课题下面注明了具体要求:“达芬奇的画是无声的,但他所表现的画面中人物形象的动态却意味着即将迸发出来的话语。我们这节课就将把这一刻再现出来。”学生脸上透露出好奇和兴趣。“那么这一刻就是是哪一刻啊?”部分学生回答:

7、“是耶稣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我了的时候。”“好,对,就是这一刻。”课件展示出耶稣所说的这句话。“那我想问大家,当耶稣讲出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啊?”“很安静的讲的。”“很好,正如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但作为智者的他可以安详的讲出这句话,即使他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死亡。但作为他的门徒,那 12 个门徒又会是怎样的呢。所以我们就来认真观察这 12 门徒。”“下面我将简单分析这 12 门徒的神态和动作,并且确定哪些同学饰演哪个具体角色,过会分析的时候所属角色就要重点看自己的角色内容。”根据角色表演的难易,分到不同角色的学生数量也不一样,分角色也是有秩序的从大组开始,16 或 14不等的重点看某个角

8、色。【如图】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9 学生 10 学生 19 学生 20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7 学生 8 学生 17 学生 18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6 学生 5 学生 15 学生 16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3 学生 4 学生 13 学生 14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1 学生 2 学生 11 学生 12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讲 台 (注:因表格形式在此不适合,特指明学生 1学生 6 演角色腓力,学生 7学生 10 演角色老雅各,依次类推。) 这样既不至于打乱课堂秩序,避

9、免了自由组合中的随意散漫;也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所要饰演的角色,不用再挑这选那,白白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这样使每个角色都有人来演,不会出现自由组合中某个角色没人肯演的情况。 角色分配好后,我逐一讲解分析 12 门徒的神态动作。每讲解到某个角色,被安排到饰演的学生就看得很认真,甚至在台下比划起了动作。 角色全部讲解完后,我就准备挑选耶稣的人选,一般学生都自己举手来饰演这个角色,比较过后,我便确定了一个耶稣角色。 第二阶段:现场活动(角色演练及剧情演出) 学生开始讨论着练习起来,教室气氛相当活跃,因为除了动作神态之外,还要学生自由发挥的讲出适合动作的话语,这更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 我根据角色需要,

10、去不同组的学生那再分析一下他们所属角色的动作等,也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要投入到角色演练中来。 因为这样的分组针对性很强,所以五至十分钟学生基本就练习完毕。我让学生把最前排的桌子并起两张,并在桌子前摆放上足够 13 人坐的椅子,表演者面对台下【如图】,然后让每组推选出角色代表。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11 学生 12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9 学生 10 学生 19 学生 20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7 学生 8 学生 17 学生 18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6 学生 5 学生 15 学生 16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3 学

11、生 4 学生 13 学生 14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1 学生 2 学生 学生 讲 台 (注:为耶稣,为门徒,13 人面对学生,13 面前为课桌组合的长桌。) 当我喊表演耶稣的学生上场台时,台下的掌声已经响起,而后一个个分饰不同角色的学生走上前台,各角色按位置坐好。每一位角色上场时,台下学生都报以掌声。这种场景是我好久没有感受到的,因为这种不需要老师任何提示的鼓励,是很令人感动的。 再现最后的晚餐剧情表演开始。 当耶稣讲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我了”的时候,他的门徒立刻展现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现在还有了角色们自由发挥的语言。当 然一遍是不可能让这个剧情就表现的很好的,于是我们有了第二遍

12、,第三遍直至第五遍的时候,学生已经可以很自然的表现出角色的性格了。在这期间,台下的 学生有的给予台上学生动作的纠正,有的自己也很想上来表演一下,更多的学生在每次剧情表演结束后给予热烈的掌声。当最后一次完成时,台上台下的掌声合成了 一片。 但将“这一刻”演完后,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下去,而是让他们把画面上的动作静止在台上。学生认真的摆好造型。 “假设我们都不知道犹大是叛徒的话,也不知道画面上谁是犹大,那我想请问,达芬奇如何让观画者可以从他的画中分辨出犹大这个叛徒呢?” 学生在下面思考起来。 “我们能否从台上学生的造型中感受到点什么呢?” 学生甲:“犹大抓着钱袋的。” 学生乙:“犹大肯定很心虚的,所

13、以他的动作才会有躲避的感觉。” 学生丙:“犹大的位置和其他人不一样。” 学 生的观察很敏锐,通过学生的造型,他们观察到了一些反映犹大就是叛徒的线索。“是的,我们看到他拿着钱袋而且还心虚的逃避着什么,我们也可以看到,画面上 只有犹大一人的脸部处在黑暗中,而大家的造型里也看出犹大的位置和旁人不一样。这些箭头都直接指向犹大,以此也基本可以认为他就是出卖耶稣的叛徒。”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 “出卖这个词大家熟悉么?” “熟悉!” “是的,或许我们都很熟悉,这种事情有时会发生在你我身边,并且我们经常能从影视剧里面看到。而最后的晚餐作为一幅宗教绘画,你们觉得这幅画的宗教味浓不浓啊?” “不浓。” “为什么不

14、浓?那你们觉得这幅画更多的是描绘的什么?你们刚才其实都表现出来了。门徒不同的动作和神态”“体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 “是 的,这幅画如果作为纯粹意义上的宗教画可能不是很扣题,但达芬奇以出卖为突破口,展现了不同人物在那刹那间的动作神态,揭示了他们的性格,也为我们展 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间剧。这就是达芬奇绘画思想的独到之处。下节课,我们会详细的分析达芬奇的绘画,我们将从构图、明暗变化、绘画技法上具体感受 大师的绘画。” 教学感受:这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把学生从平时的枯燥中解放了出来,虽然 以前的鉴赏课也都会设计影音资料等,但学生的参与毕竟还是少的。没有学生积极的参与,没有学生热情的眼神,我认为课都是枯燥的。有的课上也有活动设计给学 生进行参与,效果都很好,但这次给学生自主的时间特别长,基本上我只需要讲解 1015 分钟,其它的都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而下节课,将运用精美的课件 制作,来向学生讲解必须的理论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