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管理(学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24475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关系管理(学员)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劳动关系管理(学员)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劳动关系管理(学员)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劳动关系管理(学员)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劳动关系管理(学员)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管理(学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关系管理(学员)(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三级 )人员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常用法律手册人力资源规划基础知识HR*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劳动关系的二重含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和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了解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变4*一.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5*(一)劳动法律关系: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6*7*1.主体指依据劳动法律关系 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雇主与雇员2.劳动法律关系

2、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3.指主休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 *8定义: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分类:1.劳动法律行为: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 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 活动2.劳动法律事件:指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9破产、战 争、伤残*我国劳动关系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2.劳动关系多元化3.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4.劳动关系动态多变化5.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10*11物 质 利 益 原 则 的 主

3、要 内 容*12作为国家基本劳动制度已经得到确立,基本劳动条件的决定贯彻政府、企业、工会三方性原则,企业具体劳动条件可以通过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确定,上述劳动法律制度建设和创新都充分体现了物质利益的根本要求三.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变(续二)*13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与其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存在的劳动关系,在劳动条件的决定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和形式,但也存在若干区别,主要是体现中国特色三.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变(续三)*方 式说 明特 点劳动法律法规为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体现国家意志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依据国家法律的规定,经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缔结的 ,体现当事人双方的,是劳动关

4、系当事人双方合意的结果。体现劳动关系当事 人双方的意志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 上签订的书面协议。体现劳动关系当事 人双方的意志民主管理目前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 工大会企业内部 劳动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和实施是企业以规范 化、制度化的方法协调劳动关系,对劳动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 是企业以经营经为基础行使用工权的形式和手段。企业或者雇主意志 的体现劳动争议 处理制度是一种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经劳动

5、关系当事人请求,由依法建立 的处理机构、调解机构对劳动争议的和当事人的责任依法进行调查、协 调和处理的程序性规范。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对劳动关系的社会 性协调劳动监督 检查制度是为了保证劳动法的贯彻执行,关于法定监督检查主体的职权,检查的 范围,监督检查的程序,以及纠偏和处罚的行为规范。保证劳动法体系全 面实施【能力要求】*14【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集体合同的含义和内容,以及订立集体合同的原则和程序15*16【知识要求】概 念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特

6、 征与劳动合同 的区别作用和意义订立原则1.主体不同2.内容不同3.功能不同4.法律效力不同1.订立集体合同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2.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3.维护职工合法权益4.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4.兼顾双方合法权利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规范1.集体合同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2.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3.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一.集体合同的形式与内容(一)集体合同的形式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的内容,集体合同为法定要式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形式的集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17形式主件:综

7、合性集体合同,其内容涵盖劳动关系的各 个方面附件:专项集体合同,是就劳动关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事项签订的志项协议【能力要求】*集体合同均为定期合同,我国劳动立法规定集体合同的期限为13年18*1.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等项条款2.一般性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履行的有关规定3.过渡性规定。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4.其他规定。此项条款通常作为劳动条件标准部的补充条款,规定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间应当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19*20*(一)集体合同的

8、履行1.已经生效的集体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集体合同人和关系人应该履行集体合同所规定的义务2.集体合同的履行遵循实际履行和协作履行的原则21*集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1.企业工会应承担更多的监督检查的责任,也可以与企业协商 2.企业内工会的各级组织应当及时向企业工会报告本组织所在团体的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3.企业工会应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通报集体合同履行情况4.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对集体合同的履行实行民主监督22*1.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2.个别劳动者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则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承担相应责任23*案例一:刘某和A公司的劳动纠纷案 p283案例二:王某与B公司的劳

9、动纠纷案 p28624*【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在掌握劳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拟订内部劳动规则25*一.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在本单位实施的,为协调劳动关系,并使之稳定运行,合理组织劳动,进行劳动管理而制定的办法、规定的总称26【知识要求】*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劳动关系调节的重要形式27*28*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1.职工参与:用人单位有义务保证职工参与,听取职工意见2.正式公布: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和加盖公章的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布29【能力要求】*【学习

10、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民主管理的形式,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制度和信息沟通方法30*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 1.职工代表大会(中小型企业为职工大会)是由企业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2.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民主管理的具体表现31【知识要求】*32形式组织参与:职工通过组织一定的代表性机构参与企业管理,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岗位参与:职工通过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如质量管理小组、班组自我管理、各类岗位责任制个人参与:职工通过其个人的行为参与企业管理,如各类合理化建,技术创新等*33职 权1.

11、审议建议权2.审议通过权3.审议决定权4.评议监督权5.推荐选举权*平等协商: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平等商讨、沟通,以实现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达到一定协议的活动34*不同点平等协商集体协商主体不同职工代表经职工选举产生工会代表由工会选派目的不同目的在于实现双方的沟通,并不以 达成一定的协议为目的在于订立集体合同,规定企业 的一般劳动条件 程序不同程序、时间、形式比较自由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内容不同内容广泛,可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 所有事项或当事人愿意协商的事项内容一般为法律规定的事项法律效力 不同表现为知情、质询与咨询,协商的 结果由当事人自觉履行表现为劳动关系

12、双方对劳动条 件的决定或决策过程,所达成 的集体合同受国家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不同属于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中的职工民 主参与管理的形式依据是劳动法中的集体合同制 度等35*36*企业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可以对公司管理进行全面审核,保证企业工作效率和最佳效益,减少和纠正低生产率、高损耗率、高人员流动率等紧迫问题37*1.诊断公司潜在的问题2.找出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原因3.评估组织变化和企业政策对员工的影响4.促进公司与员工之间沟通和交流5.增强企业凝聚力38*员工满意度调查:劳动关系调整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了解员工对组织运行的某一方面的主观心理感觉,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相关判

13、断的活动以,是企业组织内部环境研究的组成部分,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完善内部劳动规则提供依据39【能力要求】*40确定调查对象确定满意度调查指 向(调查项目)确定调查方法确定调查组织调查结果分析*一.降低沟通障碍和干扰1.员工沟通不能独立于员工性格特点而孤立而在,员工精神状态价值观念、交往习惯等多种人格特征都可能形成沟通障碍。信息沟通应以相互尊重、促进合作的心理状态实现沟通2.注意沟通语言的选择二.借助专家、相关团体实现沟通41【注意事项】*第一单元 工作时间制度第二单元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4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应掌握我国工作时间的各类,标准工作时间,以及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

14、施43*一.工作时间的概念工作时间又称法定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劳动给付义务,在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或生产的时间,即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间(一天、一周、一个月等)内必须用来完成其所担负工作的时间44*工作时间法律范围包括以下工作时间形式:1.劳动者实际从事生产或工作所需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的时间2.劳动者实际完成工作和生产的作业时间3.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4.工艺中断时间、劳动者依法或单位行政安排离岗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5.连续从事有害健康工作需要的间歇时间等45*46*定义: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加班: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

15、日工作加点:超过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47法律规定,允许延长工作时间的一般条件是: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上述情形出现,延长工作时间不受限制措施的约束*48【能力要求】*【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最低工资的含义和最低工资确定和调整的方法,以及最低工资给付与工资支付保障的相关知识49【知识要求】*50最低工资: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知识要求】*一.最低

16、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一)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的步骤国家不实行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采用“三方性”原则,即在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拟订,并将拟订的方案报送劳动保障部51【能力要求】*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52M= f(C,S,A,U,E,a)M最低工资标准C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用S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A职工平均工资U失业率E 经济发展水平a 调整因素*1.比重法:根据城镇居民调查资料,确定一定比例的最低人均收入户为 贫困户,统计出贫困户的人均生活支出水平,乘以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2.恩格尔系数法:根据国家营养学会提供的年度标准食物谱及标准食物摄取量,结合标准食物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