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82065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掌握明朝君权的主要表现、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的基本史实.通过明朝与隋唐科举的对比,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君权的加强,另一方面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八股取士【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阅读教材,第一标题“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完成学案。1.明朝的建立:_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导致农民起义,_年初,_以_为都城,改称_,建立_朝。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在地方:废除_,设立直属中央的_,分管_政、_和_政。在中央:废

2、除_,撤销_,由_、_、_、_、_、_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_负责。全国的_大权,都集中到了_手里。建立:建立特务机构-_。科举制:利用“_ ”,束缚人民的思想,加强君主的统治。阅读教材,第二标题“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完成学案。1、靖难之役:.背景:为了巩固统治,_先后把众多的子孙封到各地做藩王,授予_大权。_死后,继位的_看到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下令实行_。.过程:在削藩的过程中,北平的燕王_,打出“_”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_” 。.结果:靖难之役以_的胜利告终。_称帝,他就是_。性质:争夺皇位的战争。2、明成祖迁都:时间:_迁都:_(改北平为_)目的:加强_对

3、_的控2制。3、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迁都北京 继续执行_ 政策。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_,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议一议:明朝开始实行“八股取士”有什么影响?三、反馈训练、巩固提高(一)、选择题。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2.萧萧搜集了一张人物的图像(右图一)下列史实与图中人物活动相符的有( )建立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 建立东厂 靖难之役A. B. C. D. 3.下列迁都中,以加强中央对被控制为目的的是(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东迁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

4、祖迁都北京4.右图二是电影锦衣卫的宣传画册,你知道这部电视剧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 )A.宋朝 B.明朝 C.清朝 D.元朝5、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拜 访明太祖 统治后期的政府衙门,那么他不可能如愿的是( )A.丞相府里热闹非凡 B.锦衣卫的头子召见了他C.六部长官接见了他 D.拜访殿阁大学士6.如果你是右图三中的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 不可能( )A.熟读四书五经 B.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 的见解C.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 官吏37.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时间是( )A.1368 年 B.1405 年 C.1421 年 D.1433 年8.与燕王朱棣登上皇位的过

5、程相似的是( )A.东汉光武帝刘秀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匡胤 D.东晋开过皇帝司马睿9.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间顺序为其排列( )A.B. C. D. 李世民 嬴政 朱元璋 赵匡胤8.看图回答问题:.右图中的人物是谁?.该人物建国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板书设计】 第 15 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明朝的建立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第十六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4.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与澳 门的基本史实.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了郑和远

6、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如何记忆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和古今地名【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阅读教材,第一标题“郑和下西洋”完成学案。1.背景:_前期,我国是_的国家。2.目的:为了加强同_的联系。3.时间:_年,明_派_率 27000 多人第_次下西洋,_年-_年,郑和先后_次下西洋,到过亚非_多个国家和地区。4.航线:从_出发,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 。5.影响: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_,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_。.阅读教材

7、,第二标题“戚继光抗倭”完成学案。1.背景:元末明初,_(日本武士、商人、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2.抗倭:_组建“戚家军” ,纪律严明,英勇善战。3.作用:平息了_的倭患。4.评价:戚继光是_。.阅读教材,第三标题“葡萄牙摄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完成学案。_年,葡萄牙殖民者以“_”为由,逐渐摄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郑和的船队为什么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 三、反馈训练、巩固提高1.一个旅游团要实地考察郑和下西洋时庞大船队的出发地,他们应到( )5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刘家港2.在郑和船队与西洋各国的友好贸易中,最受当地人喜爱的物品时( )A.丝绸、茶

8、叶 B.丝绸、瓷器 C.丝绸、药材 D.珠宝、香料3.倭寇一般是指 13 至 16 世纪期间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盗。倭寇指的是日本的( ) 渔民 武士 商人 海盗A. B. C. D. 4.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为敢忘危负年华。 ”可以了解他的志向是抗击哪国侵略者(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日本 D.荷兰5.右图人物是一位古代民族英雄若请你为他配音, 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D.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6.1553 年,摄取在我

9、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葡萄牙 D.英国7.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中国远航的踪迹。.上图是哪位航海家远航的路线?6.这一远航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大约多少时间?.这一远航反映了明朝哪位皇帝的外交思想?远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一远航有何历史意义?【板书设计】 第 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目的: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一、郑和下西洋 经过:1405-1433 年 七次下西洋影响:二、戚继光抗倭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第十七课 君主

10、集权的强化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 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 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 狱及其危害。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清朝 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友好交往冲突战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7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教学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阅读教材,第一标题“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完成学案。1._年,_自立为

11、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迁都沈阳,改称_。2.清朝的建立:努尔哈赤死后,_继承汗位,_年,他改国号为_,_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阅读教材,第二标题“君主集权的强化”完成学案。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_。标志着我国 的进一步强化,到 时撤销。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统治者实行_,清朝_、_、_皇帝在位时期最为盛行。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个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三、反馈训练、巩固提高填空题:1、清朝实行“

12、文字狱”的目的是( )。2、女真族建立的第二个政权是( )。3、我国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的设立。4、清朝时,有人曾经因为“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 书 ”的诗句被杀,这和( )有关。5、清朝的开国皇帝是( )。6、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 )。87、军机处是( )建立的。材料解析题:清朝有个姓胡的官员,因为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被乾隆皇帝斥为“加浊 于国号 清字之上,是何肺腑?”定为死罪。请回答:以上材料说明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这种政策产生了什么危害?综合分析题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请回答:女真族是现在我国哪个民族的前身?这个民族曾经建立过哪 2 个政

13、权?存在的时间分别是什么?这 2 个政权的统治范围有什么区别?这 2 个政权和相关的汉族政权是怎样的关系?你认为这 2 个政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贡献?【板书设计】 9第 17 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设立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教后反思】 第十八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 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2、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3、认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难点】 中俄尼布楚条约【教学过程】君主集权的强化10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阅读教材,第一标题“开辟荆榛逐荷夷”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