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起未来五年XX市商贸发展“十三五”规划书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458041 上传时间:2017-03-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2016年起未来五年XX市商贸发展“十三五”规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自2016年起未来五年XX市商贸发展“十三五”规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自2016年起未来五年XX市商贸发展“十三五”规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自2016年起未来五年XX市商贸发展“十三五”规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自2016年起未来五年XX市商贸发展“十三五”规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2016年起未来五年XX市商贸发展“十三五”规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2016年起未来五年XX市商贸发展“十三五”规划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 商贸发展 “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商贸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规划期 为 2016。 一、商贸 “十二五”时期发展情况 (一 )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市商贸产业坚持“商贸旺市”的发展战 略,不断加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外引内联,加快各种成分和业 态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预期目标。 1、商贸产业经济指标实现高速增长(1)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5 年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 元,比 2010 年增 ,年均递 “十二五”期间销售总额 元,比“十五”翻 一番; 2015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元,比

2、2010 年增 ,年均递增 “十二五”期间零售总额 元, 比“十五”增 ;(2)市场成交额: 2015 年 元,比 2010 年增 年均递增 “十二五”期间成交总额 元,比“十五”期间增长 (3)商业面积:全社会主要 商业面积约 175 万平方米,人均商业面积 方米,分别比 2010 年增 (4)商贸业增加值: 2015 年 元,比 2010 年增 ,年均递增 商贸业增加值占 全市 比重 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 (5)从业 人员 :我市流通业从业人员约 人,占全社会总就业人口 的 13%,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 63%,吸纳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 各行业中排第三位。 2、物流业基础设施全面发展,商业网点

3、建设日臻完善。 顺应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形势要求,我市不断加快物流基础 设施建设步伐。目前,有国家一级码头 口,已建成投入作 为商业使用的有 5 个码头,其中万吨级码头 2 个,2 万吨级码头 1 个,3 万吨级的 1 个,吨级的 1 个,开通了驳运船到世 界各地的运输业务。与港口连接的单轨 路是我市重要的物 流基础设施之一,年运输能力超过 500 万吨,承担了进出我市工 业领域矿产原材料的主要运输任务。同时,与铁路配套的 X 等高速公路和 道、省道等相当完善的汽运网络和 海运网络,一起发挥沟通内外、连接八方的作用。2015 年,我 市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 吨公里,其中: 公 路 吨公

4、里,水运 吨公里,铁路 吨公里。港 口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 799 万吨。 商业方面,在交通、房地产业和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带动 下,我市通过改造旧城区开发新城区,加快城市、乡镇商业网点 的规划、投资和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 “双百”市场工程,逐步完善和优化农村各类商业网点。2015 年,全市商业固定资产投资 元,比 2010 年均递增 目前,全市共有商业网点约 个,其中商 业街、连锁超市、百货商场、酒店、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集贸、 农贸市场等主要商业网点 420 多个,总经营面积 175 万平方米, 比 2010 年增长 年均递增 在主要商业网点中, 各类市场 162 个

5、,其中工业原材料和产品市场 17 个,农副产品 专业市场 15 个,专业批发市场 13 个。面积 10000 平方米以上的 批发、专业市场 11 家,经营总面积达 20 万平方米,约占全市市 场总面积 45%,市场成交额占 43%左右。 “十二五”期间,农 村购物网络也得到改善,目前已建立支农配送中心 7 个,农家店 1000 多个。家电下乡分销店 220 多个,家电以旧换新经营店 170 多个。商业网点己遍布全市城乡,带动全社会商业繁荣。3、现代零售业加快竞争式发展,堆头不断增大。 五年来积极开展商贸招商,不断外引内联。2013 年起,引 进了 驻先后开设 2 家分店,2015 年又引进全国

6、销售排名首 位的 势进驻。同时,内促本地商贸企业的发展。重点指导 龙头企业 业集团、场等发展,在市区、城郊和县城共 发展 50 多家连锁分店,形成外来“航母”级企业规模经营与本 地连锁企业“分散、包围”经营模式共相争伐的发展局面。目前, 以市区为中心,以县城为次级中心,以连锁经营、超市、仓储式、 平价商场和市场为依托,各类商业网点互相配套的流通网络已初 步建成。其中许多已成为本地的明星门店,除上述以外,电 器、器、电器、场、民、X 连锁便利店 等取得长足发展,经营业务扩展到家电、医药、食品、百货、五金 产特产等领域。另外,特约经营、代理专卖等现代营 销方式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现代流通的一支重要

7、力量,一起推 动我市现代流通业堆头逐年增大。目前,全市现代流通业态主要 网点 100 多个,总经营面积约 42 万平方米,比 2010 年增 ; 年销售总额约 元,比 2010 年增 , 年均递增 在市区,各种现代流通业态零售额占社零额 比 2010 年增 加 百份点,年均增 百分点。 4、餐饮、住宿和社会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功能增强。 目前,我市较大的餐饮业网点 75 个,经营面积达 36 万平方 米,其中星级酒店 33 家,年营业额 2000 万元以上的有 10 多家。 多年来,我市通过成功举办“美食节” ,打响了 食品牌, 饮食业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营业额都以 右的发展速度 递增。在

8、市区形成了以 、等一些大酒店为代表的 色餐饮业,同时,国内的 、菜、湘菜、川菜、东北菜,国外的日本料理、韩菜等 30 多家外地餐馆分驻 当劳、肯 德基、真功夫快餐连锁分店也落户 富了我市的饮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服务业加快发展。2015 年止,全市服 务业和中介服务业有 790 多家,从业人员 11800 多人,营业额 元,服务网点覆盖全市。住宿、美容美发业、洗染业、维修业、信息咨询、营销策划、广告设计、财务和法律服务等蓬勃 发展,我市社会服务功能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便民商业设施配 套逐渐完备,零售业和家政服务业配套加快,如市区 区被 评为国家级示范性商业服务小区。(二 )存在问题 1

9、、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一是缺乏配套物流设施,物流量 不足。我市还未能依据港口、铁路建成物流园和批发市场,未形 成大宗商品集散地,路只有单程运入工矿资源和豆柏,空 车返港,成本增高。本地五金 产品集装箱,也基本从 口,港口出口集装箱少,港与 路运输不足,目前海运 加上铁运约占 10%,大部份靠公路网运输。二是物流企业发展弱 小。我市物流企业都是由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甚至托运部转变 而形成。全市现有物流企业共 20 多家,加上外省、市在我市设 立的物流服务分支企业,总数约 50 多家。市内较大的物流企业 有市 流、流、运、运、物流等几家,其 余是散弱小的企业。这些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主要以第三方物流

10、 为主,物流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全,在规模、信息和技术上发展落 后。2、市场体系建设落后。一是市场建设规划还不够科学,布 局欠合理,还未真正依托本地产业优势形成幅射能力强的高中档 专业、批发市场。二是专业市场发展较慢。水产品交易市场、蔬 菜批发市场、水果专业市场还没有形成,五金建材、建筑材料、 家具市场、服装鞋帽批发市场规模小,分散。我市还未形成对本 地工业带动能力强的工业品批发市场和上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 市场。三是城乡农贸、集贸市场建设比较落后,除经改造后市区 几个较大的国有市场和近几年新建的民营市场外,其余的基本陈 旧;县区乡镇的农贸、集贸市场大多环境较差,露天和临时棚建 式占相当比例, “路

11、边摊”现象比较普遍。 3、商业服务业发展不平衡,流通方式落后。市区商业发展 较快,县区、乡镇流通业发展较慢,全市相对大的商业网点主要 集中在市区(包括 占总数 57%,超过县区的总和,城郊、 乡镇商业网点更小、更零散,以建材、家电、杂货店为主,农村 商业发展缓慢。高档消费品较少。流通方式上以传统方式为主, 习惯现场交易,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和营销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 还未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市内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仅占企业总量 的不足 21%,生产服务业和家政服务业发展处于试点阶段。广告 策划、信息咨询、财务服务、法律援助等服务业发展规模小。二、 “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 )指导思想

1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落实科学发 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以满足社会生产、人民生活需要为目的,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产业,提升城市商贸功能和品位,构建和 谐商贸环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推动 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 基本原则 一是以服务工农业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为本。充分体现商贸 业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本质功能,始终把满足广大居民多元化消费 需求作为工作的着眼点,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努力提高人民生 活质量。二是坚持发挥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的作用。将商贸发展与工 农

13、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商贸发展带动和服务工农业发展,以多种 形式进一步加大各项商贸基础设施投入,致力于现代化市场体系 建设,建设各类市场和平台,并加强经济协作,促进 品外 销。 三是扩大招商引资。坚持融入 接 续引进新型 商业业态,吸引更多知名和跨地区商业集团落户 快 贸现代化。 四是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好城乡商贸发展,构建“依法、公平、诚信、和谐”商务环境,努力实现商贸流通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三 )发展目标 打造连接 向全国以至世界的大市场和物流新格局; 构建布局合理、现代业态的商业新框架,建设覆盖城乡的商 业服务体系,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最具竞争力的 贸中心。 至2020 年,全市商品购销总

14、额 1150 亿元,年均增长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 780 亿元,年均增长 16%;商贸产业增加值 270 亿元,年均增长 全社会商业面积达 238 万平方米,人均 拥有商业面积 方米,比 2015 年分别增长 36%和 为社会吸纳就业人数 人,占全社会总就业人口的 18%, 比 2015 年增5 个百份点。 三、主要任务(一 )大力发展现代商业服务业,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商 业体系。1、以“三轴四角”为带动,以“两纵三横”为框架,营造 域性核心商圈。 一是以 商业街、 商业街、业街(正规 划改造为商业步行街 )等街道为“三轴” ,以城( 在建中) 商业区、文化广场商业区、 场商业区和场商业区四大 购物中心为“四角”等,将成熟商业区连成一片,兴建“ 场”和一批专业店、专卖店、品牌店、特色店、代理店和饮食业、 美容保健、文化娱乐网点,同时提升和完善商业配套设施。二是 以 、路为“两纵 ”,道、 为“三 横” ,构建市区的商业发展框架。三是以“三轴四角”带动“两 纵三横”的发展,继续引入现代业态商业进驻,重点布置在城中 和城北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