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海物理高考试题分析与思考

上传人:jinli****o2018 文档编号:45790191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上海物理高考试题分析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08年上海物理高考试题分析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08年上海物理高考试题分析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年上海物理高考试题分析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上海物理高考试题分析与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6 卷总第 325 期2008 年第 10 期( 上半月)物 ? 理 ? 教 ? 学 ? 探 ? 讨Journal?of ?Physics ? TeachingVol. 26 ? No. 325( S) ? 10.2008 ? . 1 ? ? ? ? .专 ?家论 ?坛2008 年上海物理高考试题分析与思考武荷岚1, 胡炳元2?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上海市 200062?今年的上海物理高考是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并列、 实施? 一卷二分叉 的最后一次考试, 明年的高考将全部面向二期课改的内容和要求进 行。 由于试卷的新意和特点在高考后引起各方的关注与讨论。 因此本文就 08 年上海物

2、理卷所体现的基本特征和典型试题作简略评析, 以期探索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如何进一步完善新课改的理念, 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1 ?试卷的基本情况1. 1?试卷知识点分布情况适合于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的试题(A 类题与公共题), 力学部分累计55分, 占36. 7%; 电磁学部分累计 55 分, 占 36. 7% ; 热学、 光学和原子 物理部分累计 40 分, 占 26. 7%。适合于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的试题(B 类与公共题), 力学部分累计 51分, 占34. 0% ; 电磁学 部分累计65分, 占 43. 3%; 热学、 分子物理学、 光学和原子物理部分累计 34分, 占22. 7%

3、 。 具体分布详见表 1。表 1?试卷知识内容双向细目表? ? ? ? ?题型知识点 ? ? ? ?填空题A 类B 类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A 类B 类合计A 类B 类百分比 %A 类B 类力学1281362424555136. 734. 0电磁学449162636556536. 743. 3热学0490100191312. 78. 7光学005400996. 06. 0原子物理44440012128. 08. 0合 ?计20403060150百分比 %13. 326. 72040?100? ( A、 B 类中均含有公共试题部分)1. 2?试卷能力分布统计!2008 年上海卷考试手册(以下简称!手

4、册) 对考生提出了十五种能力目标, 2008 物理试卷相应 的考查学生的能力目标见表 2。表 2 ?试卷能力分布统计能力目标物理思维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1. 11. 21. 31. 41. 51. 62. 12. 22. 33. 13. 23. 33. 44. 14. 2累计分值481339106612818410462合计80 分26分36 分8 分百分比53. 3%17. 3%24. 0%5. 3%?试卷对 15 种能力目标的覆盖率达 100% , 其中考核物理思维能力的分值比例最高, 占全卷的 53.3%, 考核综合应用能力的题目则占到四分之一。Vol. 26 ? N

5、o. 325( S) ? 10. 2008 ? . 2 ? ? ? ? .物 ? 理 ? 教 ? 学 ? 探 ? 讨Journal ?of ?Physics ? T eaching第 26 卷总第 325 期2008 年第 10 期( 上半月)2 ?试卷的总体特征2. 1?试卷知识点覆盖率高从上面对试卷知识点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试卷中要求教学达到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内容: 在力学部分, 除了牛顿第三定律外其它内容都考到, 覆盖率达到 97. 7%; 热学中除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外均作了考查, 覆盖率达到 85. 7% ; 电 磁学部分未考到等势面和电磁波, 考查覆盖率达到 97. 0% 左右; 对

6、光学和原子物理部分考查覆盖率达到 75% 。 由此表明, 试卷对学生认知方面 的考查是比较全面的。当然, 从目前试卷考试成绩的初步统计看,总体难度比去年有所提高。 一方面是因为有些试题所涉及的情景比较新颖, ? 新 本身就具有难 度。 还有一个原因是: 二期课改新课程中比较强调图形描述、 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所以试卷中设置了诸如利用估算法解决运动员降落时的物理问题的分析和判断 能力, 由于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新颖, 在学生以往的练习中较少出现, 客观上造成了试卷难度的增加。 2. 2?加强对双基的考核, 体现能力立意的思想08年物理高考试卷加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

7、核, 坚持遵循课程标准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注重考查考生的多种物理能力, 继续 做好? 以知识立意为主 的前提下, 考核各种能力, 不在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上加深加难, 而是努力使试题体现能力的意境。 从试题中呈现的对能 力目标考核的统计来看, 试卷对考纲中的 15 种能力目标的覆盖率为 100%, 其中物理思维能力的分值比例最高, 占全卷的 53. 3% , 其次是综合应用能力。 因此, 从整体上看, 08 年的物理高考 试卷体现了由比较注重对物理学科知识点的考核, 转变到关注对能力目标的考核, 很好地贯彻了二期课改的思想。 作为选拔性考试, 高考试题要求具备立意鲜明、 情境新颖、 设问巧妙,

8、 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其中有部分试题是命题者根据考纲的要求,对已有的试题进行改编与重组, 从而转化为新情 境的测试内容, 以区分和鉴别不同考生的能力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二期课改的精神。2. 3?分叉题真实体现了? 一期 与? 二期 课改的不同特点 从 2005 年起, 使用新、 老两种不同教材的考生同时进入了高考, 为了让使用不同教材的考生试卷等值, 便于高校的选拔, 上海市的物理高考试卷开始实施? 一卷二分叉 的考试方式, 即在填充题和计算题中设置了 A 、 B 两类试题, 分别 供不同考生选做。 但由于往年的试卷在一卷二分叉部分基本都是对相同知识点的考核, 并且难度也差不多, 只

9、是形式上分开, 实际内容却相同, 很难真正体现新、 老两种教材的不同特点, 故经常 备受争议。 而 08 年试卷在分叉题的处理上有所突破, 不但考核的知识点不尽相同, 而且分叉题的难度也有所不同, 从而真正体现新、 老教材的 不同, 为明年的高考全部面向二期课改的内容和要求定下基调。3?典型试题评析下面结合典型考题, 分析 08 年物理试卷对 能力目标的考核方式。3. 1?注重考查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析能力、 推理能力以考题 4 为例, (原题略去, 可查阅相关考 卷)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运动和力关系的知识, 需要对力的矢量性有清楚的了解。 本题只告诉了一个质量为 m 的质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由静

10、止沿 直线ON 斜向下运动, 即质点运动的轨迹是限定的。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共受到 mg 和外力F 两个力的作用, 也就是说, 这两个力的合力必须沿ON 直线, 但题中未说明作用在质点上外力 F 的 方向, 这就暗示了力F 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是变化的, 因此要考虑力F 的矢量性对质点运动产生的影响, 该题要求学生能做全面的考虑。 对该题第二问的统计发现, 大部分考生未考虑到机械能变小的可能性。 分析出错的原因, 除了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外, 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仔细分析物体做 ON 方向的直线运动的条件(如下 图所示), 简单认为只要外力与重力相等即可。 学生的这种错误也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 只是就题论题, 或学生仅仅是多做题, 而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生是?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 在见到新 颖的题目时仍会束手无策。 若学生能思考一下当第 26 卷总第 325 期2008 年第 10 期( 上半月)物 ? 理 ? 教 ? 学 ? 探 ? 讨Journal?of ?Physics ? TeachingVol. 26 ? No. 325( S) ? 10.2008 ? . 3 ? ? ? ? .二力平衡时, 物体初始静止, 这样物体就不可能运动, 这种错误就完全可以避免。 显然本次试卷注重考核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分析能力。 3. 2?注重考

12、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考题 5, 该题借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为题, 结合物理学史, 以一种全新的方式,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 题中对手稿中的第 二、 三列数据给了简单的描述, 告知考生它们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 便没有再给其他提示, 要求学生能清楚地判别出第二、 三列之间的对应关 系。 如果学生对运动学和力学平日里只是一知半解、 或是盲目地套用公式的话, 很难找到两列数据之间的确切联系。 故题目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运动学和力学运用的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学生重 视物理的实验过程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对比2007年考题21, 不难发现, 07年的考题的第一问也是要求学生通过数据分析、 求解斜面倾

13、角, 而 08 年的考题则要求考生在对数据进行 探究分析的基础上求解斜面倾角。 可以说, 08 年的考题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 而这正是课改的一个重要要求。 这提示广大教师, 教学中除了要加强对物理解题基本思路的训练, 同时还要对某些重点知识的典型试题进行深入研究, 并能进行一些适当的拓展与多变, 从而使学生从中掌握方法与思路, 达到举一反三、 运用自如的效果。又如考题 21 题, 该题考核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它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 试 题形式比较新颖, 以一个跳伞运动员下落过程中获得的实际图线为背景, 将通常理想化的物理规律有机地与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结合起来, 体现了新课程

14、改革的理念, 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首 先该题要求学生能判断速度 - 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 也就是说图像中的曲线与横轴间的面积在物理上表示位移, 然后在解题上很好地运用了新 教材实验中提倡的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求解, 因此本题考查了学生的? 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合理的物理模型 综合运用能力和? 能理解用物理图像描述的物理状态、 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 的思 维能力。 在知识运用方面, 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基本公式; 在能力方面, 考到变加速运动位移的求法, 需要考生在知道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等于位移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 割补 法 计算小格子的总面积。3. 3?注重考核学生的逆向思维、 灵活应变等多

15、种能力下面所举的考题, 分别考察了考生抽象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能力, 不难发现试卷注重对学生 多种能力的考核。 例如, 考题 14, 该题考核带电体在非匀强电场中运动时的情况, 将静电场知识与力学知识结合在一起, 电场力提供了质点运动的作用力, 涉及到动力学与能量转化的分析, 题 目的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比较特殊, 要求考生从质点所受合力大小的变化来判断质点的运动状态, 需要考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 如类比、 比较和 建模。又如考题 23 题, 该题是一道拓展型试题, 从内容看, 该题涉及的是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这部分知识学生相对比较熟悉, 也是经常训练的题 型之一。 但与常见题所不同的是, 一

16、般试题是已知电子的出发点, 然后求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或离开电场的出射点位置, 而本题则是反其道而行之, 是规定了电子的出射点, 要反推出 在何处发出电子才能满足所述要求。 同时, 考题还对典型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情景作了挖掘: 一是用电场线简化了电子枪模型; 二 是电子从哪个坐标轴离开电场区域, 需要对答案检验后才能确定; 三是考查逆向思维, 电子从 D点离开, 要反推求出电子释放点的位置; 四是电场 # 整体移动, 要逆向推算电子释放点的位置。 随着解题过程的深入, 对学生思维深度的考查也在逐渐加大, 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物理学习能力。 据小样本统计, 第(3) 小题的得分率仅为 0. 28, 表明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综合以上分析, 08 年上海物理试卷比较成功地实施了对能力目标的考核, 对考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拓展性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从选拔性角度来看, 考生的能力差异非常明显, 考查达到了选拔的目的; 从试卷的导向性看, 试题呈现出变化和拓展, 要求注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