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要分阶段进行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766164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2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恩教育要分阶段进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恩教育要分阶段进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恩教育要分阶段进行(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焦点B142014.5.6 星期二责编: 陈慧 美编: 卓星 校对: 文馨 组版: 红珍新闻热线: 968977 东快网: 上了小学的孩子, 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 知道分析家长的什么做法是对自己的 “爱” , 也会区分 自己的行为是 “爱” 与 “不爱” 。但是, 并不是这一阶段的孩子都愿意分享 “爱” , 都愿意感恩。 小小今年6岁半, 一次和爸爸妈妈爬山时, 爬到了山顶后, 爸爸妈妈的水都喝完了, 只有小小的瓶 子里还有一些水, 妈妈向小小发出请示: 小小, 把你的水分妈妈喝一口吧。小小不舍得, 不愿意分享: 可是这样我下山就没有水喝了。爸爸妈妈见小小如此, 很是失望地说:“爸爸妈妈

2、什么都给你, 你连一 点水都不愿意给妈妈喝。 ” 爸爸妈妈因为小小不爱妈妈很生气, 小小也不高兴起来。这就样一路失望 地下山了。 陈宏老师分析, 其实小小不愿意分享并不是不会感恩的表现。有时候, 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首 先他是担心自己没有水喝, 随后, 爸爸妈妈一直失望的表现也让小小很失望, 觉得这种分享不是一件快 乐的事。遇到这种事情时, 爸爸妈妈可以先为他解决他的顾虑,“下山后我们可以马上再买啊。到时候 我们再一起喝。 ” 也许排除了顾虑后, 小小的分享会变得很快乐。 陈宏老师强调, 6岁以上的孩子是有自己的意识的, 他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做事, 只有能让他感受到 快乐的事, 他们才更愿

3、意去做。因此, 这个阶段的家长, 需要注意的事让孩子学会在分享、 在感恩的过程 中感受到快乐, 帮助他找到做事的快乐感, 只有快乐才能带给他继续做分享与感恩的动力。 最后, 林瑞龙老师强调, 任何一种教育, 只要添加了强制性在里面, 都不会是一件快乐的事, 也不会 是一件有利孩子身心发展的。让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学会快乐、 健康成长, 才是家长应该做到的核 心。东快记者 陈慧又到了强调幼小衔接的时刻, 各大早教机构 纷纷打出了 “幼小衔接” 班的宣传, 家长们也抱着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的想法参与了各种衔接 班, 希望可以帮助孩子早些认识小学生活, 给9月 的入学做好更充分的知识与生活

4、经验的准备。 其实, 只要了解了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些变化, 做好幼小衔接并不是一件难事。早教专家强调, 把握好幼儿园与小学阶段差异, 就能更好地过渡 到小学学习中来。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变化 从环境来说, 幼儿园的教室里, 一般都布置得 漂亮, 各种卡通动画形象富有儿童情趣, 同时, 不 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 而且老师、 阿姨也把孩子们 照顾得很周到。 而到了小学, 教室都是非常简单的, 除了桌 椅, 就是黑板和讲台, 每个人要坐在固定的座位。 环境的一下子突然转变, 瞬间让孩子失去了吸引 力。对于操场上的一些运动器械, 出于安全问题, 低年级的孩子也大都不能玩, 享用机会较少, 必然 使孩子感到小

5、学生活枯燥无味。 过渡之前, 家长要先带孩子去熟悉一下校园 环境, 让孩子先认识到环境的变化, 不要让孩子太 失望。同时, 熟悉环境也可以消除孩子对学校和 老师的陌生感, 在这几个月内, 多鼓励孩子与同龄 人玩, 在接触过程中, 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 也让 他们体会到与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 用这些积极 的办法来消除孩子的交往恐惧。最后, 就要在这 个阶段寻找机会来表扬和鼓励孩子, 引导他们热 爱学校, 并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种责任, 让他产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内容的变化 小学的学习不像幼儿园, 幼儿园里主要以玩 为主, 在玩的过程中学习, 幼儿园里, 经常会通过 电视, 看动画片来学习拼音、

6、 认字或是数学。但是 在小学, 这些娱乐项目完全没有了, 上课学习只是 通过硬生生的黑板来进行, 老师的教学也会变得 枯燥无味。然而, 小学学习是九年义务教育, 是小 学生的主要活动, 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 孩子都要根据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是孩子良好的入学动机和 学习态度的前提。家长可以提前告诉孩子, 上学 后能学会更多的字, 读更好看的书, 学会数学, 学 唱更多的歌谣, 学讲英语, 会用电脑等等, 首先让 孩子产生对小学学习的向往与兴趣。在学校, 能 结识新朋友、 新老师, 他们都会很喜欢你, 以此来 激发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老师与同学关系的变化 幼儿园里的

7、老师, 更多的是像父母, 而且幼儿 园里还有阿姨, 孩子们的生活可以照料得很周 到。而小学老师则完全不同, 每位老师上完课就 要离开, 老师们也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 对 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 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 新 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家长首先要提前让孩子意识到这种转变, 告 诉孩子, 在学校中, 更多的事情需要自己来完成, 要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同时鼓励孩子多与老师交 流与沟通, 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地问老师, 在一 问一答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拉近很多。要分阶段进行幼小衔接进入倒计时 提前让孩子了解 进入小学后的变化母亲节来临 感恩教育这周天就是母亲节了, 社会

8、各界开始了辅天盖地的母亲节信息,“慈母手中线, 游子 身上衣” , 母亲永远是伟大与慈爱的象征, 商家们也纷纷围绕着 “母亲节” 做各种形式的 感恩教育的宣传。 有些家长认为, 感恩教育要越早越好, 从孩子出生起就要不停地强调要感谢父母; 有些家长则过分地宠爱孩子, 认为只要奉献不需要索取, 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专 家则认为, 感恩教育也要分阶段进行,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理解的感恩是不同的。0-3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还没有发展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 言语的教育是不受用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 于语言的教育常常会呈现 “听了就忘” 的状态。因此,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福州致中职业培训学校心理 工

9、作室主任林瑞龙老师强调, 经常对0-3岁的孩子灌输 “你要爱妈妈” 、“你要把好吃的也给妈妈” 之类的 语言是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的。相反的, 这种带有一些强制性语言的教育, 反而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扼杀 了孩子的性格发展, 对于孩子的天性发展是很不利的。 美乐婴早教中心早教总监陈宏老师认为, 对这个阶段孩子的感恩教育, 以家长的身体力行为主, 在 陪伴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 “爱” 是对0-3岁孩子的主要的感恩教育。 首先家长要有意识地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进行爱的表达, 大胆地将 “爱” 说出来, 其实, 把 “爱” 字时 常挂在嘴边也是不错的表达爱的方法, 让孩子在玩耍、 生活过程中切身地感受到 “爱

10、” 。家长在教育孩子 的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这么做, 时间久了, 孩子就会很自然地接受 “爱” 的表达, 用行为去感受。3-6岁的孩子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 这时候的他们渐渐地开始产生了 “别人” 的意识, 开始知 道了 “我” 与 “别人” 的区别。对于这个阶段的感恩教育, 同样以家长的以身作则为主, 但是这个阶段孩子 的家长所要做的就不仅仅局限在 “爱” 的表达上了。 陈宏老师认为, 3-6岁的孩子会模仿别人、 会学习别人, 也会慢慢地开始从别人的角度想事情。这时 候, 家长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夸张的表达 “爱” 的方式与行为, 让孩子去理解 “爱” , 从而学会感恩。如, 在和 小伙伴的

11、玩耍过程中当孩子受委曲时, 家长可以先让他趴在怀中大哭, 把情绪释放出来, 告诉他,“妈妈 知道你很难过。 ” 这就是让孩子感受 “爱” 的过程。 同时, 家长可以从行为、 聊天和绘本中让孩子明白, 怎样做是 “爱” 的表达, 怎样做是感恩的表现, 帮 助孩子把 “爱” 的意识萌发出来。0-3岁 感受爱的存在3-6岁 自我意识的形成6岁以上 找到感恩的快乐Tips做到这些 才是真正成功的幼小衔接1.对学习感兴趣, 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 好奇和兴趣, 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养成不懂就问 的好习惯, 对掌握知识的充满自信; 2.活动能合群, 就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 能与 家人、 亲友、 老师、 同学能和睦相处, 学会与人分享 的好习惯; 3.生活有条理, 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给自己 做好安排, 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 不必大 人催着、 盯着才去完成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东快记者 陈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