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的典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73140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鸿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的典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沈鸿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的典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鸿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的典范(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洁海宁文化视界沈鸿: 学党章、 守纪律、 讲规矩的典范2015 年 1 月 13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 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 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 要讲话。在本次会议所 公布的近 3000 字的新 闻通稿中, 习近平十余次 提及 “规矩” 一词, 强调要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 加重要的位置” 。由此让 我们想起曾经担任第一 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中科 院院士的沈鸿, 他严格按 照党章办事, 严守党的纪 律, 是学党章、 守纪律、 讲 规矩的典范。电话: 87297115责任编辑/版式设计: 沈婷婷4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沈鸿

2、(1906-1998) , 海宁硖石人, 机械工程 专 家 , 中 国 科 学 院 院 士。中国机械工业的卓 越领导人之一。是我国 第一台 12000 吨水压机 的总设计师。主持制造 了 用 于 冶 金 工 业 的 30000 吨模锻水压机、 80300 毫米钢管轧机 和特薄板轧机等 “九大 设备” 。组织编写了中 国第一部 机械工程手 册 、电机工程手册 大 型工具书, 为我国机械 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 献。沈鸿是抗日时期在延安自力更生、 艰苦奋 斗的楷模。他三次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 模范和特等劳动模范, 毛泽东亲笔为他题写 “无限忠诚” 的奖状, 并称他为 “延安工业之 父” 。新中国成立

3、后, 沈鸿组织并领导一批科 技人员经过研究试验, 制造出了万吨水压机等 国家所急需的九大成套设备, 从而奠定了我国 重型机械制造的基础, 成为我国机电工业的奠 基人。对于他的贡献, 我们已经毋庸赘言。 就是这样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他却从不躺在功劳簿上向组织要职位、 要待遇, 反而一度不愿 “为官” 。1956年7月, 沈鸿被 任命为电机部副部长。而此时沈鸿却只想 钻研技术工作, 有推辞之意。在周恩来的劝 说下, 他认识到这是组织的安排、 国家建设 的需要, 立即转变思想欣然受命。 按当时的规定, 副部级干部可以领取一 定的 “保姆费” 。可是沈鸿从未领取, 他认 为,“凡事都要合情合理合法

4、” , 国家既然已 给了我这个级别的高工资, 包括 保姆费 在内的一切个人开支理应自己付。 ” 直到1987 年, 他的新任秘书劝沈鸿说:“这几年物价大 幅上涨, 你们两位老人年事已高, 需要加强 营养, 而您的工资还是三十多年前的不到三 百元, 又没有奖金, 若再不领 保姆费 , 甭说 日子会越过越紧, 恐怕再想买本像样的书也 难了!” 然而, 沈鸿还是说:“范仲淹当年尚且 念念不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 乐 , 我们共产党人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的 革命传统精神更不能忘啊!”功勋卓著不骄在新中国成立前, 毛泽东就告诫全党要 谨防 “糖衣炮弹” 的袭击, 而确实有不少干部 因此犯

5、了错误。但是, 沈鸿始终为官清廉, 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沈鸿住的房子是在1969年安排的。这 套老式房子既没有可供热水的单独洗澡间, 也没有贮藏室、 窗和阳台, 粮食和杂物只能 放在进门的过道上。机关的同志请他搬到 一栋独门独院的房子, 他不肯去; 又请他搬 去一座部长楼, 他却说 “部长不一定非要住 部长楼” , 还是不肯去。没办法, 部机关商量 后决定为沈鸿在这座楼房的一边从下到上 接造几间新房。沈鸿却说:“这万万使不得, 中央号召过紧日子, 我们必须以行动来响 应!” 这个计划最终还是被取消了。 沈鸿家里的陈设也极其简单, 没有地毯、 壁纸、 豪华灯饰, 也没有高级盥洗用具。 摆放的旧

6、沙发油漆已斑斑驳驳了, 漆色纷 杂; 几只大书架样式各异, 睡的是已经用了 几十年的老式铁床, 电视是十八英寸的国产 牡丹牌彩电。 在沈鸿家, 他最喜欢的就是在卧室与客 室之间的工作室, 里面四壁都排满了顶着天 花板的大书架。一边的墙角搁着一张装有台 钳的操作台, 附近挂着多种多样的手钳、 钻 头、 锉刀和钢锯。沈鸿还有一个 “百宝箱” , 里 面藏着他从旧货摊搜集来的各种国产照相机 和可以用来对比捉摸的一些 “小玩意” 。空闲 时, 沈鸿就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自得其乐地鼓 捣各种 “小玩意” , 包括望远镜、 手表, 甚至抽 水马桶的节水阀, 他不断改进这些东西, 做出 了一些他自认为 “微不足

7、道” 的奉献。不仅在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由于工 作原因到外地, 他从不以高级干部自居。从 1978年4月到1982年10月, 在这4年零6个 月的时间里, 为了本溪钢铁公司的建设, 沈 鸿不顾自己年岁已高, 先后7次专程从北京 到现场解决技术难题。他当时住在招待所, 卧室就是他的工作室。据钢铁公司工作人 员回忆, 他的屋子仿佛是指挥战争的指挥 室, 到处是图纸、 文件。他满脑子都是工作, 工作作风十分扎实朴素。那个年代, 生活不 富裕, 但公司工作人员考虑到当时他已经是 年近八十的老人了, 又是部级干部、 中国科 学院院士, 便想方设法为他准备了一些可口 的菜肴。可他就是不吃, 弄得接待人

8、员很被 动, 也很感动。最后摸清了他的口味, 只是 简单弄点小菜, 他却吃得很满意。身居高位不奢在抗战的特殊环境中, 沈鸿不断成长。 沈鸿自己就说:“我原先不过是一个爱国者, 到了延安, 在党的教育下, 才成为一个革命 战士。 ”1946年, 沈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 入党那天起, 他就立下誓言: 既然立志献身 于共产主义事业, 那么自己的一切思想言行 就都要按党章行事。他说, 回顾自己入党四 十多年来, 虽说无大贡献, 但可以告慰的是 自己 “没有给党拆过烂污” 。因为坚守自己 的信念和操守, 沈鸿在很多方面显得 “不近 人情” 。 有一次, 沈鸿和家里人乘自己的专车游 览了清东陵。他说 “这

9、是私事” , 让司机按规 定付了钱。事后有人对他说:“沈老, 这年头 您就别老是那么认真了!谁家的公车不让家 属用啊?” 沈鸿说:“这万万使不得, 占一回便 宜就是往自己身上抹一道黑!” 每次外出, 他都是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 “约法四章” : 不游山玩水, 不吃请受礼, 不要 前呼后拥地迎送, 不惊动当地领导。一年夏天, 他与老伴吴平去浙江的一家疗养院疗 养。临回北京时, 疗养院的领导送他一个不 大的纸包, 说里面只是不值几个钱的纪念 品, 对沈老聊表敬慕之意。沈鸿笑笑, 要立 即打开 “欣赏欣赏” 。这位领导连忙把纸包 按得紧紧的:“现在不能看, 您现在打开就是 看不起我!” 沈鸿说:“好的

10、, 我尊重你的意 愿!” 回到北京打开一看, 原来是三条锦缎被 面。沈鸿觉得价值太高了, 立即让秘书把这 “纪念品” 原封不动地寄了回去。 沈鸿随身带着一本 党员必读 , 时时学 习。由于时间长了, 这本书的封面都折断 了, 沈鸿便用牛皮纸加固补牢。书里的每一 页都有沈鸿用红笔或铅笔勾画的批注和重 点线; 每一篇文献, 特别是 中国共产党章 程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每一个章 节, 都注明了字数和段落数, 并按不同篇目 贴上了标签。 沈鸿常常颇有感慨地说: 现在有一种说 法我很不赞成, 说什么现在是 “理论贫困” 。我看主要还是我们有些人没有认真地用实践 证明正确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中国共

11、产党 章程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就是我们的 治国治党的根本。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却视而 不见, 听而不闻, 以至有法不依、 有章不循。 拿党风说, 共产党人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党 章 上早就写得明明白白, 有些党员和党员干 部就是不照办; 对不照办的, 也不闻不问。其 结果必然正气难张、 邪气难除。 沈鸿认为, 要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 关键 要坚决依法治国, 按章治党。只有这样, 才能 真正做到弘扬正气, 荡涤歪风, 警钟长鸣。他 说:“如果我们把 党章 、宪法 束之高阁, 不 用现成的规矩成方圆, 那怎能保证自己不违 法、 不违章? ” 在沈鸿的那本 党员必读 里 中 国共产党章程 篇, 他在上面写了一行红字: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这 一条古训, 我看蛮有道理。如果我们的各级 领导干部 其身 都很正, 那么, 我们的党风和 社会风气岂有不正之理”(刘峰)严守党章不 “污”部队党员干部参观沈鸿纪念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