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从农作物来讨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72802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PPT】从农作物来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精品PPT】从农作物来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精品PPT】从农作物来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精品PPT】从农作物来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精品PPT】从农作物来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PPT】从农作物来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PPT】从农作物来讨论(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Issues in plantsPart I GMO概述從農作物來討論什麼是GMO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基因改造生物包括三種類別,分為: 1.基因轉殖微生物(及其產物):包括可作為發酵食品的菌 元,或用以生產酵素、胺基酸、有機酸、維生素、色素 、香料等食品添加物之微生物。 2.基因轉殖農作物(及其加工品):此為GMOs中發展最快 的領域,已有大豆、玉米、蕃茄、馬鈴薯等轉殖作物問 世。 3.基因轉殖動物(及其加工品):轉殖生長激素基因的鮭魚 但目前多處於研究階段。Transgenic技術原理基因

2、改造作物被運用在哪裏?我們可以將基因重組科技運用到作物及食品的歷程,依目 的 性及發展性的不同,分為三個世代: 1.第一代:僅針對作物進行抗旱、抗蟲的簡單改變 2.第二代:增加一些功能性,例如添加維生素,以防 止夜盲症的黃金米。 3.第三代:利用多個基因轉殖技術,大幅改變動植物的 特性,主要用在醫藥。 在可見的未來,或許我們就可以以飲食替代藥物治療。因 為 經基因改造過的食品、作物或動物,可能具備了某些防治 或 是治療的成分。基因改造食品GMFGM foods 基因改造食品又稱基因轉殖食品 ,是由GMO所加工而成。因此凡以基因重組技 術所衍生的食品,皆稱之為基因改造食品GMCGM crop 基

3、因改造農作物由於現在已上市的基因改造食品多是GMC,所以 我們將焦點集中在GMC作物GMF的好處n增強農作物之抵抗力n適應惡劣的耕作環境n增加農作物的產量n改良農作物的營養成分n改良食物的外觀,味道與口感n改變植物的特性EXAMPLEn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推估,到2050年,世 界人口將成長到90億人口所需的糧產,勢 必依賴科技性較高且最被期待的技術。n維生素A、碘與鋅等世界性營養缺乏的問 題 GMF的憂慮n1.基因外流,將可能產生超級野草。n2.生態鏈的破壞 ,恐怕會傷及益蟲或破壞 生態系。 n3.新型且更強的病毒出現 n4.產生新的

4、過敏源 n5.生產大量未知的有毒物質 GM食品安全嗎n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 出,目前在國際市場上販售的基因改造食品都 已通過風險評估,因此不大可能對人類健康帶 來風險。再者,並沒有證據顯示基因改造食品 在其批准出售的國家引起食品安全問題。nGMF潛在危險n基因轉殖過程本身 n基因食品是有害的n以基因食品為飼料的動物,經食用後對人體產生危害 。 小結論n唯一確定的是:基因改造食品對人體健康 沒有立即的危險。n其實天然的食物也並非如想像的那般安全 ,對基因改造食品有必要採取雙重標準嗎?這也許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Part II GMO法規分析大綱

5、n標示之意義及種類n各國對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之規範n我國對於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之管理標示之意義及種類n意義: 避免消費者誤導或誤判並提供消費 者選擇權 n種類n依標示的內容不同,區分為積極標示與消極 標示 n依標示是否強制,區分為強制標示與自願標 示各國對基因改造食品之標示基準分類 美國 中共 歐盟 澳紐 韓國 日本 台灣 I 強制 強制 強制 強制 強制 強制 強制 II 自願 強制 強制 強制 強制 強制 強制 III 無須 強制 強制 無須 無須 無須 無須 GMO 容許量 標示基準 無 無 1% 1% 3% 5% 5% I:明確含有基因改造成份,其 組成與天然物實質不同者 (如:高油酸

6、大豆 ) II:其組成與天然物實質等同,惟可檢測出含有基因改造成份者(如:抗蟲玉米) III:無法檢測出含有基因改造成份之 DNA 或蛋白質之食品 各國對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之規範n美國n農業部(USDA):監管基因轉殖作物進行田間試驗之適 應性及結果n動植物檢疫局(APHIS):審核田間試驗之申請n環境保護局(EPA):評估基因轉殖作物對環境的影響n農民種植轉基因抗蟲玉米時,需至少保 留種植20%的 傳統玉米,而在棉花種植地區內種植轉基因抗蟲玉米時 ,更需至少保留種植50%的傳統玉米,以避免種植轉基因 抗蟲植物所可能產生之生態干擾(ecological disruption) n食品藥物管理局

7、(FDA):審核受理申請的食品之安全性n歐盟n嚴格的風險性評估n改進GMO食品之標示制度n在GMO食品上市後應持續監測追蹤nGMO產品許可期限屆滿10年後應重新審查n審查GMO產品上市許可時得考量文化倫理背 景,而非僅基於科學證據之原則 n日本n科學技術協會(教育部管轄):研究開發用標準n厚生省、農林省、產業振興省:研究產業利用 標準 n採取5 容許量,檢驗科技無法檢測出新基因 或蛋白質成分的精製加工食品(油及醬油) ,則不在管制之列。 n澳洲及紐西蘭n強制標示規範n採取1%的容許量我國對於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之管理n國科會 (實驗室)n基因重組實驗守則n農委會 (農作物)n基因轉移植物田間試驗

8、管理規範n基因轉移動物田間試驗管理規範n衛生署 (食物)n基因改造食品查驗登記辦法n基因改造食品安全評估方法n基因改造食品標示辦法n先就基因改造食品之製程訂定一套安全評估方 法,在就已完成基因改造技術之基因改造食品 依直接食用與否而訂定不同之評估項目n行政院衛生署首先針對基因改造之黃豆及玉米 ,公布其自民國九十二年一月一日起應向衛生 署辦理查驗登記 n基因改造食品之標示n強制/自願標示並行n漸進式/三階段施行n依產品加工程度n24年緩衝期nGMO容許量5%安全評估之三期基因改造食品申請查驗登記流程向衛生署提出申請通知業者送樣通知藥檢局檢驗樣品送至藥檢局送請委員會審查向衛生署送交審查報告向衛生署

9、送交檢驗結果通知業者審查結果國內植物種苗法n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五日公布施行n民國八十九年五月十七日與九十一年一月三十日修正n植物種苗法對GMO植物之管理n第3條:基因轉殖植物:指應用基因轉殖技術獲得之植株、 種子及其衍生之後代。n第4-1條:基因轉殖植物非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不得輸入 或輸出。由國外引進或國內培育基因轉殖植物,應向中央主管 機關申請田間試驗並通過後,始得在國內推廣及銷售;其田間 試驗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n第 41-1 條:違反第四條之一第一項或第二項規定而輸入、 輸出、推廣或銷售基因轉殖 植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 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 罰金;其非

10、法輸入、輸 出、推廣或銷售之植物,得沒入銷燬之。基因轉移植物田間試驗管理規範n基因轉移植物試驗田n隔離田間試驗:指實驗室所培育基因轉移之 植物,由本會指定農業試驗機構,於特定的 隔離式基因轉移植物專用試驗田或溫室,進 行隔離栽培之生物安全性評估試驗。n指定田間試驗:完成隔離田間試驗之基因轉 移植物,於本會指定之試驗田或溫室進行品 系評估試驗。n基因轉移植物完成隔離田間試驗,其生物 安全性評估試驗結果,經審議小組審議核 可者,始得申請指定田間試驗;國外引進 之基因轉移植物,若經相關國家公告核准 同意生產銷售且具有証明文件者,經審議 小組審議核可,得逕行申請指定田間試驗 。Part III GMO

11、作物現況作物與生物農藥全球GM0作物栽種面積變遷67.7/1.7=39百萬公頃各國GMO作物栽培面積的變遷 (藍色者為全球統計)百百 萬萬 公公 頃頃各類GMO作物栽培面積的變遷百 萬 公 頃2003全球各類基因改造作物種植種 植面積及其佔該類作物百分比 (單位:百萬公頃)GMO作物基因種類栽培面積的變遷百萬公頃各種特性基因改造作物種植面積 (單位:百萬公頃)台灣GMO現況n台灣基因重組技術的發展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n致力研究基因轉殖作物的單位:中央研究院、亞洲蔬菜中心、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以及台灣大學、 中興大學 成果 基因重組米類產品中央研究院-改良傳統米品種 基因重組水果、蔬菜及園藝類產品中

12、興大學 -抗輪點病毒 (potato ring spot virus) 之木瓜品種 亞洲蔬菜中心-抗黑葉病 (Gray leaf spot diseases) 之蕃茄品 種 基因重組魚類及動物產品 台灣GMO作物現況n台灣常見之進口基因改造作物為大豆及玉米。n據農委會之統計,國內每年進口之玉米及黃豆之數量, 各達五百萬公噸與二百餘萬公噸,作為食用或是飼料等 用途。其中約有三成左右是屬於基因改造產品。n而就作物中所進行的基因改造內容,主要分成兩類基因 改造玉米及大豆:抗蟲害 ( Bt系列 ) 嘉磷塞除草劑 ( Roundup Ready系列 )資料來源: 2003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衛生

13、署受理食品安全審查的申請案件 更新日期92.11.17案號種類品 名轉殖品系申 請 者核准日期備 註01大豆耐嘉磷塞基因改造黃豆40-3-2 (RRS)孟山都遠東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91.07.22有效日期至96.07.22 02玉米抗蟲基因改造玉米MON810孟山都遠東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91.10.15有效日期至96.10.15 03玉米耐嘉磷塞基因改造玉米GA21孟山都遠東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92.07.22有效日期至97.07.2204玉米耐嘉磷塞基因改造玉米NK603孟山都遠東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92.04.11有效日期至97.04.1105玉米抗蟲及耐固殺草基因改造

14、 玉米Bt11台灣先正達股份有限公司核給臨時許可92.3.31通過食品安全書 面審查06玉米抗蟲基因改造玉米Event176台灣先正達股份有限公司核給臨時許可92.3.31通過食品安全書 面審查07玉米耐固殺草基因改造玉米T25拜耳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 司91.08.16有效日期至96.08.1608玉米抗蟲及耐固殺草基因改造 玉米TC1507台灣杜邦股份有限公司92.11.17有效日期至 94.11.1709玉米抗蟲及耐固殺草基因改造 玉米DBT418孟山都遠東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92.10.16有效日期至 94.10.1610玉米耐固殺草基因改造玉米DLL25孟山都遠東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

15、分公司92.10.20有效日期至 94.10.2011玉米抗根蟲基因改造玉米MON863孟山都遠東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92.10.16有效日期至 97. 10.16生物農藥與GMO作物比較比較生物農藥GM作物優點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避免 環境污染 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避免 環境污染 節省生產成本 節省生產成本 促進生產效率 促進生產效率 保持作物最自然的狀態及 安全性除了發展抗蟲、抗藥性外 ,可以針對營養價值改善 ,提高經濟價值 毒性較為緩和較化學農藥 需要較多時間殺死害蟲 抗蟲效用長(代代遺傳)噴灑成本低 缺點作物基改風險亦有但較小 (自然情況下的突變)具

16、有不確定性,具體證據 有待實驗,風險性較大法規面較無困難法規面的突破較困難 可能產生超級物種可能產生超級物種 影響生物多樣性影響生物多樣性公司名稱實收資本簡述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98億對蘇力菌(Bacillus Turingienusis)之量 產技術開發 興農股份有限公司35.73億針對農委會技轉的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及放線菌(Streptomyces saraceticus)微生物進行研發 生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3億發展生物性農藥安力達股份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9000萬研發多角體病毒利用此核心技術,及昆 蟲細胞表現系統,可以大規模量產蛋白 質藥品以及針對不同蟲害發展病毒型生 物農藥 光華農化工廠股份有限 公司2500萬技轉生技中心枯草桿菌技術,並取得農 用生物製劑工廠登記證及台灣第一張生 物性農藥許可證 台灣生研股份有限公司2000萬與中興大學合作研發微生物製劑、枯草 桿菌、放線菌等,建立微生物工廠量產 微生物製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