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位控制器的根轨迹法设计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71016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水位控制器的根轨迹法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锅炉水位控制器的根轨迹法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锅炉水位控制器的根轨迹法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锅炉水位控制器的根轨迹法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锅炉水位控制器的根轨迹法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水位控制器的根轨迹法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水位控制器的根轨迹法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 问题描述问题描述已知一个汽鼓锅炉给水调节系统如教材 P143 页图 4-40 所示,试用控制系统设计导论进行研究。其中已知 KP=3.6, =0.037, T2=15, T1=30, p=0.083, H=0.033,G=0.004, WbG(s)=2.5, WOD(s)=-, 12sTKpsWOG(s)= )1 (1sTs1) 将“1/(GWbG)”模块用 Kc(s+z)/(s+p)取代;2)用根轨迹法设计控制器并分析结果;3)试与 PID 控制器比较,分析两者的优劣;4) 试加入前馈控制器并进行试验。二、二、 理论方法分析理论方法分析由于 s 平面上闭环特征根的位置分布对反馈系统

2、性能的影响很大,所以通过闭环特征根的位置分布,可以调整闭环系统的响应,使之具有预期的性能。当系统性能指标给定的形式是时域形式(如超调量、调整时间、阻尼系数等)时,用根轨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较为方便。系统的动态性能取决于它的闭环极点和零点在 s 平面上的分布。因此,用根轨迹法设计就是选择控制器的零点和极点,来满足提系统要求的性能指标。我们常在 MATLAB 环境下利用根轨迹设计串联超前校正网络。用根轨迹法设计控制器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如下:1)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确定期望的主导复极点并标注在 s 平面上。2)作出纯比例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并检查与主导极点的差距。3)根据纯比例控制系统的性能与所期望系

3、统性能的差别确定控制器的类型和结构。4)根据幅角条件、幅值条件和所要求的性能指标确定控制器的参数(零极点及增益) 。5)绘制加控制后的系统的根轨迹,并校核闭环主导极点是否符合要求。6)若加控制器后的系统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考虑改变控制器的类型、结构或参数,重新设计。三、实验设计与实现三、实验设计与实现被控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WOG(s)=,按实)1 (1sTs )301 (037. 0ssss 230037. 0验书例 2-5-4 中的要求即:ts(=2%)4s,超调量40%作为本次试验的要求。由给出的超调量条件,知闭环系统的阻尼数应该满足,另外,系统3 . 0过渡过程时间与系统阻尼比和无

4、阻尼自然频率的关系,可得n=1。设阻尼系数=0.5,则=2。n可用命令:“num=0.037;den=30 1 0; G=tf(num,den)”;然后键入命令 “rltool(G) ”就进入了 Rltool 设计平台;进入 Rltool 设计平台后,通过下拉菜单“Compensator-Format” ,选择“zero/pole/gain:k(s-z)/(s-p) ”;再通过下拉菜单“File-import” , “进入 import system data”窗口,改变反馈增益“H=0.033” ;然后通过下拉菜单“Compensator-Edit-C”进入控制器设置窗,设置串联控制器的零极

5、点和增益。本题用相位超前控制器,式中,为零极比,设,zszsKsGcc)(4z=1,p=4,在初定补偿零极点后,调节的值。cK根据输入的 z 和 p 的值,可以得到如图 4-1 所示的根轨迹图。图 4-1通过下拉菜单“Analysis-Respense to step command”进入阶跃响应观察窗,可以得到如图 4-2 所示的阶跃响应:图 4-2当调节到时,可以出现比较理想的输出波形,超调量;cK350cK%40左右;基本符合设计最初要求,。,400%)2(sts41350)(sssGc此时得到的根轨迹如图 4-3 所示:图 4-3此时可以观察阶跃响应 y 的输出波形,如图 4-4 所示

6、:图 4-4控制量 u 的输出波形如图 4-5 所示:图 4-5按上述结果搭建 simulink 模型,如图 4-6 所示:图 4-6运行后得到如图 4-7 所示的波形图:图 4-7建立如图 4-8 所示的双重比较输出模型:图 4-8这里输出时间范围取 500s;干扰信号类型采用矩形波,外加的干扰信号1,Pulse Generator 采用延迟 250s 输入干扰,而干扰信号 2,Pulse Generator1 从 0 时刻开始加入,从而确定了不同的干扰从不同时期加入;为了便于观察波形效果,扰动幅值 Pulse Generator 采用幅值 8,而 Pulse Generator1 采用幅值

7、 4;得到如图 4-9 所示的输出波形(scope 的输出):图 4-9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比较,我更倾向于根轨迹法设计控制器。其实两种方法各有优劣,rltool 比 PID 要快,方便,可以直接看到输出波形,更精确;rltool 的控制器采用模型,只需要添加一个零极点和比例放大器即可,实zszsKsGcc)(现简单些。PID 设计思路和方向比 rltool 设计更明确,从 P 带 PD 到 PID,步骤有层次,设计效果理想性好,不会出现控制量较大的现象,因为第一步设计的是 P 控制器,控制住了超调量。而 rltool 设计中会出现阶跃输出波形良好但却需求较大控制量的现象,

8、需要调整,不断试探。事后感:事后感:这个实验不好做,在上课做练习的时候感觉挺简单的,也挺有意思的,但是也许是回来后好几天都没动手做,感觉做的时候很生疏,有点找不到头了。再加上我电脑里的 matlab 出了些问题,有些功能罢工了,弄得我焦头烂额,一份简单的实验报告却是一波三折才得来的。在实验中我还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开始的时候按课本 174 页上的计算方法计算 Kc时,我按下面的步骤做s1,2=n3112jjnGc(s)需要承担的幅角缺额为:77)257(180|30037. 0180)(18031 12 1101jssssG设,取,解方程:pszsKsGcc)(2311js;ozszs77)()(11设: )13(tan)31()(1 1 zzjzs)123(tan)31()(1 1 zzjzs则有:33. 477tan4323 tantan1tantan)tan(2zzz 到这一步的时候出了问题,方程无解,解不出 z 来了,我没检查出问题就放弃了这个,直接取的 z=1,p=4。参考书籍:参考书籍:自动控制原理理论篇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