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70984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浅谈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摘 要:为了适应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和适应铁路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铁道部颁布了铁路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办法 ,全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铁路系统已经推行了将近七年的时间,铁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关键词:铁路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改进办法从上世纪 20 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在美国的通用电器、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使用之后,这一方法很快就成了大型现代工业企业的标准作业管理模式。上世纪 90 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我国逐步确立,从 2000 年 9 月国家经

2、贸委发布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 到 2001 年 4 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至 2002 年4 月,财政部正式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管理模式正式推广应用。2002 年铁道部颁布了铁路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办法 ,2004 年全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为实现铁路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对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进行整合。使生产、经营、管理与企业目标三位一体协调一致,把专业计划整合成实现经营目标的保证体系。这就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把铁路企业的经营目标分解、细化为各部门的业

3、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确保铁路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1 目前铁路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铁路企业都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在全路得到了积极运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全面预算管理在铁路企业的应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1 认识观念落后、认识上有误区导致全面预算执行效果不佳近几年,铁路企业相继由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但人们的观念仍滞留着计划经济的影子,许多的指标就如同以前的计划任务一样。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不是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只是将其作为制度,停留在制定办法、下发文件上,重预算轻管理

4、,存在为预算而预算的现象,使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各项工作仍停留在过去计划管理的水平上。认识上有误区,认为全面预算与其他岗位的人员无关,只不过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对于有些指标不能完成,不去查找完不成的真正原因,而认为是财务部门的预算下达不合理,与实际偏离。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预算管理职责不清 ,管经营的不管生产,管生产的不抓经营,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生产和经营管理不能有机结合。1.2 单位领导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全面预算停留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铁路企业每年年终都要作下一年的预算,季度、月份相应制定各种任务目标,也有一些象“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的管理等等

5、。虽然有各种预算,但是大多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来下达。由于财务部门对生产的全过程不能全面了解,导致下达的预算不够完整、不够全面,适应不了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由于大部分领导不够重视,导致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只停留在数据形式,预算管理没能真正的用于指导生产,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1.3 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不够完整,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发挥不了全面预算的协调作用全面预算将企业的资源、业务、资金、人才、信息进行整合,将各部门进行协调,把资源有效的进行配置。强调的一种合力。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及各个岗位。而我们的铁路企业的预算指标通常能够由上级部门下达预算指标总量,然后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到

6、各个基层站段及各个职能部门,这种全面预算指标的分解模式,容易使其预算指标脱离实际,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上级部门只能以历史指标值和过去的经济基础为依据,确定下一年度的预算指标。没能全面认真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发挥不了全面预算的协调作用。1.4 只重视预算的编制和下达,不重视预算的控制、考核与评价分析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虽然我们预算编制是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执行结果却与预算控制结果相差较远,除去预算与实际客观因素存在差距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的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不利,没有及时查找差距的原因,更没有很好的对执行预算进行考核与评价。准确、合理的预算本身并

7、不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只有认真严格执行预算,只有把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由于预算的执行没有实行全面控制,导致预算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 ,预算指标的考核没能很好的和工资挂钩,考核多数流于形式,平均主义思想严重。1.5 没有效的组织体系对全面预算的实施进行支持实际上全民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中心,统筹安排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方法,围绕企业的收入、控制支出的一切财务和生产指标均是企业管理的内容。可见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全面管理行为,必须是企业最高管理层进行组织和指导,各级部门和组织必须全面参与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系统工程

8、。而我们的铁路企业全面预算多数由财务部门制定和执行,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组织体系支持全面预算的实施,从而不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发挥规划、控制、激励等功效。1.6 预算指标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不强科学性是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编制不科学势必造成与生产实际不符,导致生产经营盲目性和不切合实际性。目前,铁路运输企业的预算编制大多数采用按照上年的实际支出水平确定下一年度的指标。采用这种方法:(1)造成预算编制部门有道理说不清;(2)造成下级单位认为上级单位下达预算鞭打快牛,缺乏科学性。因担心超额过多会给下一年度任务带来更大的压力,能够超额完成当年任务的,却不去完成,报虚假报表。在成本支出方面上,预算执行单

9、位认为成本预算是按上年支出水平下达下一年度预算,今年少支明年会更少。因此不会主动去节约,给多少就全部花光,即使成本真的节约了,由于担心明年会减少,也要想各种办法列支。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缺乏控制成本节约支出的积极性。2 强化改进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办法2.1 更新观念,加强组织,完善管理体系,深刻充分认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其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全面规划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手段,绝不是将过去分项下达的计划简单叠加,而是铁路运输企业由计划经济像市场经济转变,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强化经营管理的制度安排,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部门,需要有完善的组织和管理机构,需要企业上各个部门密切配

10、合。其中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参与至关重要,行政主要负责人为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他部门和人员也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否则,预算管理很难取得预期效果。2.2 科学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1)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对重要指标选择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如弹性预算、零基预算等,对一般指标采用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2)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预算的编制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保安全、保重点、保生产”的原则。2.3 切实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与反馈及时纠正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差异,切实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注重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差异的分析,对重点超支

11、项目进行综合系统分析,查明超预算支出原因的和对不切合实际的预算及时进行调整。2.4 严格考核,强化考评和激励机制为落实各部门、各单位以及个人的预算管理责任,必须严格执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考核力度,通过预算指标的细化分解,使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有保证,奖节罚超,奖惩分明,从而激励预算的执行者能够切实做到增收节支。3 结束语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全年要实现的目标、实现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分解后,就可以清晰地知道必须具备哪些资源才能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实现战略需要开工多少项目,在什么时间开工,如何把握节奏;知道在哪些区域进行项目布局;知道如何合理规划;知道如何合理筹划资金安排,如何进行资金调配;知道完成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进行人员安排与储备。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决定着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尤其是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运输企业产权结构逐渐呈现多元化,产权所有者不仅关注当前的铁路运输成果和社会成果,更关注铁路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不断优化预算体系,合理调整各项运输资源,依法规范管理,尽量规避风险,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