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中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模式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70820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教育中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远程教育中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远程教育中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远程教育中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远程教育中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远程教育中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教育中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模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远程教育中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模式远程教育中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摘要:随着远程教育规模和在终身学习系统建构地位的提升,远程教育教师的培养引起了各方的重视。本文拟通过引入管理界的虚拟团队成果来建设远程教师虚拟团队,并根据生态理论,提出了远程教师虚拟团队建设需要吸纳远程教育系统内外教师参与、聚合力量完成真实任务、增强远程教师虚拟团队的团体意识、提高知识分享程度,形成互助体制。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师虚拟团队;生态化培养模式1998 年教育部启动了对中国教育影响非常巨大的一项工作,即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开放试点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以中央电大学生为例,2009 年,参加

2、开放教育的在册学生数达到了 260 万,并持续增加。远程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显而易见。伴随规模上的扩张,大量教师涌入远程高等教育体系,为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教与学时空分离的特质,造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分散存在,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中的教师尤其突出。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我校” )为例,约 1400 人左右的教师分布在全市 49 所基层电大里面,部分基层电大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个别专业由于地处西部不发达地区、学生数量等因素,只有很少甚至只有个别教师,他们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将参加远程教育的教师通过网络联接在一起,通过网络组建远

3、程教师虚拟团队,建立远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环境,是远程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趋势。一、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虚拟团队1. 虚拟团队虚拟团队是为了满足组织快速协调各地区成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最早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随着通信网络和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虚拟团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虚拟团队的绩效研究在国内外管理界受到许多学者的专业的重视,许多研究成果被各种级别的企业家所利用,产生了良好的绩效。虚拟团队是运用战略性网络与其它经济个体一起来实现增长目标的,每个经济体在创造某一待定产品和劳务中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以网络型的组织团队替代固定的部门和职位。团队是配合完成任

4、务和流程而组成的,团队成员依其专长和任务的需要自主构成,1具有组织边界模糊性,权威核心带动性,承担任务的同时性、组织的灵活性、收益的共享性以及学习的长期性等特征。2. 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虚拟团队远程教育之教学辅导点分离的特性造成了教师的分离,真实的教师团队无法形成,教师之间的共助成长很难完成,知识、经验的共享和科研组织难以在现实的环境中形成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在学校之间、部门之间实现跨边界的相互学习,形成虚拟团队。通过这种优势组合,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电大在发展过程中,已有这种虚拟形式的形成,如“中心教研组” 、 “专业教学团队”等教师成长虚拟团队,但是这种机制在较强的

5、行政权力环境中成长,往往是一个教学研究合作和经验交流的平台,教师与教师之间整而不合,没有明显的合作任务,即使有一些任务,组合的程度比较高,合作的成分比较少,教师很难形成有效的聚合力量,实现资源的合理组合,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限制。二、生态化培养模式是虚拟教师团队发展的必然选择胡塞尔认为,近代欧洲科学的危机在于它将一切有关主体的问题,如意义、价值和理性等问题都排除在自己的研究范围之外,从而丧失了生命意义。2电大远程教师这种基于行政压力的教师组合,显然对远程教育教师主体显现出排斥,首先体现在行政管理体系下对人的忽视。不管是那种行政体系,对绩效的关注显然高于对人的关注,对远程教育质量的关注显然高于对教

6、师成长的关注,而这一些要素,并不能割裂存在,不管是绩效还是远程教育质量,都不能离开教师群体的主体地位。生态取向的教师虚拟团队培养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能仅仅只依靠自己,需要与同类相似主体进行交互,通过在各种真实任务之下,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需要教学共同体的参与。而远程教育中的虚拟团队,正好作为生态化培养环境中的教学共同体。1. 教育生态观为虚拟团队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生态学认为,运用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原理来研究教育的种种现象、成因,以达到教育发展的规律问题,来达到揭示教育发展的方向。3教育生态观的整体和谐性、动态开放性、真实有效性和自主独立性,为人们探索复杂、系统的教育现象,为远程教育教师

7、虚拟团队的发展,提供了生态发展的理论基础,揭示了虚拟团队成长所需要的注重全方位的联系、突出整体的价值和强调动态的发展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学中心组和教学团队等远程教育的虚拟教师团队,实际上是一种泛边际的“虚拟”组织,成员来源于不同的地方,具备生态环境复杂性的要求。2. 远程教育教师虚拟团队成长的现实要求远程虚拟教师团队的教师分布在各个地区,采用的是网络化结构,主要通过现代信息通讯工具进行交流,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合作,这就要求远程教育教师虚拟团队增加流动性和开放性,吸纳各类专业和专业教师参与,进行知识和经验的分享,形成远程教育教师虚拟团队的核心机制,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以中央电大、省级电大的相

8、关专家的核心权威,并赋予其管理权,形成以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的关键成员(团队负责人、课程责任教师和核心技术人员)和一般成员(辅导教师、教学点班主任、专兼职面授课教师、基层教学教务管理成员) ,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和发展。3.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虚拟团队的成长提供了现实话题教师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如何提高虚拟团队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更是促进远程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应用型学员的培养远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迫切话题。远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立项,职称晋升必须有相应教改论文等形式,形成了教学改革的好快发展的局面。但是,由于远程教育在教育体系的游

9、离状态,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较少,学校层面的改革较多地出现在考核方式和学生评价上,对课程、教材、教法等教学改革重心较少关注,教学改革中提倡的合作、探究学习、基于真实任务的实践课程,需要通过远程教师虚拟团队传输生态化理念,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激情,建设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和教师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对远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来讲,对应试教育的摒弃和对真实理解课程的设置,对理解型资源的建设,4是构建生态化的远程高等教育教师虚拟团队生成和发展的支持。三、生态化培养模式:远程教师虚拟团队发展的有效策略远程教师虚拟团队的生态化培养,主要是在将团队建设置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吸纳远程教育系统内外教师参与资源和

10、远程特色的课程建设,并聚合力量于完成真实任务中,增强团体意识,提高知识分享程度,形成互助体制,提升远程教师整体绩效。1. 吸纳远程教育系统内外教师参与和谐生态一项重要特征就是物质能量的流动。远程教师的虚拟团队也需要适量的教师流动,吸纳一批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师加入,对部分年纪老去或者其它原因不适合团队发展的教师有合适的退出机制。现代存在我们身边的远程教师虚拟团队,不管是教学中心组还是专业教学团队,虽然有所谓的退出机制,比如教学中心组规定连续不参加活动的教师退出,但是由于团队开展活动次数较少,主要的交流集中在网上,这种机制类似于无,而真正参与面向真实任务的网络交流却很少,特别是关于教学内在经验上的

11、交流和反思。相对来说,关于如何对学生评价以及相关考试问题交流则较多一些。2. 聚合力量完成真实任务生态系统的发展,需要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完成能量的不断更新,保持生态的活力。远程教师虚拟团队的成效,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完成团队建设赋予的各种任务。而虚拟团队最为着重的是教师自身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在团队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教师认为在团队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别人不会关注,自己也不会主动表现,那么他对团队的认同度就会严重降低,不关心团队的发展,不参与团队的活动,不承担团队的义务,这对远程教师虚拟团队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如果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在团队中累积成功的经验,在团队的发展中获得个人的发展,在团

12、队的胜利体验中获取胜利体验,会促进教师对团队建设的热情。所以,积聚力量完成真实任务是远程教育虚拟团队建设中一项必须有的手段。通过真实任务的锤炼,让教师通过网络或者真实环境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团队生活的乐趣,获得共享的知识和技能。当然,虚拟团队的主持,需要合理地安排任务,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实际水平和爱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真实任务进行恰如其分的分解,然后进行分配。虚拟团队的主持人或者话语权威,还需要不停地对参与任务的个人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3. 增强远程教师虚拟团队的团队意识生态理论认为,各个生态要素都是生态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生态体系要健康发展,需要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13、和整体的进化和发展。以远程教育教师为班底建立的虚拟团队最大的缺陷是团队意识的缺乏。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教师虚拟团队对教师的约束力量显得尤为缺乏,教师作为团队人的团队意识亟待加强。远程教育虚拟团队来源于分散的各个基层电大,由于没有财务和人事权力,管理单位实际上只能通过对团队进行团队意识的培养和个人的责任心来完成团队建设的任务。在远程教育中,不管是课程资源还是媒体资源,都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能够完成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高效配合,有效的互动,在合作中形成远程教育虚拟团队的核心竞争力。要增强远程教师虚拟团队的团队意识,首先团队的话语权威和主持人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组织虚拟团队的网上任务,适时组织群体活动

14、,让参与者体会团队的氛围,增加归属感;其次,要创造有意义的任务,组织队员进行沟通合作,形成队员的团队责任意识。再次,要促进虚拟团队信念的形成。队员认可的团队信念有助于团队意识的产生,促进队员能自发参与虚拟团队活动,进而为团队发展提供活力。4. 提高知识分享程度,形成互助体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 2000 年公布了学习社会中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earning society)报告书,在书中,教育被明确指出作为一种知识产业(knowledge business):“教育是引导学习、传递、流通和开发知识,并运用知识开创价值的过程,这是一种

15、最为典型的知识产业。 ”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需要各种组成部分形成能量的交换,完成自身的功能,这和远程教师虚拟团队有天然的联系。众多研究发现,知识分享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知识分享是一个交流沟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双方相互学习与帮助,将有效引发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的反思与改进。5远程教师在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生态的形成,有极其适合其分享土壤的产生,就是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意识,反而需要通过分享来实现自我提升,这和普通教育教师团队的知识分享机制天生“营养不足”有较大的区别。但远程教育教师虚拟团队由于教师工作地域的分散,他们之间的熟悉度不如一般团队,而且由于他们之间的共同目标不明确,共

16、享机制没有形成,如何提升远程教师虚拟团队的知识分享程度,形成互助体制,首先要拥有分享意识。如前述,在远程教育的教育实践中,个人很难完成教学成果质的提升,任何有意义的成果,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个人在团队中要有在享受丰硕成果带来的极大喜悦的同时,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和知识水平极大的提升。分享能带来收获,这是分享意识形成的心理学基础,同时也是分享意识得到发展和巩固的前提。其次要形成分享文化。虚拟团队之间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思,教育技术分享,在各种合作文化的实践中形成一种分享的文化氛围,促进参与虚拟团队动机形成。远程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广泛的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的交往活动,是集合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对这种动态生成的实践能否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教育技术的分享,是提升虚拟团队参与的文化信仰、形成健康的文化生态的关键。再次要尊重分享成果。教师是一个忠于教育信仰的团队,对成果的认同,可能比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