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9401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简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简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简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众所周知,朱光潜是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他是一个特别严谨的学者,当他认识到以往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研究美学 “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 ”,就开始用更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研究,使自己的美学思想向真理趋进;他反对老化、僵化,提倡不断进取。最近两天把朱先生的 文艺心理学 大致看了一遍,很受启发,他书中的观点我很喜欢,因为我自身就喜欢在自然中发现美,在生活中挽留美,我是活在我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我的是感性的,而朱先生的把美上升到一种理性的角度,研究文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后生不断学习的,因为只有把一切理性化、系统化、理论化,一切才能持久,才能

2、够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朱先生认为人生是有机体,科学的伦理的和美感的种种活动在理论上虽可分辨,在事实上却不可分割开来,使彼此互相绝缘。因此根本反对克罗齐派形式美学所根据的机械观,和所用的抽象的分析法。一切事物都有研究价值,在文艺方面,对其作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文学、艺术、心理学和哲学的人们若果忽视美学,那是一个很大的欠缺。在朱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一书中,朱先生对美感经验的分析(形象的直觉、心理的距离、物我同一、美感与生理)有了很详细的介绍与探讨,并且谈及了关于美感经验的几种误解。同时,朱先生在书中还介绍了美感与联想、文艺与道德、自然美与自然丑、什么叫做美、克罗齐派美学的批评

3、、艺术的起源与游戏、艺术的创造、刚性美与柔性美、悲剧的喜感、笑与喜剧。通读这本书后,对美学,对文艺心理学有了初步的了解,首先我们接触到了美感经验这个概念,美感经验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我们在生活中接触不同的场景,接触不同的境界,或得诸自然,或来自艺术,种类千差万别,都是美感经验。美学的最大任务就在分析这种美感经验。“美感的经验”就是直觉的经验,直觉的对象是“形象”,所以“美感经验”可以说是“形象的直觉”美感经验是一种极端的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全部精神都2聚会在一个对象上面,所以该意象就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学上还有距离之说,不但在欣赏方面有这种“

4、距离的矛盾”,在创造方面也是如此。从一方面说,作者如果把自己的最切身的情感描写出来,他的作品就不至于空疏不近情理。但从另一方面说,他一定要把它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种意象,他自己对于这情感一定要变成一个站在客位的观赏者,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在自己和这情感之中辟出一个“距离”来。懂得“距离”的道理,文艺上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关于物我同一,在凝神观照时,我们心中除开所观照的对象,别无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美感与生理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美感与联想,承认美感经验为形象的直觉,我们还可以解决另一个纠纷的问题,就是美感与联想是一种最普遍的作用,通常分为两种:一是类似联

5、想,二是,接近联想。在美感经验之前的联想也不可以一概论,有些可以帮助美感,有些可以扰乱美感。在持文艺独立自主者看,文艺与道德绝无关系;在道德家看,文艺的价值必以其所含道德的教训为准。这两派人都不觉得文艺与道德的关系能够成为问题。但是不喜拘执成见而好平心静气地寻求真理的人们一定觉得这真是一个最难的问题。在他们的长期寻求中,他们一定有时倾向文艺自主说,有时倾向文艺含道德教训说,有时觉得两说各有利弊,苦与彷徨无所依归。文中,作者把这个问题作了一个简单的历史的回溯。看清各家的争点所在。其实就某种观点看,文艺与道德密切相关,是不成问题的;就另一种观点看,文艺与道德应该分开,也是不成问题的。自然美与自然丑

6、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错误。其实“自然美”和“自然丑”与“艺术美”和“艺术丑”应该分开来说。这种看法虽然与常识相冲突,但是要真正了解美的本质,我们必须把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分清。如果“美”的性质不易明白,“丑”的定义更难下得精确。“美”字的相反字是“不美”,“不美”却不一定就是“丑”。许多事物不能引起我们的好恶,我们对于它们只是漠不关心,它们对于我们也只是不美不丑。所以在美学中,“丑”不完全是消极的,应该有一种积极的意义。3克罗齐的全部美学都是从“艺术及直觉”这个定义推演出来的,直觉是最单纯的,是在知觉和概念之前的知的活动。它的对象只是单纯的未经肯否的意象。如果我们对于这种单纯意象加以肯否,如

7、果判断它是某某,直觉便进化为知觉,意象便进化为知识了。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我们有很多学科都提及这一点,但我们只需先明白的就是艺术起源甚早,它并不是文化发达以后的产品。我们经常把自己在生活中的灵感转化为艺术上的灵感,因为灵感本身就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我们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什么影响,但是一遇挥弦走笔,它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动作。在作品表面上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会浅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些意象的蕴蓄就是灵感的培养。媒介知识的储蓄,传达技巧的学习,以及作品的锻炼是天才借助于人力者最重要的功夫。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三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基础。没有做到三层功夫,和只做到这三层功夫就截止,都不足以言文艺的创造。艺术家一方面要有匠人的手腕,一方面又要有诗人的心灵,二者缺一,都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最喜欢朱先生的“刚性美是动的,柔性美是静的。动如醉,静如梦”。还有那悲惨的情景和自然丑都只是生糙的材料,须经艺术加以陶铸,给以新生命,然后才能引起真正的美感。因此,悲剧的喜感和一切美感一样,都是起于形象的直觉。朱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不仅是学术上的极好的工具书,我们还可以从中学习辩证的看待问题,升华得看待问题,也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生活是美的,艺术是美的,文学是美的,在美中成长,在美中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