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员(材料)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69261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员(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试验员(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试验员(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试验员(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试验员(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验员(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员(材料)(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公公路路工工程程试试验验员员检检测测培培训训题题(材材料料试试验验部部分分)一、选择题(单选题 易)1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对强度的检验是在()阶段进行 。A 基准配合比B初步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 工地配合比2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具有95的保证率的 ()天立方体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来确定的 。A3、7、28B3、28C28D7、283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是() 。A车辙试验B 薄膜烘箱试验C加热质量损失试验D 残留稳定度试验4对砂石材料试验检测结果不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 。A砂石材料现场取样方法B取样时间C取样数量D试验材料用量5安定性试验的沸煮法主要是检验水泥中是

2、否含有过量的() 。ANa2OB SO32C游离 MgOD游离 CaO6通过采集集料表干质量计算得到的密度是 () 。A表观密度B毛体积密度C真密度D堆积密度7调整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应在 ()阶段进行 。A初步配合比B 基准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 工地配合比8颠簸沥青与矿料之间结合程度的大小、抵御水破坏的性能是( ) 。A粘附性B粘滞性C稠度D耐久性9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表示材料的 ( ) 。A承载能力B高温稳定性C抗变形能力D水稳性10沥青经过老化之后,沥青的 ( ) 。A 针入度增大B 延度增加C软化点升高D 三大指标变化视情况而定11为保证路面抗滑性要求,要求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具有更

3、好的( )性能。A洛杉矶磨耗3B抗磨光C 抗磨耗D抗冲击12采用沸煮法视针对水泥中的 ()成分,检测水泥的安定性是否合格 。A游离 CaOB游离 MgOCSO3DA、B、C13沥青粘稠性较高,说明沥青的 () 。A标号较低B高温时易软化C针入度较大D更适应我国的北方地区1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表征沥青混合料的( ) 。A 水稳性B 耐久性C 高温稳定性D 低温稳定性15在 15采用比重瓶测得的沥青密度是沥青的 ( ) 。A表观密度B实际密度C 相对密度D毛体积密度16根据砂的累计筛余将混凝土用砂划分为三个区,其中分区的关键尺寸是( ) A2.36mmB1.18C0.60D0.3017坍落度试

4、验过程中 ,用来判断混凝土粘聚性的操作方法是 ( ) 。4A坍落度的大小B 金属棒侧向敲击C插捣时的难易程度D镘刀在拌和物表面的抹平过程18沥青延度试验过程中 ,有时要在水槽中加入食盐或酒精 ,其直接的目的是为了 ( ) 。A调整沥青的密度B调整水的密度C保证试验的正确性D改善试验环境条件19粗集料的压碎试验结果较小 ,说明该粗集料有 ( ) 。A较好的耐磨性B较差的耐磨性C较好的承载能力D较差的承载能力20沥青的粘稠性越大 ,说明该沥青 ( ) 。A针入度越大B标号越高C更适应环境温度较高的要求D更适应环境温度较低的要求21沥青的粘稠性越大 ,说明该沥青( ) 。A针入度越大B标号越高C更适

5、应环境温度较高的要求D更适应环境温度较低的要求22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用砂正确的称谓是 () 。A标准砂B ISO 标准砂C中国 ISO 标准砂5D级配标准砂23水泥胶砂强度试件 ,脱模后在 ( )养护条件 。A201的水中B温度 201,相对湿度 90%C202的水中D温度 201,相对湿度 95%24单级配粗集料适合配制 ( )的混凝土A任何流动性B流动性C大流动性D干硬性25软化点试验 ,升温速度过慢 ,软化点测值 ( )A偏大B偏小C因沥青而异D无影响26拌和沥青混合料时 ,一般矿料本身的温度应 ( )A高于拌和温度B低于拌和温度C 与拌和温度D视混合料类型定27用雷式夹法测水泥的安定性

6、,若煮前两针尖间距离为 A,煮后两针尖距离为 C,当 C-A 为( )时水泥不安定A5mmB5mmC5mmD5mm28下列各项水泥指标 ,当( )不满足技术标准要求时 ,可判定水泥为废品A细度6B强度C终凝时间D粗凝时间29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粗集料 ,采用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相比较其最明显的缺点是( )A单位用水量大B拌和物流动性差C拌和物易离析D单位水泥用量大30软化点试验 ,升温速度过快 ( )A偏大B偏小C因沥青而异D无变化31用坍落度法测定混凝土的和易性 ,坍落度值的大小只反映拌和物的 ( )A粘聚性B饱水性C流动性D可塑性32粗集料密度试验中测定水温的原因是 ( )A修正不同温度下石料热

7、胀冷缩的影响B修正不同温度下水密度变化产生的影响C不同水温下密度的计算公式不同D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试验相对简单33下列石料中与沥青粘附性最好的可能为 ( )A石灰岩B花岗岩C石英岩D玄武岩734下列指标中 ,不属于沥青 “三大指标 ”的是( )A软化点B延度C针入度D脆性35下列那项不属于消石灰粉的技术指标 ( )ACaO 和 MgO 含量B体积安定性C细度D烧失量36道路用混凝土的设计指标为 ( )A抗压强度B抗弯拉强度C抗剪强度D收缩率37现行安定性试验检测方法测出的对水泥安定性引起不良现象的成分是( )A游离氧化钙B游离氧化镁C氧化硫D碱性物质38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保

8、证率( )天立方体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来确定的A3、7、28B3、28C28D7、2839石料的磨耗性大小以 ( )来表征A压碎值B磨光值8C磨耗值D冲击值40石料的真实密度可用式 t=ms/Vs 计算,式中 Vs 为( )A矿质实体 体积B集料体积C粗集料毛体积D堆积体积41水泥的物理性质技术要求包括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 )等A烧失量B强度C碱含量D三氧化硫含量42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 ,需要对初步配合比进行必要的修正和验 证。这些修正或验证内容包括 :以坍落度为内容的和易性修正 ;密度修正 ;砂率修正 ;现场砂石含水率修正 ;强度验证 .则根据配合比设计步骤 ,正确的修正顺序是 (

9、 )ABCD4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对工作性的调整是在 ( )阶段进行A基准配合比B初步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工地配合比44随着普通混凝土砂率的增大 ,混凝土的坍落度将 ( )A增大B减小C先增后减D保持不变945石油沥青老化后 ,其延度将会 ( )A可大可小B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46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 ( )A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耐久性D抗滑性47采用间断级配与连续级配的集料相比 ,其配制的混凝土最大优点是 ( )A施工方便B拌和物和易性好C更为密实D水泥用量相对小48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实际单位用水量最终是在 ( )阶段确定的A基准配合比B初步配合比C试

10、验室配合比D工地配合比49规范规定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是以 ( )方式来测定的A小简支梁模型B三分点单点加载C三分点双点加载D纯拉50下列能用于评价沥青路面抗滑性的指标是 ( )A构造深度B粗糙度C棱角性10D急刹车时的滑行距离51测定沥青老化性能时 ,薄膜加热试验与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 )A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 ,不可相互代替B原理相同 ,可以相互代替C是从不同角度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 ,但不可相互代替D仅仅残留物测试项目可相互代替52规范规定 ,石料的抗冻性可用 ( )测定A沸煮法B真空法C快冻法D硫酸钠侵蚀法53试饼法检验水泥的安定性时 ,试饼成型后 ( )煮沸箱中沸煮 .A立即

11、B养护箱中养护 12h 后C养护箱中养护 24h 后D养护箱中养护 3d54如果已知某沥青等级为 90,则在针入度试验中三次平行试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间的允许偏差为 (0.1)( )A4B3C2D655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是一种评价沥青 ( )的指标A感温性B耐久性C粘滞性D塑性56不是评价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试验方法是 ( )A车辙试验11B薄膜烘箱试验C冻融劈裂试验D残留稳定度试验57决定砂石筛分试验每次试样用量的因素是 ( )A砂石材料的化学组成B砂石材料的公称粒径C砂石材料的含水率D筛分结果精度要求58除道路水泥之外 ,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最适宜的水泥品种是 ( )A矿渣水泥B火山灰水泥C普通硅

12、酸盐水泥D粉煤灰水泥59马歇尔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合料 ( )的一项指标A感温性B耐久性C水稳性D高温稳定性60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大小将会影响到( )A混凝土的耐久性B集料与水泥的粘结效果C混凝土的力学性能D集料的级配61水泥胶砂试验过程中 ,要求成型好的试件在 ( )进行养护A室温条件下B规定的温度条件下C规定温度的水中D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62配制水泥混凝土首选的砂是 ( )12A比表面积大且密实度高B比表面积小且密实度低C比表面积大但密实度高D比表面积小但密实度高二、选择题(单选题 难)1某地区夏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且年降雨量较少,则该地区气候分区可能是( )A341B323C4

13、22D1242一组三根标准水泥混凝土抗折试块进行抗折试验,其极限破坏荷载分别为37.5kN、37.5kN、43.3 kN,则最后的试验结果是 ( )A试验作废B500MPaC488 MPaD517 MPa3与沥青粘滞性无关的指标是 ( )A动力粘度B软化点C针入度D粘附性4含水率为 5%的砂 220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为 ( )gA209B20952C210D210955沥青粘滞性越大,其相应的 ( )A针入度越大13B高温稳定性越差C抗车辙能力越弱D稠度越高6 下列有关水泥细度检测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比表面积的大小能够反映水泥某一粒径的粗细变化B筛析法以水泥通过标准筛的质量百分数表示

14、水泥细度C比表面积的大小随水泥的颗粒粗细变化而变化D筛析法是代表方法,比表面积法是标准方法7表示各筛孔上砂石材料相对数量的参数是 ( )A各筛上的存留量B通过量C累计筛余D分计筛余8硫酸盐类水泥不适宜用作 ( )A道路混凝土B大体积混凝土C早强混凝土D耐久性好的混凝土9混凝土的流动性无法通过 ( )方法得以提高。A 改变水泥的等级B强化搅拌程度C 降低砂石材料的比表面积D减小砂率10在( )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标号。A 环境气候温度偏高B有渠化交通现象C 用于多层路面的下面层D公称粒径偏细11较小的水泥混凝土坍落度适用于 ( )情况14A 断面尺寸较小B配筋较密C 难以捣实D

15、铺筑路面12细度模数的大小表示砂颗粒的粗细程度,时采用筛分中得到的( )计算得出的A 各筛上的筛余量B各筛的分计筛余C 累计筛余D通过量13水泥中加入石膏的目的是为了 ( )A 加快水泥水化速度B调整水泥凝结时间C 提高水泥品质D降低水泥生产成本14使水泥混凝土强度偏低的因素是 ( )A 较高的养护温度B较长的养护时间C 较高的养护湿度D较慢的压力加载速度15能够降低沥青混合料流值的因素是 ( )A 加大矿料的最大粒径B加大矿料的最大粒径C 降低沥青标号D提高集料的棱角1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采用的水泥密度是 ( )A 真密度B 表观密度C毛体积密度D堆积密度1517当气候分区是 331 时,说明该地区对沥青混合料有较高的 ( )要求A 高温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