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子商务概述义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569232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47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电子商务概述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际电子商务概述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际电子商务概述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际电子商务概述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际电子商务概述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电子商务概述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电子商务概述义(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国际电子商务概述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和应用,商品流通信息化作为带动流通领域技术进步的主流,引发了规模宏大的流通革命。从世界范围看,经济贸易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大市场、大流通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这场革命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的夹克,流通国际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流通的现代化和流通的国际化紧密联系、互动发展。 当前,国际贸易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是贸易模式从传统贸易向网络贸易转化,国际电子商务由此诞生。 1.1 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一)绝对成本理论 1.定义

2、 亚当斯密(1723-1790) (Adam Smith) :英国 18 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生平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代,是英国第一个著名经济学家,也是西方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作,他是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 亚当斯密在其绝对成本理论里指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他认为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3、,其结果比什么都生产更为有利。 2.绝对成本的论证过程 (1)交换是人类天然的倾向 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 (2)交换产生分工 分工产生的原因是人类要求互相交换。由于人们能够从交换中获得利益,便乐于进行交换。但是,要进行交换,就要生产能交换的物品,每个人都各自生产一种物品,这就产生了分工。分工还能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3)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每个人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集中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然后相互交换。其结果是, 他们都会从这种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比自己生产一切物品多得多的利益。 (4)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 自然优势和

4、获得性优势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 在对外贸易中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就会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 而各国生产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极大地增进社会财富。 理论的缺陷性: 只说明了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所以它只说明了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如果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则两国之间就不可能发生贸易。但客观上它们之间存在贸易,这一理论无法作出解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间,由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各部门的劳动生产

5、率均显著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导,前者就只好闭关自守,避开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 这种情况与以后的生产力布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实况不一致。 (二)比较成本理论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由两点构成: 第一, 主张自由贸易。 英国依靠自由贸易进口的小麦, 可阻止粮食价格上升,进而阻止工资上涨,也可防止资本利润率下降。以此得以促进工业资本的积累;自由贸易有可能在国际间合理地分配劳动和资本,借以增进整个世界的利益。 第二,提出比较成本理

6、论。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是处于绝对劣势的也能找到劣势中的优势。这对于绝对成本理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是继斯密之后另一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他提出了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 李嘉图认为,按照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或者说在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 相对于对方国家的同种商品来说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国际贸易就不可能产生,这与现实相矛盾。 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如两种产品生产率都处于劣势的国家,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而

7、两种产品生产率都处于优势的国家,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 其核心原则“两优取重,两劣取轻”原则。 二、国际电子商务的定义 国际电子商务指的是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运作的各种手段从事的国际贸易活动,它反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国际贸易模式的创新、推广手段的变革、贸易流程的变化等。在实施国际电子商务过程中,企业也会发现国际电子商务环境与国内存在很大不同,各国的宗教、信仰、法律、文化等都存在巨大差异。在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如果不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来,将会使企业面临非常被动的局面。 三、国际电子商务的特征 国际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 网络空间相对于物理空间

8、来说是一个新空间,是一个由网址和密码组成的虚拟但客观存在的世界。网络空间独特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电子商务, 使其不同于传统的交易方式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1. 贸易时空发生变化。 (见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实务教程p4) 传统的国际贸易, 对贸易双方来说, 产品的营销、 谈判、 订货、 销售、 分发、支付等贸易流程的商务活动,往往分布被分割在不同的场所和不同的时段进行,而网络国际贸易则把这些贸易活动集中在网上进行, 即进行网上营销、 网上谈判、网上订货、网上销售、网上分发、网上支付等组成的网上国际贸易商务,这样使得传统国际贸易发生了实物运行与网络商务运行相结合的网上国际贸易的新变化

9、。网络贸易迅速、快捷、费用低、信息量大。在网上,人们可以看到实物照片和录像资料,企业能够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买卖双方可以在网上展开询价、谈判等商务活动。这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处理业务文件的技术,可大大提高商贸文件的传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贸易主客体发生变化 国际贸易的主体是买方和卖方,买卖双方寻找信息、获得信息及根据信息进行决策的流程和方式由于因特网的介入都发生了变化。 网络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以跨越中间商直接沟通; 而中间商也必须在新的网络市场中重新找准自己的位子。网络公司作为专门提供国际贸易的卖方和买方,可以从信息上操纵、联合更多的

10、买方和卖方,使买卖双方对其产生一定的信息依赖。 国际贸易的客体是商品, 传统贸易中的商品由消费品、 工业品和服务等构成;作为网络贸易的客体,除了上述外还包括网络信息贸易,这其中重要的构成就是电子交换。在网络环境下,服务贸易也与传统的服务贸易有很大差别,如服务与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有一定分离, 而传统的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是高度一致的。 总之, 国际贸易主客体的变化也促使其成为一种独立的新的贸易形式。 3. 贸易主体直接面对全球市场 传统市场由于受到国界的限制,按地域他被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这个界限很分明,国际性的产品或商务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因特网打破了这种界限,网络贸

11、易的市场范围与传统市场不同,它是全球的,无论哪个国家, 从任何地方、 采用何种联接方式都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 即进入全球市场。企业传统的发展轨迹一般是:先从国内市场做起、先立足于国内市场,之后再开拓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经济活动的跨国界扩展和延续,而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上国际贸易使企业一开始就直接面对全球市场。 4. 经营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在网络环境下,对贸易主体来说,信息较之于传统贸易环境充分。因此,资源和生产要素能够达到跨国界的最优配置, 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充分有效的发挥。因特网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使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项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位一体

12、” ,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战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商贸服务。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得以实现,网络使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原来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发生变化,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较低,这样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变化。 与一般电子商务相比,国际电子商务的特殊性表现在: (国际电子商务实务精讲p13) 1. 国际电子商务流程比一般电子商务流程更复杂、涉及的环节更多。 国际货物贸易除了

13、交易双方外,还涉及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所以国际电子商务的展开更多地涉及与政府相关的涉外行政机构的接触,这是国际电子商务区别于一般电子商务的明显特征。另外,对外贸易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与之对应的国际电子商务也相应要复杂一些。 2. 开展国际电子商务过程中的障碍更多,以技术和文化差异较为显著。 各国使用的电子商务相关技术标准并不完全相同, 不同国家的软件和硬件之间差异较大,兼容性也不一样,并且难以协调,所以很容易导致冲突。国际电子商务中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语言,另一个是使用习惯。语言不同会导致沟通上的困难,无法进行交互,更谈不上方便快捷。使用习惯不同主要

14、体现在对电子商务流程的认识和网站设计思想上, 不同国家对电子商务流程设计不尽相同, 在网站设计时对相关元素 (比如网站布局、 字体、 文字大小、 网站颜色等)的运用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在国际电子商务中都应该充分认识到。 3. 国际电子商务比国内电子商务更易遇到政策和法律上冲突的问题。 比如,不同国家的政策法律对电子商务税收的问题、电子商务交易的有效性问题、对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问题、交易平台法律责任的问题、垃圾邮件以及网络广告的法律问题、链接和软件的专利性问题等都有不同的认识,所以当争议产生后解决难度较大。尤其对国际电子商务经营者,更应重视法律管辖冲突、电子合同以及电子提单等法律问题, 四、国际

15、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 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运行环境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虚拟市场的形成,超越了以往地理界限的制约,使商品与服务等有关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准确的流动,表现出公开、完整和实时等特性,减少了进出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避免或减少市场信息不完全引起的扭曲,同等质量的商品或质量相似的商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保证了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但是电子商务运用于国际贸易,交易者、交易方式、交易意向和交易标的表达都虚拟化。交易者的知觉线索被部分剥夺,交易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加上网上黑客侵扰及经济犯罪的威胁存在,商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支付方式

16、的信用风险、质量风险和技术风险都大大增加。 2. 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3. 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成本结构发生变化 4. 电子商务创造新的国际贸易营销方式 5. 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的竞争方式发生变化 6. 电子商务使国际消费趋势发生了重大变革 五、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瓶颈 1 1、通关仍是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大壁垒通关仍是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大壁垒 尽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畅通无阻,然而货物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国界的限制,这也是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壁垒-海关通过。进出口货物需要通关,这是一个国家框架下的行为准则,是跨境电子商务不可逾越的关卡。即便是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也有可能因为进出口货物超过海关规定数量, 而被要求进行申报。 其间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及费用的支出常常成为消费者和网上卖家严重的经济负担,此外,因申报不合格而使商品滞留在海关而使消费者无法收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海关总署 2010 年发布的规定表明:个人邮寄进境物品,进口税税额在人民币50 元(含 50 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超出规定限值的,应办理退运手续或者按照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