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_简介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569085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8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_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_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_简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76 Shanghai J Acu-mox, Oct 2011, Vol 30, No 10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时间及测量方法 两组均观察 24 h,出血测量采用容积法和称质量方法。 3.2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比较 温针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7.86%,缩宫素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1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表明温针合谷、 三阴交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详见表 1。 表 1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比较 (n) 组别 n 产后出血 产后出

2、血发生率/%温针组 140 11 7.861) 缩宫素组 140 23 16.43 注:与缩宫素组比较1)P0.05 3.3.2 两组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两组产后 2 h 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温针组产后 2 h 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详见表 2。 表 2 两组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xs,mL) 组别 n 产后 2 h 出血量 产后 24 h 出血量 温针组 140 254.7443.981) 532.7837.79 缩宫素组 140 438.2939.62 763.7251.26 注:与缩宫素组比较1)P0.05 4 讨论 最新的研究报道显示,在欧美发达国家产后出血

3、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 2 位,占 21.3%,仅次于妊高征(28%)l,而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国内报道产后出血发生率在 5.12%10%2-4。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孕周、分娩方式、第三产程时间、多胎妊娠以及是否存在妊娠合并症有关,而与产妇年龄、 分娩次数、 胎儿体重并无显著关系5。近年来学者们采用针灸预防产后出血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从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合谷、三阴交两穴对子宫收缩力的影响显著,辨证施治更是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三阴交乃三阴经之交会穴,有调理肝脾肾的功能;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合谷与三阴交相配能补气调血,无论虚实皆可助胞宫收缩之力。血海具有止血作用,是治疗崩漏的要穴;太冲为足

4、厥阴肝经的输、原穴,具有疏理肝气,行瘀止痛作用6;此两穴与合谷、三阴交配伍可奏清热利湿,理气行瘀之效。 合谷、 三阴交与任脉气海配伍,局部与远端相结合,具有调理冲任,制约经血妄行的作用。足三里调补中气使固摄有权6,与合谷、三阴交相配,可达补益气血,固摄经血的作用。 合谷三阴交温针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且温针又是安全有效的自然疗法,故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龚,陈丽萍,韩会娟.不同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的临床探讨J.临床医学, 2000,20(7):34-35. 2 黄洁敏,骆一凡.产后出血的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 (6):378-380. 3 夏薇,康佳丽.产后出血

5、742 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 (2):138-139. 4 何幼平.179 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0,22(3): 82. 5 孙江川,张瑛,常淑芳,等.74 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86-88. 6 LIANG Yue, WANG Lei, XIAO Chuan, et al. Influence of Electroa- cupuncture at Acupoints Zusanli (ST 36)and Taichong (LR 3)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on Rats

6、 Swimming Enduranc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6,4(5):261-263. 收稿日期 2011-03-23 书 讯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简介 由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吴焕淦教授等主编的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 一书,最近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基础篇,包括中医对肠腑病证(溃疡性结肠炎)的形成、发展及肠腑生理病理等相关方面的认识,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在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中、西医从不同角度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与发病机制等方面的论述,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和中医学中各种类似病证的认识加以论述。 中篇为诊断、 治疗篇,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与分型分期、中医辨证和疗效标准、中西医的各种治疗方法,以及预防、预后、中医调护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对特殊类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和并发症等作详细介绍。下篇为研究进展篇,此篇阐述了中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认识的异同点,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重点对中医药包括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现状及其免疫调节机制,以及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予以全面介绍。 本书售价 58 元,邮寄挂号 5 元,欲购者请汇款至本刊编辑部。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 650 号上海针灸杂志编辑部,邮编:200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