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89672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一,眩晕的辩证施护一,眩晕的辩证施护 1,肝阳上亢的症候肝阳上亢的症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 性情急躁易怒,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数。 1, 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低盐。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如芹菜、萝卜、海带、 花菜及海参、紫菜等。并可多吃些水果作为辅助食品。忌食辛辣、动物内 脏及动风滞气之品如葱、蒜、洋葱、辣椒、猪肚、猪头肉、公鸡、虾蟹等。 食疗方:菊花粥、芹菜凉拌海带。 。 2, 注意观察患者眩晕、头痛、情绪、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3, 配合针刺风池、太冲、合谷、肝俞等穴,予以重刺激、泻法;头昏胀痛

2、者, 可予以冷毛巾外敷额头,或每晚用温泡足 30-60 分钟,以助安睡。 4, 中医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汤药宜早晨空腹时 稍凉服。 5, 康复指导:高血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脚低位。保持大便通畅,便 秘者忌解大便时用力过度,以防中风。2,痰浊中阻的症候痰浊中阻的症候:眩晕耳鸣,头昏如裹 ,甚至视物旋转欲倒,胸脘痞闷, 哎恶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1, 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之品。可食薏苡仁、赤小豆、山楂、黄瓜、西红 柿等燥湿化痰之品;素体肥胖者应适当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 饱,急性发作期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给予素半流饮食;还可 配合食疗

3、,常食荷叶粥、薏苡仁冬瓜粥等,可用陈皮泡水代茶饮。 2, 注意观察患者眩晕、头痛、情绪、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3, 配合针刺内关、丰隆、解溪、中脘等穴位,给予强刺激,用泻法。 4, 中医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汤药宜热服, 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服药前口含生姜片,或服少许姜汁。 5, 康复指导:呕吐严重者应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病室清洁。3,气血亏虚的症候,气血亏虚的症候: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倦怠懒 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1, 加强食补,宜选择补益气血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大枣、胡桃等,忌食生 冷。

4、脾胃功能好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如猪肝、鸡蛋、红枣、核桃、桂 圆等,避免过量。食疗方:莲子红枣粥、黄芪粥、茯苓粥。 2, 注意患者精神及眩晕、乏力、面色、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3, 配合针刺气海、关元、足三里、百会、脾俞等穴位。 4, 中医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为法,方药归脾汤加减。汤药宜饭前温服。 5, 康复指导:注意休息,不宜劳累,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感受外邪。4,肾精不足的症候,肾精不足的症候: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 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 弱。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1, 饮食宜富有营养,

5、偏阴虚者宜食甲鱼、淡菜、黑木耳、银耳等滋养补品, 食疗方:黑芝麻捣碎煮粥,或桑椹、枸杞煮粥食用;偏阳虚者宜食萝卜、 胡桃、芋头、扁豆、山药、无花果、芒果、榴莲、羊肉、鹿肉、狗肉等温 补之品,食疗方:核桃仁炒韭菜、参茸鸡肉汤(高丽参、鹿茸、鸡肉) 。忌 食煎炸及辛辣之品,禁烟酒; 2, 注意患者精神、眩晕、睡眠、记忆力、腰酸、舌苔、脉象等变化。 3, 中医治法偏阴虚者滋养肝肾,益精填髓,方药左归丸加减;偏阳虚者补肾 助阳,方药右归丸加减。汤药宜饭前温服。 4, 康复指导:注意生活调摄,节房事,少用脑,可配合气功锻炼,动静结合, 以利早日康复。二,病室要求二,病室要求:病室安静,光线柔和,有畏光症

6、状者,颜色以暗绿色为佳。三,情志护理三,情志护理: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劝慰患者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保持情绪乐观平静,减轻焦虑情绪,以配合药物治疗。四,中医特色治疗四,中医特色治疗 1,气功疗法气功疗法:基本原则是放松,入静和沉气。方法是全身松驰、姿态自然、思 想安定、心平气和,排除杂念,然后在意识引导下,气沉“丹田” ,调整呼 吸、思想集中,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可达效果。 2,磁疗:磁疗:解除小血管痉挛而使血压下降,常用穴位有合谷、曲池、足三里、三 阴交、内关、涌泉等。 3,药枕疗法药枕疗法:野菊花 500 克、红花 100 克、薄荷 200 克、冬桑叶、辛荑、冰片 各 50 克共研粗

7、末,装入枕芯,3 个月为一疗程。适用于肝阳上亢扫致的眩 晕。 4,填脐疗法填脐疗法:黄芪、五味子各 10 克,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 敷天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续 3-5 天,适用于 气血亏虚之眩晕。 5,敷涌泉法敷涌泉法:吴茱萸 20 克,肉桂 2 克,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 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 3-5 次,适用于肾精不足之眩晕。五,出院指导五,出院指导 1,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2,饮食总原则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肥胖者及高血压患者注意控制体重。 3,避免过劳,适量进行体育运动,如慢步走,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时间不宜 在清晨 6-9 时,不宜从事高空作业,避免游泳、乘船及各种旋转幅度大的动 作。 4,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行动家缓慢,不可突然改 变体位,定期监测血压。 5,指导患者选择听音乐、散步、聊天等方式舒缓情志。 6,眩晕发作时可闭目就地坐下或立刻卧床休息,避免跌伤,并随携带自救卡。 7,定期复诊,若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及时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