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无情防火先行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7999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无情防火先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火灾无情防火先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火灾无情防火先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火灾无情防火先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无情防火先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灾无情 防火先行消防安全说课稿赣赣州市州市兴兴国国县县第四中学第四中学 林慷林慷我国消防法规的宗旨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重点在预防,所以在高中课堂开展安全教育,尤其是火灾的预防方面尤为重要,让学生们知道火灾的起因,告诉他们正确的用火用电方法,掌握逃生的技巧,防患于未然。今天,非常荣幸与大家一起探讨“高中安全教育”的教学,谈一谈我对高中消防安全一课的教学设计。根据县城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为这节课确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1.了解火灾的起因和身边的火灾隐患,唤醒学生的消防意识,引起重视。2.懂得发生火灾以后,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的,我将采用以“情景教学法”为主贯穿整堂课,以启

2、发,示范等方法为辅,设计这堂课的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引起重视大多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电用火,但是许多学生确不知道他们的一些习惯,往往就会变成火灾的隐患,稍不注意就可能酿成火灾。而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火灾中,电器火灾的比例越来越大。为此,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导入:观看图片 1 电线的私拉乱接 2 电器的超负荷使用,然后提问“同学们平时在家看电视,累了是不是经常随手一按遥控器,用电脑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人离开了,电脑却还一直开着。 ”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接着让同学们看一起因电器使用不当而引起的火灾,让学生知道平时自己的这些坏习惯,都将极有可能酿成惨剧。

3、我采用这样的情景导入法,既得到了同学们的注意和反思,又为下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二自主探索,深化认知在这一环节,我将以媒体课件为载体,运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讲解和分析以及一些互动,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用火用电方法以及火场逃生的技能第一步:火灾的起因以及危险通过图片,让学生观看一些火灾的现场,告诉他们是如何起火,造成怎样的损失和伤亡,并向学生讲述身边一些普遍存在的却容易被忽视的火灾隐患,比如寝室内点蚊香,表面温度 200,中心温度 700,可燃物质都有可能被点燃。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1.电器电线使用不当,违规操作。2.生产生活用火不慎。而这类火灾往往都是因为平时一时的疏忽大意而造成,通过观看火灾现场

4、图片,再次提醒同学们火灾的无情,而防火必须先行。强调防火的重要性。在同学们意识到防火的重要性时,对同学们提出几个简单的要求,比如“人走电关”“人走火灭”等容易记住且容易做到的事情。提高学生们的防火积极性,唤醒消防意识,完成本科的第一个教学目的。第二步:遇到火灾如何正确处理在同学们对火灾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情景的假设“假如身边起火了该怎么办?”让同学们自己去想办法,并进行一一得讲解,1.灭灭火火讲讲解解在讲解时,首先假设油锅起火,这类起火比较常见,也容易处理,让学生在学习灭火时,觉得很简单。万一面对真正火灾时,也不容易紧张。接着假设电器起火,这类起火需要特别注意,切勿用水灭火,必须先

5、关闭电源再进行灭火。最后对灭火器的使用进行讲解。口诀“一摇、二拔、三喷”。通过一些简单的办法和口诀,让同学们轻松的掌握灭火的办法。在掌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心里素质,不再对火灾害怕,消除了他们恐惧感,哪怕真正身边起火了,也不会那么紧张了。从而顺利地突破了第二个教学难点。2 报报警警报警电话 119 以及报火警时应该说清楚的事项。3. 逃生逃生通过图片讲解和情景的假设,向同学们讲述逃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采用提问和互动的方法,让学生们自己先思考该如何逃生,选择那条路线,如何做好防烟工作等等。使学生们真正参与到课堂知识的讲授中,引发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三回归生活,珍爱生命新课标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懂得消防安全的重要意义,我将通过图片讲述一位母亲,在火场中,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被大火夺去生命的故事,让同学们思考这起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否能够避免。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不重视防火所导致的后果对个人以及家庭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隐患显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让学生们明白身上的那份责任,启发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行动,从小事做起,杜绝身边的火灾隐患。把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和学生们平时的生活相互联系。真正懂得:火灾无情、防火先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