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880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含解析)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涵养我们的“精神道统”一位诗人说过, “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诚然,物质财富可以满足生存需要,但是精神庙宇才能安放心灵。一个国家,要有共同捍卫的信念天空;一个社会,要有一起坚守的核心价值。每一个人,在满足口腹之欲后,也应深沉呼唤更加富足而充实的人生。“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信仰,否则社会上什么恶性肿瘤都会长出来” ,有志之

2、士的呼吁,折射出我们时代的精神需求。如车轮围绕中轴才能转动、苍鹰振动双翼才能飞翔,社会拥有核心价值观,才能产生具有凝聚力的强大磁场。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明辨是非、评判美丑、权衡得失的基本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性和行为操守。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精神道统” ,人们得以从中寻求生命意义,寄托终极关怀。中华文化向来注重崇德尚义,孔子选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追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5000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敬畏,也有“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理想情怀。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孕育出

3、中华儿女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价值取向,己达达人、兼善天下的行为方式。时至今日,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拜金主义在一些人那里颇有市场,一些传统道德价值受到挑战,一些价值底线被弃守。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欲追求,老人倒地,扶还是不扶的道德拷问,毒奶粉、地沟油带来的良心失守如果利益的巨浪吞噬价值关怀,那么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尽头,必然是良知的出局和信任的崩塌。在哲人看来,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原则的政治,这是现代社会的最大危机。一些经济学家更看重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力量,认为“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

4、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的确,缺少自由平等,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巧取豪夺的原始丛林;没有公正法治,现代社会也可能堕落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今天,随着物质财富不断累积,富裕起来之后的价值追问,更加峻切地摆在国人面前;涵养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 ,同样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出国旅游,能否用自己的行为,展示一个大国的文明?汽车时代,能否遵守规则,让社会多一份法治意识?网络普及,能否尊重隐- 2 -私,向他人释放出诚信和友爱?从这些点滴努力中,一个人能够获得自我升华,一个国家何尝不能实现从物质现代化向精神现代化的飞跃? 总有一种情怀,能够让人超越争名逐利;总有一种追求,能够让人忽略一时得失;总有

5、一种感动,能够让人不禁潸然泪下。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的力量可以弥补物质的不足。物质丰裕的时代,精神的星光能照耀我们走得更高更远,去拥抱一个更加丰盈的人生,收获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精神道统”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精神道统”以明辨是非、评判美丑、权衡得失为基本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性、行为操守。B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属于“精神道统”这个范畴。C涵养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 ,只有人人去努力,讲文明,遵守规则,尊重隐私等,方能获得自我升华。D悠久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 ,孕育出中华儿

6、女崇德尚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某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良知失守。B华夏文化崇德尚义,儒家思想关于“义”的观点态度可以证明这一点。C涵养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 ,一个人能够获得自我升华,一个国家也能实现从物质现代化向精神现代化的飞跃。D现代社会的最大危机是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原则的政治。3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说“精神的星光能照耀我们走得更高更远”的一项是( )A近日,中国“首善”陈光标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行善时,和受灾群众一起手举200元捐款合影,这种高调行善,甚至“暴力慈善”

7、的行为显得格外的耀眼,甚至显得另类。B苏州公交上一男子吃瓜子乱丢瓜子壳,旁边的西装男进行劝告,争执中西装男捏了瓜子男的脖子,瓜子男情绪激动,语言轰炸连续七分钟并扯衣服不让西装男下车,公交司机和乘客劝架无果,最终西装男忍无可忍暴打瓜子男。C12月19日,沈阳大爷王福顺在人行道上被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撞倒。男子停车询问大爷是否需要就医,大爷称“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走吧” ,然后一瘸一拐地离开了现场。D四川成都49路公交车上,一名63岁老人为抢座位,坐到一穿短裙的青年女子的腿上,并在该女子让座后因言语不和扇其耳光。【答案】- 3 -1A2D3C【解析】1试题分析:A 偷换对象,应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8、” ;另外, “以为基本标准”的表述错误,应为“是的基本标准”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D 文中说“在哲人看来”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

9、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试题分析:C 陈光标的事迹有为争名逐利而行善之嫌;西装男本

10、是追求良好社会道德,结果却暴力解决问题;两人都有违道义。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最后的篝火- 4 -邴继福小兴安岭的冬天,白天大雪

11、纷飞,夜晚滴水成冰。政府虽然明令封山,保护生态,劝告并帮助村民改行谋生,但以此为生的少数几个人目光还是盯在林子里。猎人就是其中的一个。猎人和猎狗为了追赶一头受伤的野猪,已经在林子里转悠了好几天,都累得筋疲力尽。雪厚路难辨,一不小心,猎人掉进一个深坑里,怎么也爬不出来,猎狗也跳下去做伴。好在坑里避风,还有些枯枝烂叶,能点燃篝火。在林子里生存,离开篝火和干粮,不是冻死,也得饿死。可是,眼下干粮早吃完了,火柴也仅剩下几根。猎人心里早就紧张了,猎狗却浑然不知。连累带饿,猎人几次昏倒。再次醒来时,他突然产生一个罪恶的念头杀狗。眼下,只有狗肉可以充饥。可是这只狗已经跟他多年,几次打猎面临险境,都是猎狗让他

12、化险为夷。记忆犹新的是那年冬天,他带着猎狗打猎。途中遇见棵两搂粗的杨树,树干里有动静。凭经验判断,里面肯定有“蹲仓”的黑熊,他便操起弯把锯,贴着树干拉起来。拉着拉着,突然拽不动了。他便使足力气,猛地一拽,立刻传来熊的嚎叫,接着一声巨响,树干裂成两半。一只黑熊跳出树洞,嘴巴淌着血,向他扑来。猎人猜测,黑熊好奇且贪玩,刚才肯定是用嘴把锯片咬住了,他使劲一拽,便把熊嘴拉豁了。熊疼坏了,使劲把树洞挤成两半,张开血口要咬人。猎人见势不妙,两只胳膊顺势伸进熊嘴里,攥紧双拳紧抵熊的嗓子,全力与熊对峙。熊嘴被胳膊撑住,没办法咬人,便与人周旋。人和熊同时摔倒,在雪地上翻滚。猎人知道,时间久了,自己肯定不是熊的对

13、手。在他即将绝望之际,突然听到熊的一声惨叫,松开他落荒而逃。猎人好生奇怪,定睛一看,原来,熊腿已被猎狗咬烂,血流如注那之后,猎人对狗更是疼爱有加。狗很有灵性,深知受到主人宠爱,因此对主人更加忠诚。现在,猎人面临新的绝境,突然想到杀狗。虽然有点残忍,但他觉得,不这样做,自己肯定会被饿死。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别无选择。决心已定,不能迟疑。猎人右手拔出猎刀,藏在身后。眼里露着凶相,向不远处的猎狗爬去。猎狗也饿坏了,正闭目养神,听见动静,睁开疲惫的双眼。它突然发现,主人的眼神有些异样以往都是柔情似水,现在却充满了杀机。但是,狗对主人永远不存戒心,仍然像平时一样,伸出舌头要舔他的手。猎人只好伸出左手任他舔

14、。他觉得,在舌头接触皮肤的一瞬间,一种甜蜜和幸福立刻涌上心头,差点融化了他的杀机。这时,另一种声音提醒自己,你想活命,就得有杀心!猎人心头一颤,在恶念驱使下,将刀刺向狗的胸膛。猎狗真够机敏,忙一躲闪,虽然没刺中心脏,脖子还是中了一刀,鲜血直流。狗急跳墙,也不知它哪儿来的力气,几下就蹿出深坑,向山下跑去。雪地上,留下滴滴血迹。几天来,猎狗一直陪伴着猎人,虽然饥饿难忍,猎人却没感到孤独。现在,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又断了- 5 -粮食,他感到绝望。可怕的夜幕又降临了,猎人翻出唯一的一根火柴,点燃了最后的篝火。眼看着暗淡的火光,猎人绝望地想,篝火熄灭之时,自己的生命也就完结了。篝火燃尽时,猎人也昏死过去

15、当猎人醒过来时,他已经躺在自家炕上。虽然手脚都被冻伤,但是人还活着。家人告诉他,他失踪之后,家人和村民一直在努力寻找。由于风雪太大,始终没见踪影。正要绝望,带伤的猎狗回来了,领大伙儿找到了昏迷的他,还亲切地舔了他的手。然而,狗终因失血过多,永远地倒下了。狗很忠诚,从不计较主人对它的伤害。猎人后悔不已,哭了几天几夜,伤好后,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今生再不打猎杀生,一是主动劝诫村民和自己一起保护野生动物,二是要救助流浪狗。不少人都十分纳闷,这个打了半辈子猎的家伙,咋一夜之间像换了个人似的呢?(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小说中间插入猎人和熊搏斗的一段,主

16、要是为了说明猎人遭遇险境时,猎狗帮助他脱离险境,狗通人性,能助主人一臂之力。既能丰富写猎狗的内容,又能为下文猎人掉进深坑后继续描写猎狗埋下伏笔。B猎人没有刺死猎狗的原因,可能是猎狗本身弱小,也可能是猎狗有所发觉,最大的可能是猎人掉进深坑后已经没有力气。C这篇小说通过写猎人和猎狗的关系,告诫社会上的一些人不能随便将狗扔掉不管,造成社会上有许多流浪狗的局面。D小说采用悬念设置的描述性语言,使文章欢快活泼、华丽、自然、流畅,富有乡土气息;有些动词运用得生动形象,如“差点融化了他的杀机”中的“融化” 。5开头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6、标题“最后的篝火”有双重意蕴,请加以概括。 (4分)【答案】4A5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天气环境;为下文猎人不慎掉进深坑饥寒交迫,濒临绝境做铺垫。渲染一种冷峻的气氛,反衬猎狗的有情,烘托猎人的无情。 (表达合理可酌情给分,其他言之成理的表述可酌情给分。1 点 1 分,2 点 3 分,3 点 5 分)6(1)指猎人终于醒悟,从此不再进山打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