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奋力建设区域教育高地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7846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6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攀枝花市奋力建设区域教育高地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攀枝花市奋力建设区域教育高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攀枝花市奋力建设区域教育高地(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编辑 谭曲美编 李静2012 年 12 月 22 日星期 六新 闻 热 线 (028) 861108438615738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新闻 专刊 六大基础,五大机遇, 攀枝花建设区域教育高地有决 心六大基础 据悉,攀枝花建市以来尤其是 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始 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 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攀、 人才强市”战略,坚决落实尊师重 教的政策措施,教育事业正朝着均 衡、协调、健康、持续方向发展,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 献,为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奠定了良

2、 好基础。 一是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有力推进,强力统筹两类高中 教育协调发展,普职招生比达到 4.9:5.1,全市高标准扫盲工作成果 得到巩固,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 99%以上。一个从学前教育到高等 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含民族教育、 特殊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成人 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全面推行了 RSR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义务 教育新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普 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近 四年攀枝花市高考已连续实现高位 攀升,高考本科上线水平、重点本 科上线水平、应届生和尖子生培养 水平均

3、迈进省先进行列。职业教育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 力实施职教攻坚,职业教育基础能 力建设进一步增强。 三是教育体制进一步理顺和优 化。 “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 制改革成果不断巩固,各级政府分 级管理教育的体制逐步完善。以财 政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 入体制逐步建立。办学体制改革取 得重大进展,2005年11月在攀企业 办中小学校全部顺利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格 局初步形成。 四是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各级政府领导和发展教育的职能得 到较好落实,财政公共教育投入持 续增长。大力实施中小学布局结构 调整,全力以赴推进攀枝花“8 30”地震灾后中小学恢复重建和

4、校 舍安全工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 大改善。 五是教育资助体系基本建成。 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义 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 施,免除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学杂费,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寄宿制学校家庭贫困学生肉食补助 政策,落实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 高中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 策,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人民群众 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分享了教育 改革发展的成果。 六是一支适应区域教育高地发 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坚持 人才强教战略,在全省率先全部兑 现教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教师队 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五大机遇 “当前,攀枝花正处在一个新的 历史

5、起点上,教育事业处于大有作 为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区域教 育高地方面面临的五大机遇。 ”孔炜 说。 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 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 坚强的保障。 二是全国、省和市教育工作会 议的召开以及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的颁布实施,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三是攀枝花市大力实施“三个 加快建设” ,大力推进“三个走在全 省前列” ,全力打好“六大硬仗” , 奋力实现“四个翻番” ,确保“每年有新变化、三年见新成效、五年上 大台阶”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对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 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 建设战略资源创新

6、开发试验区、四 川对攀西地区进行重要功能定位和 四川实施南向发展战略的四大机 遇,以及一批重大项目即将进入全 面实施阶段,为拓展教育发展提供 了广阔空间。 五是落实“到2012年国家财政 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例达到4%”的目标,坚持“三个优 先” ,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 教育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 思路明确,谋划科学, 攀枝花加快区域教育高地的发 展进程 据悉,攀枝花第九次党代会确 定的发展蓝图和攀枝花市中长期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010-2020 年) ,明确了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攀枝花教育发展总体 思路和目标任务,将加快推进区域 教育高地的

7、发展进程。 第一,始终坚持六个发展的工 作方针。即坚持优先超前、 加快发 展, 坚持育人为本、 科学发展, 坚持改 革创新、 特色发展, 坚持促进公平、 均 衡发展, 坚持提高质量、内涵发展, 坚持服务社会、共享发展。 第二,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战 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的主题,解决好培养什么 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面向 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 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坚持德育为 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增强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勇于探 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 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生 将来成才与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8、第三,努力实现“两率先、两 建成”的战略目标。在充分论证的 基础上,我们提出到 2020 年实现 “两率先和两建成”的战略目标,即 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建成教 育强市和区域教育高地。 六篇文章,攀枝花奋力 实现区域教育高地发展目标 “未来1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 段。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 置,推进教育机会公平,着力做好 六篇文章,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实现 区域教育高地发展目标。 ”抓机遇, 迎挑战,孔炜对攀枝花教育发展目 标充满信心。 1.教育发展篇。 坚持学前教育 公益性原则,强化政府职责,将学 前教育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

9、展 规划和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逐 年加大政府投入比重,建立政府主 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不 断提高公办比例的办园格局。 义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提 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要 坚持能力为重,把着力点放在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上 来,放入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提 高实践能力上来,放在培养学生创 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上来。要坚 持全面发展,建立科学的教育工作 评价机制,健全素质教育的合力推 进机制。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 主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教育 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 有特殊意义。要统筹高中阶段教育 资源,适度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比 重,进一步促进两类高中教育

10、同 步、协调发展,到2020年,高水平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要控制、稳定普通高中办学规 模,做精做强优质普通高中,促进普通高中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特 色发展。积极支持探索优质高中生 源均衡分配改革,促进学校之间差 别化发展、集团化发展与合作竞争 式发展。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 革,整体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与育人 质量。 坚持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 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使职业教育 在规模、专业设置上与攀枝花市经 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建立健全 部门、行业、社会参与办学的机 制,构建与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战 略相适应、具有攀枝花地方特色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素质教育篇。 一是要深入开 展社会主义核

11、心价值体系教育。坚 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 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 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 学校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 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自觉追 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理想,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的社会价值,遵守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成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二是要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质 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没有一流教育 就没有一流人才。首先必须树立科 学的质量观,要把“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 质量的根本标准” ,作为判断一种教 育实践活动是否遵循或体现科学教 育质量观的根本尺度。其次必须坚 持走内

12、涵发展之路,引导鼓励学校 办出特色,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 化。第三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 系,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元评 价方式。 3.投入保障篇。 一是发展规划 优先,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确立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把教育 发展作为重点领域; 二是资金投入优先,把教育作 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 保障,财政预算和重大投入项目优 先考虑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性转移 支付优先安排教育投入; 三是资源配置优先,公共资源 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 要,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 到贯彻落实的体制和机制,将教育优先发展落实情况纳入对县 (区) 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

13、,建立问责 制,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落到实处。 4.深化改革篇。教育要发展, 根本在改革。要以改革推动发展, 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 力,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 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 教育体制机制。要继续深化办学体 制改革,落实扩大学校办学自主 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开展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推 进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积极探 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进一步转 变政府职能,着力提高公共教育服 务水平。 5.队伍建设篇。 一是要建设高 水平干部队伍,努力形成注重实 绩、群众公认的选拔任用机制,形 式多样、实效明显的教育培训机 制,体现科学、客观公正的表彰激 励

14、机制和制度健全、监控有效的管 理监督机制,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 学校各项决策的组织实施者、教育 与管理的创新者和各项事业发展的 中坚力量。 二是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 伍,继续将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大 力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建立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 市委、市政府2008年出台的9号文 件精神,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 待遇,确保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措施 落到实处,把骨干教师作为关键, 把农村教师作为重点,努力造就一 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 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队伍。 三是要建设党性强的党员队 伍,发挥党员在学校教学、科研、 管理、服务、学习等各个岗位上的 先锋模范和表率作

15、用。 6.民生工程篇。 一是要合理配 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 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 乡和区域的教育发展的差距,推行 校长、教师一定年限合理流动制 度,努力缓解“择校”矛盾。 二是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各项助 学政策,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 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覆盖。 三是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的上 学问题,努力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少 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因为就学困 难或者因为学习困难而失学。 四是要着力推进教育制度的公 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 校,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坚持用 规范管理来维护教育公平。 (彭茹 萧何)本报讯(曹正 张静 摄影报道) “著 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说过,经济能

16、给 一个民族带来富裕, 但只有文化才能给 一个民族带来尊严。可见,中国要融入 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并崛起,最终体现在 文化引领上。 ”日前,被广大网友亲切 地称为“根叔”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 培根院士,走进西南石油大学,与该校 师生畅谈文化。李培根认为,要做到文化传承与 创新,首先要学会对文化的批判与反 思。 “最值得传承的文化中往往也包 含着最值得批判的东西,比如我们中 华古文明中不乏唯我独尊的事例,缺 乏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未能成为文化 的一部分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批判 和反思。 ” 在批判和反思自身文化的同时,李 培根认为,学习并传承先进的外来文化 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融合世界文明,中 华文化才会焕发出新的辉煌。李培根同 时强调,在面对先进外来文化的时候, 文化自大和自卑都不可取,学习别人是 自信的表现,只有在批判和学习中传承 才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文化的自信。李培根强调,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是关注 人,要做到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一切活 动的目的,而不是一种工具。 “当今我 们由于受到过度物质化的影响,从而破 坏我们自身的和谐,丧失了某些精神价 值,由此,我们更应该要加强文化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