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802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20172016-2017 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12 小题,共小题,共 24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2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BCD32016 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C自带

2、布袋购物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4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5有一种“即热即食型食品”适合外出旅游时使用,其内层用铝箔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包装两种化学物质使用预留在外的开关,使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此时便可以对食品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A熟石灰与水B生石灰与水C食盐与水 D浓硫酸与水6小华帮助家人科学种田,查阅有关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 pH 范围:农作物棉花玉米大

3、豆茶树pH6.16.86.07.06.57.55.05.5他测知家乡的土壤 PH 接近 7,你认为小华家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玉米 C大豆 D茶树27X、Y、Z 三种金属中,只有 Z 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将 Y 放入 X 的盐溶液中,Y 表面有 X 析出则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ZYXBXZYCYZXDYXZ8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C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9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时不能确定是

4、否发生了反应的一组是( )A锌粒和盐酸B锈铁钉和稀硫酸C二氧化碳与石灰水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10图 1 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2 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 t2下甲、乙两种物质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 t2将至 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向烧杯的水中加 NaOH 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向烧杯的水中加 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11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

5、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Fe( Cu )HCl 溶液溶解、过滤、洗涤、烘干BCO2( CO )O2点燃3CCuO( C )隔绝空气加强热DFeCl2(CuCl2)Fe溶解、过滤AABBCCDD12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直至过量,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若以加入的锌粉质量为横坐标,则纵坐标是指( )A溶液的质量B生成气体的质量C溶液中硫酸的质量 D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二、非选择题(包括二、非选择题(包括 7 7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计算题分、计算题 5 5 分,共分,共 3636 分)分)13请用化学用语表示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为+3 价 2 个亚铁离子 14现有六

6、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活性炭 B一氧化碳 C熟石灰 D乙醇 E烧碱 F硫酸 是有毒气体 可用于制铅酸蓄电池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碘酒中的溶剂是 可用于制取肥皂15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含 Mg(OH)2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2)工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二氧化硫 ;(3)用盐酸除铁锈 ;(4)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污水中含有的硫酸 (5)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 ,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416如图 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 为

7、红棕色固体,E 为黑色固体单质,B、C、D 均为无色气体,F 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G 为浅绿色溶液,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见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 物质的化学式 ; G 溶液溶质的名称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在实验室用于检验 气体17图甲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t2时,A、B、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 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2)t时,将 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 ,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 X 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硝酸铵,再加入适

8、量的水,此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 X 可能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些? (3)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18在进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实验时,若要使反应过程中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则:(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若要得到中性溶液,需借助 试液,当溶液恰好中和时,现象是 (3)当加入 12mL 稀盐酸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4)实验结束后发现容器壁温度升高,证实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若用固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

9、反应验证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你认为可行吗? ,理由是 62016-20172016-2017 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12 小题,共小题,共 24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10、,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BCD【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

11、验基本操作【分析】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解答】解:A、烧杯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 A 错误;B、锥形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 B 错误;C、蒸发皿可直接加热,故 C 正确;7D、集气瓶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不能加热,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常见仪器的用法,属于基础题,不难作答32016 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C自带

12、布袋购物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开私家车既浪费能源又造成空气的污染进行分析;B根据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既浪费能源又造成空气的污染进行分析;C根据自带布袋购物可以减少使用塑料袋进行分析;D根据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进行分析【解答】解:A、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少开私家车多步行,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 A做法符合这一主题;B、经常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会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故 B 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C、自带布带购物,可以减少使用塑料

13、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故 C 做法符合这一主题;D、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用保护环境,故 D 做法符合这一主题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低碳、经济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经济、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4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8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

14、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A、根据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必须规定好了溶质和温度来考虑问题;B、根据所给信息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来回答;C、根据溶解度曲线与温度的关系考虑;D、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考虑【解答】解:A、对于同一溶质、同一温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故 A错误;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 B 错误;C、对于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溶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故 C错误;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溶剂,升

15、温(或降温),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质量分数比较的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5有一种“即热即食型食品”适合外出旅游时使用,其内层用铝箔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包装两种化学物质使用预留在外的开关,使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此时便可以对食品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A熟石灰与水B生石灰与水C食盐与水 D浓硫酸与水【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根据物质混合物后温度升高则是物质间接触要放热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熟石灰与水混合物不放热,错误;B、生石灰与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正确;C、食盐与水混合不放热,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但是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应用,错误;故选 B9【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混合时能量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小华帮助家人科学种田,查阅有关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 pH 范围:农作物棉花玉米大豆茶树pH6.16.86.07.06.57.55.05.5他测知家乡的土壤 PH 接近 7,你认为小华家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玉米 C大豆 D茶树【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