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给我当老师我为女儿找自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7659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2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儿给我当老师我为女儿找自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女儿给我当老师我为女儿找自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儿给我当老师我为女儿找自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母希望培养出一个更加自信的 孩子,但是,赞美和夸奖有时候可能让 你收获一个自恋而不是自信的小孩。 最新的研究建议:不要跟孩子说 “ 你比 别人强” 。 孩子总是自家的好。 可是这种心 态真的好吗? 研究表明,过分 “ 高估”孩 子很可能害了他们。 美国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那 些被父母认为 “ 比其他孩子更特别”或 “ 理应在生活中得到更多” 的孩子,往 往在性格或行为上表现得更自恋。 为了弄清 “ 自恋”是如何发展的, 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 565 名 7 至 11 岁 儿童和他们父母的相关数据。 在过去 的 1 年半, 参与者完成 4 个调查以衡 量孩子的 “ 自尊”和 “ 自恋”水平,以

2、及 父母的情感温暖和高估孩子能力的倾 向。 高自尊和自恋有显而易见的区 别。 报告显示,自尊心强的儿童对自己 很满意, 但不会固执认为自己比其他 人更优秀, 而这却是自恋 的儿童所坚持的, 这种心 态将导致长大后的侵略和暴力心。 父母的情感温暖会让孩子更有自 尊心, 而高估孩子的能力则会让他们 更自恋。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 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表明: 父母高估孩 子能力导致孩子变得自恋, 这项研究 结果也考虑到了父母本身的自恋程 度。 有趣的是,这些家长都宣称自己学 识渊博, 可实际上他们未必在某些领 域很擅长。 高估自己并不是导致自恋 的唯一因素,性格和遗传学也会作怪。 该研究的参与者之一、

3、 俄亥俄州 立大学沟通和心理学教授 Brad? Bush- ma 说, “ 一旦父母告诉孩子, 他们比其 他人更特别, 这想法便根植在了孩子 心中。 无论对孩子个人还是对社会而 言,这都不是好事。 ”父母 必读异国 之鉴心理 诊室15电话:0731-88317950?E-mail:编辑:刘芬 版式:孙哲 校对:李虹2016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四科教新报家教自从女儿上了五年级,为了让 “ 小升初” 的简历含金量高一些, 我们也加入到学奥数 和参加各种竞赛的大军中。 前几次考试成绩还不错, 但在接下来的 几次考试中,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的戏码不 停地上演着。 一向对考试充满信心的女

4、儿也 不再像以前那样,走出考场后自信的 “ 不错, 简单”变成了不确定的 “ 还行吧,一般”;查询 分数时那一副 “ 当然了,你们看吧”的表情变 成了 “ 你们别看,我来查”的鬼祟。 感觉到女儿的压力, 我也尽可能淡定地 鼓励她: “ 没关系,分数不重要,也就是检验你 的水平和对学习内容的查缺补漏, 知道自己 的不足在哪里才有奋斗的目标啊。 ”原以为这 样会让女儿放下包袱,恢复常态。 但是,接下 来的一次考试才让我明白, 几次考试失利对 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那次考试,考场外人头攒动,我也是其中 翘首以盼的一员。 孩子们陆续走了出来,我看见女儿夹在各种表情的学生中, 不时地跟旁 边的同伴交流着什

5、么,一会笑,一会沉思,一 会皱眉。 我赶紧迎上去接过她手中的书包说: “ 好了,我们放松放松去。 ”按考试前说好的, 我们要去看电影吃大餐了。 可刚走了没几步, 女儿就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手机, 躲到一边去 了。 我知道,她是要对答案呢,每次答案都会 在孩子们走出考场后“ 闪电” 公布在交流群 里。“ 让我看看,你考得怎么样? ”女儿听到我 正向她靠近, 赶紧收起手机, “ 答案还没出来 呢! 走,吃饭去。 ”可是,这顿饭吃得真是食之 无味,女儿一直抓着手机发呆。 接下来的日子里, 每天女儿总是顶着黑 眼圈,对我欲言又止的样子。 平常大大咧咧的 女儿如此反常,真是我意想不到的。 于是我表 明态度:

6、 “ 这次没考好没关系,找到不足,咱们 下次再努力。 ”但女儿还是念念不忘,看来不 能置之不理了。 我决定和女儿一起学习,体会她的感受。我效仿女儿的样子开始做奥数题 了,题目读了一遍后,脑子里闪现两 个字:不会。 看看女儿做出来了,请 她讲解一下吧!在女儿的帮助下,我 似乎也 “ 开窍”了,一连做出了好几 题。 我忙不迭地拍起了 “ 老师”的马 屁: “ 你真棒,不仅自己做得好,还能 教会妈妈。”女儿还算谦虚地说: “ 这 题简单些,还有很多题真的很难。 ” 我假装不相信地问: “ 真的? 还有更 难的题目啊? ”女儿抛给我一题,我不得不承 认难度很大。 看着女儿踌躇不前的样子,我邀 请她一块

7、 “ 商量商量”。 就这样,每天我都会和女儿一起学习、讨 论,彼此交换着 “ 老师”的角色,有很多难题都 被解决了。 即使遇到解不了的题目,女儿也没 有沮丧、气馁。 相反的,她把遇到的难题都做 了标记,有空时就拿出来反复研究,想要攻克 下来。一段时间后, 女儿真正喜欢上了做奥数 题目,她告诉我说: “ 妈妈,其实奥数挺有意思 的,每道题都是逻辑推理的过程,就像侦探破 案一样,一环套一环,推理到最后,答案也就 出来了。 ” 听到女儿这样讲,我是真心高兴。 我最初 是带有功利心,想让她学奥数为择校加分,这 样的目的给女儿增添了心理压力, 真正让她 爱上奥数的是帮女儿找到自信。女儿给我当老师 我为女

8、儿找自信家校 互动好父母教出好孩子于阗别总跟孩子说你比别人强 云英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良 好的行为习惯使人一辈子受益终身。 叶圣陶老前辈说过: “ 什么是教育? 简 单的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 惯。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养成教育在 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 果养成了某些不良的习惯要把毛病 改掉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养成教 育要从娃娃第一天进校园抓起,需要 家长和老师、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爱祖国、爱学校的养成教育。 一 年级的新生一入学就要让每一位小 朋友必须会背诵国歌的歌词和会唱 国歌。 在小朋友们唱国歌中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 让他们体验民族自豪感,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意

9、识和情怀。 同 时, 要教育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学校, 爱惜自己的课桌,爱护学校的公共设 施。 队形队列的训练和守纪养成教 育。 小朋友们入学后对其进行队形队 列的强化训练可以培养学生高度的 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守纪的 养成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 规矩就不成方圆,这句话充分说明纪 律的重要性。 遵纪守法是对每一位公 民的最根本的要求,因此,遵纪守法 要从娃娃抓起,要教育他们上学不迟到,课堂上不 下座位,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养成。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 是礼仪之邦, 而文明礼仪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家庭教育和教师的教育非常重要。 古语说:养其习, 于童蒙。 由于幼

10、童的可塑性很大,这个时期很容易 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首先要教育孩子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逐步 养成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习惯;其次要教育孩子懂得 尊敬师长,主动跟老师和长辈问好;再次要教会孩 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最后要培养孩子着装仪 表和言谈举止的好习惯。 总之, 对孩子的养成教育要从娃娃 抓起,需要家庭和学校多方努力,使小孩 子逐步地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小, 妈妈就教我要懂得“ 给 予”。 在待人接物上, 妈妈总说: “ 蔻 儿,你去别人家不能空着手,要有准 备。 ”我一直照做,保持着礼数和周 到。 嫁到荷兰后,我发现先生受到的 “ 给予”教育和我有些不同。 我先生的 父母对他说: “

11、 给予的前提,是要自己 去发现他人的需求以及身边的美好。 就算空着手,也不能空着心。 给予,并 不局限于物质的东西, 分享美感,表 达体谅,也是给予。 ” 先生儿时,除了用零花钱给人买 礼物外, 还有很多奇思妙想的给予: 路边采摘的一束野花,背诵的一首美 丽诗词这种引导,使我先生成为 一个感受力强、包容宽厚、沉稳踏实 并充满生活情趣的人。 这种给予教育 成为我先生整个家族的家风,代代传承。 我感觉,这种方式比我母亲当初教我的更好 些。 我收到的 “ 给予”理念,会因为强调实物而有 局限性。 长久以来,我总思量着是否有能力准备 货真价实的东西给别人。 若没有,我会选择和他 人少走动,不愿给人添麻

12、烦。 而我先生,却在从小 到大的观察和感知中,学会了更广博更有温情的 “ 给予”。 我收到过数不清的来自夫家孩子们的“ 给 予”。 4 岁的 Martin 带着一管粘木头的胶来我家, 他指着我家地板上松脱的隔边条说: “ 我爸爸就 是用这个胶把这些重新粘牢的,你也用它把地板 粘好吧。 ”没想到,我忽略的地板被一个小孩子注 意到了,并且给我提供了解决办法。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 我提到近期会去巴塞 罗纳度假。 12 岁的 Carol 周末来访,掏出一本介 绍巴塞罗纳的旅游书给我。 Carol 妈说,前天她 去图书馆,Carol 也跟着, 一进去就跑到旅游书 柜,找关于巴塞罗纳的书。“ 这书能借 2

13、1 天,你 可以现在边看边准备行程,我专门选的袖珍版, 书不大,你翻看更方便。 ”Carol 边展示书边贴心 地讲解着。 Mary 来我家, 为了不打扰我和大家谈性正 浓的聊天,在我书桌上默默留下一张纸条: “ 亲爱 的,你家阳台上的令箭荷花开了,别忘了看哦! ” 这些给予,都用了心思,具有立体的维度、互 动的广度、记忆的长度和温暖的深度。 正面地教 导孩子意识到广义的给予,无论是家人间情感的 给予、社会上人际交往的给予,还是工作中才能 的给予,它渗透在各个层面。 于外,孩子自然主动 地观察周遭环境状况, 关注他人的言行喜好,逐 步掌握发现美、表达爱的能力;于内,培养了反观 内省的感受力和良好

14、的共情能力,孩子会有意识 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创造力,并展 现交流出来, 孩子对认识个体和他人 的界限也能更清晰更有分寸感。常德桂女士来电: 女儿婷婷读五 年级了,我平时很重视她的学习,每次 考完试,都会跟她分析在班上的名次。 上个月单元测验数学考了 76 分,孩子 在家大哭一场,接下来的几场考试,一 考不好,她就有情绪崩溃的状态,我反 复安慰她也没有用,我该怎么办? 安乡县唐家铺中学心理教师李 林:造成该生现在的状况出现,其实和 家长也脱不了干系的。 现在的父母都 走进了一个误区:孩子的成绩,也就是 考试分数成为衡量自己孩子是否优秀 的唯一标准。 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在 学校每次测试的分数

15、都十分关心,通 常都是在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老师, 案例中的家长也是其中的一位。 所以, 家长对分数的关心程度, 就影响到了 孩子对自己分数的在乎程度。 那么, 家长应如何看分数 和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呢? 不能不看分数。 因为,综合我国国 情和多方面原因,在没有找到比考试更 合理公正的选拔方式的前提下,考试在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旺盛的生命 力。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一旦将自己的 孩子送进学校的大门,那么做家长的就 不能不看孩子的考试分数。 但是,家长 要做到理性看待分数。要从分数看孩子 掌握知识的总体情况,分析个体在群体 中的发展状态;也要从分数看孩子的非 智力因素,分析孩子的学习品质;并且 要从分数看孩子的兴趣爱好,分析孩子 学习的发展走向。 不能只看分数。 只看分数,会增加 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学习焦虑感,从而导 致厌学; 会极度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 性;不利于孩子与同伴、教师之间形成 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出现人格缺陷。 刘芬 / 整理荷 兰,惊 喜 是 最 好 的 给 予魏 蔻 蔻家 长 们,您 关 心 的 养 成 教 育 该 这 样怀 化 市 人 民 路 小 学 张 丕 升孩子很看重分数,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