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67586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4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 (3-26修改) 一、比赛项目 1.1 航海模型个人项目 (1)“沙船”木帆船模型制作赛 (2)“杭州号”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模型制作赛、航向赛 (3)中国海军“河拉级”导弹艇模型制作赛、航向赛 (4)“强弩号”明轮拼装模型制作赛、航向赛 (5)“奋进号”训练帆船拼装模型制作赛、航向赛 (6)“梦想号”航空母舰模型制作赛、航向赛 (7)“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模型制作赛、航向赛 (8)“银河战士”空气动力快艇拼装模型制作航向赛 (9)“自由号”遥控游艇模型环游赛 (10)“极光号” 遥控双体快艇模型追逐赛 (11)“希望号”遥控两栖气垫船模型越野赛 1.2 航

2、海模型集体项目 (12)场景模型制作赛 (13)“走向深蓝” 模型护航对抗赛 (14)“自由号”遥控艇模型水上足球赛 (15)“梦想号” 遥控航空母舰模型编队赛 1.3 航海模型 (16)水上机器人模型障碍赛 (17)环保收集船模型创意赛 (18)纸折船模型载重极限赛 二、总则 2.1每名运动员最多限报三项参赛:在第1至9项中最多限报两项,另可在兼项项目中选 择一项。比赛时,如遇竞赛项目有时间冲突,运动员需按赛程安排自主取舍、择项参赛。 参加第1至5项制作赛的运动员, 可在对应的航向赛或第8项中任选一项。 第3项只设小学 男子组和小学女子组,创意制作、航向赛分别进行成绩统计。遥控个人项目与遥控

3、集体项目 之间可以兼项;遥控个人项目之间、遥控集体项目之间不能兼项。 2.2 测试:参加遥控赛的运动员,均须参加模型制作水平测试,测试合格方可参赛。测 试项目由组委会选定为“杭州号”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模型制作。测试执行制作赛规定,并与 制作赛同时进行。 2.3比赛场地:制作赛在室内场地进行,每名运动员配备桌椅、比赛模型套材等。航行赛 使用专用水池,航行赛的场地尺寸、布标位置、航行路线、运动员操纵区等见场地图。如遇 场地内有杂物, 运动员可在赛前提请工作人员清理, 比赛开始后任何人不得再因此提出异议。 运动员需爱护赛场环境,如造成污损应予赔偿。严禁携带与比赛有关的任何物品进入赛场, 违者视为作弊。

4、严禁携带危险品进入各赛场。参赛模型须安全、环保、无公害,且不得加装 或使用声、光、电、液体以及可能含有安全隐患的装置。裁判人员、参赛运动员、工作人员 凭证进入赛场,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2.4比赛器材: 全部竞赛须用组委会指定器材, 第11、 12项除外, 但必须保证安全、 环保。 现场制作所用模型套材均由运动员自己购买,组委会提供到赛场,工具、电池、胶水、辅料等均由运动员自己携带。遥控赛模型由运动员自带,并需在比赛之前制作完成。禁止对指定 模型器材等做任何改动。遥控模型动力升级、电动模型改造所需器材,均须为原厂所生产提 供。遥控赛模型的封舱胶带由裁判员在赛场提供。 2.5检录:所有

5、项目在赛前二十分钟内在赛场进行两次检录,检录同时进行模型检验。两 次检录不到者按自行弃权处理。检录后,运动员及比赛模型不得离开赛场,有特殊情况离场 须事先向裁判申请。 2.6模型检验: 裁判员自检录至赛后, 均有权对模型进行检验或复检。 模型检验不合格者, 必须改正合格后方可参赛。比赛模型及模型编号仅限本人使用,禁止私自更改、转借模型或 模型编号。如竞赛中丢失模型基本部件,如:舰桥、驾驶室、主要武备、螺旋桨、舵、桅杆、 舱口盖等,该运动员该轮航行成绩记为零分。 2.7模型试航:涉及外观评比的航行项目,在外观比结束后、航行项目开始前由竞赛委员 会安排试航。 2.8无线电管理:运动员须在赛前15分

6、钟将发射机交指定地点保管,包括2.4G发射机。每 次航行后须立即关机并交回保管地点。 运动员编组后不得私自更换频率。 违反此条规定者取 消其比赛资格。 2.9 遥控赛编组:赛前由裁判组抽签编组,各组比赛顺序和运动员站位由裁判长依据频 率互不干扰原则决定并现场公布。复赛时,如遇同组频率相同,前一轮比赛名次列前者优先 挑选频率。 2.10 如水中有杂物,运动员可在赛前提请工作人员清理;比赛开始,任何人不得再因 此提出异议。 如比赛中出现争议, 须由领队向裁判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其他人员无权提出。 竞赛委员会有权根据气象、赛程时间等,调整比赛时间、比赛轮次数,直至取消比赛。 2.11 云岩区科技教

7、育活动按各组别参赛人数的 10%颁发一等奖证书、 其余的 40%颁发二 等奖证书、60%颁发三等奖证书。 2.11.1 各单项的一、二等奖获得者有资格参加全省比赛选拔权。 2.11.2 辅导学生获取两个前三名的辅导教师可获优秀教练员奖。 2.11.3 按照参赛队员的获奖名次累计成绩确定参赛队团体奖名次,其中一等奖中第一 名计 10 分, 第二名计 8 分,第三名计 7 分, 第四名计 5 分,第五名计 4 分,第六名计 3 分, 二等奖计 2 分,三等奖计 1 分。其中团体奖分一、二、三等奖 2.11.4 综合各参赛队开展活动和参赛人数及获奖情况, 设 “优秀组织奖” 和 “组织奖” 。 3.

8、 细则 3.1 3.1 个人项目个人项目 3.1.1 3.1.1 制作赛制作赛 3.1.1.1 定义:第 1 至 8 项。运动员使用自己购买,组委会现场统一发放的模型套材及 运动员自己携带的工具、胶水、辅料等,在赛场内独立完成制作,以完成水平的高低进行排 名的一种比赛。参加航向赛、护航对抗赛的运动员还需在制作赛现场,完成动力安装和运转 测试。 3.1.1.2 比赛时间:第 1、7 项 210 分钟;第 4 项 90 分钟;第 8 项 60 分钟;其余均为 150 分钟。 3.1.1.3 比赛规定:裁判员发“预备开始”口令后,运动员方可打开包装开始制作。运 动员发现模型零件缺损时, 须在比赛开始

9、十分钟内举手报告, 过时不予受理。 裁判员发出 “比 赛时间到”口令后,运动员须立即停止制作并退场,模型作品留在原地供评比,包括工具、 胶水、辅料等。 3.1.1.4 成绩评定:由五名裁判员对运动员的模型进行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余下三 个得分的平均值为该运动员得分。满分为 100 分,准确度、工艺、美感、总体效果各占 25分。制作赛仅限按照模型说明书完成标准制作,超出的制作或涂装不予加分。 3.1.1.5 处罚:严禁携带与比赛有关的物品进场,如发现运动员有私自夹带、交头接耳等任 何形式的作弊,则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 3.1.2 3.1.2 航向赛航向赛 3.1.2.1 定义:第 1 至

10、8 项。运动员使用由本人在制作赛完成的模型,在竞赛水池依靠模型 自身动力正向航行,以模型航向的准确性和航行时间记录成绩的一种比赛。 3.1.2.2 比赛时间:1 分钟。 3.1.2.3 预赛规定:赛前由组委会将运动员进行编组、排序,并在赛场公布。运动员在检录 后,需在本组等待点名,听到点名即进入放航区。运动员进入放航区,1 分钟计时开始。起 航前,运动员举手示意,待裁判员发出“运动员准备”口令后启动模型电机,用手扶模型使 之置于启航线后方的水面上待命。裁判员发出“开始” 口令同时开表进行航行计时,运动 员松手让模型航行。凡模型过门、触及边线或 1 分钟比赛时间到时,裁判员停表,本航次的 比赛结

11、束。 3.1.2.4 预赛成绩:预赛进行两轮、每轮每人进行一个航次。模型艏部触及门标间的虚拟连 线即为过门,每航次以第一次过门记分,取两轮中最好一轮得分进行预赛排名。预赛得分相 同,航行时间短者名次列前。模型过一号门得 100 分,其余各门以 10 分递减。模型碰标不 扣分,压标而过或双体船卡标,按低分门给分。各组的预赛前八名进入决赛;预赛报名不足 八名则进行一轮排位赛后全部进入决赛。如预赛发生以下情况运动员该轮成绩记为零分:1 分钟比赛时间到但运动员未能完成比赛; 发生故障的模型靠风浪影响而过门; 模型起航后偏 航,直接触及八号门以下水池边;起航后有人为施加的一切可能影响模型航行的行为;比赛

12、 中丢失模型舰桥、驾驶室、主要武备、螺旋桨、舵、桅杆、舱口盖等基本部件。 3.1.2.5 决赛规定:参照预赛航行规定进行。比赛由两名运动员按照对阵图(后附)以淘汰 赛方式进行。 每轮对阵进行一个航次, 由预赛名次排前者选择场地, 获胜者进入下一轮对阵。 裁判员发“开始” 口令同时开表进行航行计时,两名运动员均须在 2 秒内松手放航。若运 动员在起航时发生抢跑或 2 秒放航超时,则判其该轮负;若两名运动员同时发生起航犯规, 则该航次需重赛。 3.1.2.6 决赛成绩: 模型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为胜; 如两船均未能直接到达终点, 则航行距 离远者胜;距离再相同则用时短者胜。 3.1.2.7 银河战士

13、制作航向赛预赛、决赛场地图。 3.1.3 3.1.3 遥控赛遥控赛 3.1.3.1 定义:第 9 至 11 项。运动员使用遥控设备控制赛场内的模型,按规定时间、航线 和要求进行航行,以绕标圈数、航线、时间来记录成绩的一种比赛。 3.1.3.2 比赛时间:2 分钟。 3.1.3.2 运动员听裁判长点名即进入各自站位待命。 发射器频率检验完毕后, 赛前 1 分钟倒 计时开始。 3.1.3.3 起航规定: 3.1.3.3.1 第 9、11 项:赛前 10 秒裁判长发出“模型下水”口令后,可由助手将模型静置 于水面或地面、运动员待命;倒计时 5 秒裁判长发 “5、4、3、2、1、开始”口令,宣布比 赛

14、开始,模型起航比赛。 3.1.3.3.2 第 10 项:赛前 20 秒裁判长发出“模型下水”口令后,可由助手将模型静置于水 面、运动员待命; 赛前 10 秒裁判长发 “起航”口令, 运动员操纵模型绕过右标驶向起航线; 倒计时 5 秒裁判长发 “5、4、3、2、1、开始”口令,宣布比赛开始,模型方可冲过起航线。 3.1.3.4 航行规定:运动员须在各自站位内比赛。裁判员按“某号船第 N 圈,”报告并 记录圈数。模型在航行中允许碰标,但漏标需补标,否则此圈无效。补标时不得影响其他模 型。快船可从慢船两侧超越,慢船不得故意阻挡。快船超过慢船大于两倍船长后方可驶回正 常航线。在正常航线上,先驶入距前方

15、浮标二倍船长区域内的模型有优先权,不允许他船在 绕标前切入优先船内侧争抢航道权。运动员应注意航行安全,不得故意碰撞,模型卡标不得 人为解脱。 3.1.3.5 比赛结束前 20 秒,裁判长发“还有 20 秒”口令;还剩 10 秒时发“103、2、 1、到”,宣布比赛结束。未完成该圈的模型可在 15 秒内继续完成。模型停航或 15 秒超时 不能冲线的,该圈不录入成绩。完成比赛的模型须立即驶出比赛航道,不得妨碍他人比赛。 3.1.3.6 助手规定: 每名运动员在每航次比赛中可由一名运动员担任助手, 协助放航、 打捞、 维修模型。比赛中不得更换助手,助手不参加成绩统计。模型发生故障时,助手可在不影响其

16、他模型航行的前提下进行打捞。模型受困不能航行时,限在模型受困地点解脱,但模型不 得全部离开水面。模型全部离开水面则该圈数无效,并且该模型须在起航线后重新启航。 3.1.3.7 处罚:违反起航规定抢跑者,起航圈无效。违反航行规定或助手规定者,第一次黄 牌警告、第二次加罚 1 圈、第三次取消其该轮比赛成绩。 3.1.3.8 具体项目比赛规定: 3.1.3.9.1 第 9、10 项:每航次比赛由二至四名运动员参加,执行个人遥控赛规定、按场地 图所示进行。 3.1.3.9.1.1 预赛:进行两轮,取运动员最好一轮成绩排列预赛名次,由预赛的前八名进入 半决赛。 3.1.3.9.1.2 半决赛:进行一轮,以半决赛成绩将预赛的前八名分为两组。 3.1.3.9.1.3 决赛:进行一轮,由半决赛两个小组中的前两名争夺一至四名、后两名争夺五 至八名。 3.1.3.9.1.4 成绩: 决赛的有效绕标圈数多者成绩列前; 圈数相同则先冲过终点线者名次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