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迎接新生入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7418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3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科大迎接新生入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科大迎接新生入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科大迎接新生入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月 12 日, 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三 食堂,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 (左一) 在午餐 时间和学生们来了一场 “偶遇” 。 他从窗 口买了两个菜、 一份米饭和一碗免费米 粥, 一边吃饭一边主动和身边的同学交 谈。 一顿饭的功夫, 学生们纷纷来和领 导合影。 吃饭、 拍照间隙, 白春礼还不忘 问候同学们的生活、 学习, 并且给大家 讲了去年开学典礼时一些同学找他合 影的趣事。杨清山摄国科大迎接新生入学2015年9月14日主办: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今日 8 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84 邮发代号: 182星期一乙未年八月初二CHINA SCIEN

2、CE DAILY6377总第期扫二维码 看科学报“中科院与 两弹一星 纪念馆” 开馆官方微博 新浪: http:/ http:/ (记者丁佳) 9 月 12 日, 中科院在北京原怀柔火箭 试验基地举行 “中国科学院与 两弹一星 纪念馆” 开馆仪式。 中科院院长、 党组书记白春礼与中科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院大 学校长丁仲礼出席开馆仪式并共同为纪念馆揭幕。 在同日举行的国科大 2015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 白春礼对 纪念馆的价值利用与功能开发寄予厚望。 他说, 国科大不仅是 大师云集、 创造知识的地方, 雁栖湖校区也是沉淀历史、 见证 荣耀的地方, 更是理想主义者的高地, 坚守社会良知的阵地。 他

3、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弘扬 “两弹一星” 精神, 像老一辈科学家 一样 “兼怀天下” , 勇担时代重任, 在科学道路上砥砺前行。 中科院副秘书长曹效业在主持开馆仪式时说,“两弹一 星” 是中国奠定大国地位的历史性事件, 中科院投入 40 多个 单位、 一万七千多名科研人员参与 “两弹一星” 的研制工作, 同 时加快学科布局, 形成了学科齐全的科研体系。 这不仅是彪炳史册的重要成就, 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开馆仪式上, 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代表各承办单 位向国科大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董军社转交了纪念馆钥匙。 董军 社说, 国科大将充分发挥纪念馆的教育和激励作用, 不仅引导每 一

4、位学生走在科学技术的最前沿, 更要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学 习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难、 淡泊名利、 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在 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展现个人的业绩和价值。 纪念馆分中科院与 “两弹一星” 事业展厅、 中科院 “两弹一 星”历史人物展厅、中科院早期学科历史展厅三部分。国科大 2015级 60名本科生应邀出席开馆仪式, 并成为首批观众。 据了解, 在国家表彰的 23 位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获得者 中, 有 17位曾在中科院工作。为缅怀参与其中并作出杰出贡献 的老一辈中科院人, 白春礼在 2013 年 9 月作出指示, 将原怀柔 火箭发射试验基地建成 “两弹一星” 早期科研成果展览馆。

5、本报记者 倪思洁 见习记者 王佳雯9 月 11 日, 2015 夏季达沃斯论坛 在大连落幕,“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 成 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信号。 “国家转型和结构性改革对科技抱有 很大期望。” 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柳 卸林在接受 中国科学报 记者采访时说。 与此同时, 相关专家表示, 科技为 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风险, 或许同样 需要提早加以思考与衡量。对症下药促改革5600 多字的开幕式致辞中 8 次提 到 “结构性改革” , 这成为李克强总理讲 话中释放的一大政策信号。 结构性改革, 是各国当前面临的共 同命题, 也成为每逢危机到来经济学界 必开的一剂药方。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

6、主要靠 外需出口和投资,而一旦外需下降, 制 造业的很多产能就释放不出去。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拉动经济, 但对于市场 本身的需求重视不够。同时, 国家长期 重视制造业, 忽视了服务业等行业的发 展。” 柳卸林说。 过去的成功模式, 已经造成了当下 发展的包袱。其中, 环境问题就是直观 的影响之一。在此次达沃斯论坛中,“环 境界限” 被设为一大议题。 “这一议题的设置符合我国自身发展 的需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告诉记 者,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经济发展与人口、 资源、 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他认为,这其中科技创新大有可 为。 “节能减排一是要调整经济

7、结构, 发 展循环经济;二是靠科技创新的引领; 三是强化管理和执法。”激发 “人的意义”此次论坛上, 李克强明确把 “人” 的 作用凸现出来:“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激 发全体人民无穷的创造力”“人的创造力是发展的最大本钱” 。而此次达沃斯 论坛也特别将 “人的意义” 作为探讨的 主要议题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哲学系教授李侠 认为,该议题释放了两个层面的信号: 一 是鼓励人们释放能力, 二是这种能力是有 边界的。他认为,“人的意义” 这一议题一 方面鼓励人作为意义的生产者, 从被动的 生活状态走向主动的生活状态; 另一方面 提倡人们行动起来, 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下我们所 面

8、临的人的走向问题。” 李侠说, 社会的 快速发展, 使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 阶段, 而这个阶段人们需要 “意义” 。 不过, 他也指出, 人有能力和自由, 但这种能力和自由都是有边界的。所 以, 每个人都应当 “做一个有道德的创 新者” 。只有这样, 才能解决整个社会面 临的 “意义赤字” 。不确定的风险如何寻找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 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及未来全 球经济发展必然面临的问题。 在达沃斯论坛 “应对下一场工业革 命” 主题论坛中,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 兼执行主席克劳斯 施瓦布表示,面对 下一场工业革命, 有巨大的机会摆在人 们面前, 但另一方面, 有一些风险也使 人们必须提

9、高警惕。 “每一项新的发明都会带来一些不 确定因素。” 皇家帝斯曼集团首席执行 官兼管理委员会主席谢白曼在论坛上 说,“面对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 我们 必须提供更多的保障。如果做不到这 点, 就应该限制这样的可能性。” 柳卸林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 对 于科技应用于经济, 未来应有一个更好 的评估。 “我们应对科技引入市场变得 更加谨慎,提高对科技进行评估的手 段, 并且提升公众参与的意识和渠道。” “过去,科技可能更多考虑服务经 济; 现在, 可能要从公众、 社会、 环境等 多方面考虑科技服务经济的问题。” 柳 卸林说。达沃斯收官: 科技创新仍在路上李 岚 清 为 本 科 新 生 上 第

10、一 课,呼 吁 青 年 科 技 人 员提 升 文 化 艺 术 素 质本报北京 9 月 13 日讯 (记者丁佳) 今天上午, 原中共中 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国科学院大学 雁栖湖校区,为 400余名 2015级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代表 作了题为 知识分子与文化修养 的讲座。 这也是该校本科新 生的入学第一课。 李岚清呼吁青年科技人员提升文化艺术素质,加强音 乐文化尤其是高雅音乐文化方面的修养。他认为, 音乐的魅 力在于能使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生活更有情趣, 思维更 有创意, 学习更有实效, 工作更有效率, 领导更有艺术, 人生 更加丰厚。美育教育有助于人脑潜能的全面开发,

11、音乐不仅 对人的情商有提升, 还能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 提高人们 的记忆力、 想象力、 好奇心和创新思维能力, 而这些对科学家 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 李岚清指出, 国家能否兴旺发达、 持续繁荣昌盛, 关键就 是科教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 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他相信, 中科院的 青年人才一定能很好地肩负起这个光荣而重大的历史使命。 李岚清在讲座中说,当代中青年知识分子专业知识丰 富, 眼界宽广, 应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的国情、 制度、 文化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制度、 理论和实践自信。 中科院院长、 党组书记白春礼主持报告会。 他说, 李岚清 与

12、国科大缘分颇深, 国科大改革发展的每个关键阶段都得到 过他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从党和国家重要领导岗位退下来 后, 李岚清仍十分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特别是青少 年文化艺术修养的培育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白春礼表示,国科大致力于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创 业人才, 培养追求科学梦想、 献身科学事业、 立志科学报国的 未来科技领军人才。 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 力, 还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 广阔的国际视野, 更要有优秀的 综合素质、 丰富的人文情怀。 讲座后, 李岚清向国科大赠送书法作品和篆刻的印章, 内容是国科大校训 “博学 笃志、 格物明德” , 还有他亲笔签名的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13、李岚清音乐笔谈 欧洲经 典音乐部分 等著作。中科院副院长、 国科大校长丁仲礼代表全校师生接受了礼物。 据了解, 李岚清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 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中科院科教 事业的发展。 1998年中科院实施 “知识创新工程” 试点工作, 以及 2000年初提出拟对 全院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进行重大改革动议,均得到李岚清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 持。 2000年 9月, 李岚清对中科院 关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更名为中国科 学院研究生院的报告 , 作出决定性的重要支持。本报讯 (记者丁佳) 9 月 12 日上午, 中国科学院大 学 (以下简称国科大) 在北京雁栖湖校区举行 2015 级新

14、 生开学典礼, 欢迎 14279 名研究生、 334 名本科生和来自 50 个国家的 244 名留学生入学。中科院院长、 国科大名 誉校长白春礼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 他希望每一位国科 大新生看到的不仅是眼前, 更能够 “目尽青天怀今古” , 拥有穿透历史的眼光; 想到的不仅是自己, 更能够兼怀 天下, 勇担时代重任, 在科学道路上砥砺前行。 今年适逢国务院颁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 例 60 周年。开学典礼当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 展” 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开展。 白春礼表示, 人才 培养是中科院与生俱来的使命与责任。办好国科大, 是 中科院履行 “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 战略使命、 率

15、先建成 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的重大责任。 国科大的核心使命是利 用科教融合平台,遴选中科院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适 当引入外部资源, 提供给研究生和本科生, 造就德才兼 备的创新创业人才, 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 白春礼希望同学们能承袭师长严谨求真的治学态 度, 不投机, 不取巧, 踏踏实实做学问; 能放慢脚步, 选准 方向, 打好基础, 不要在意发表多少文章, 不要过早担忧 就业前景, 有足够的坚持, 与世俗的洪流保持理性的距 离; 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拥有自己的见解, 形成独立 的人格, 修成 “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 的淡泊气质, 练就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的过硬本领。

16、在 2015 级新生开学之际,国科大建设 10 年、 占 地 1070 亩的雁栖湖东西两个校区全面启用, 7000 多 名研究生开始了在长城脚下、 雁栖湖畔的学习和科研 实践。 这是中科院建院以来规模最大的单项基本建设 工程。 国科大校长丁仲礼表示,雁栖湖校区的全面启 用, 标志着国科大发展迈入新的征程。他希望每一位新生能怀抱 “博学笃志” 的信念, 秉持 “格物明德” 的态度, 不怕吃苦, 专注学业, 充满想象, 享受读书。 开学典礼上, 20142015 学年度的 390 名 “三好学生标兵” 、 7153 名 “三好学 生” 、 1175 名 “优秀学生干部” 和 433 名 “优秀毕业生” 受到表彰, 白春礼为获奖学 生代表颁发奖章。 据了解, 国科大由中科院主办, 其前身是中科院研究生院, 自 1978 年建校 至今, 已有 70 多位毕业生当选中科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与此同时, 国科 大是中国在校研究生数量最多的高校, 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