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党中勤,韩暄,党志博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567353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党中勤,韩暄,党志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党中勤,韩暄,党志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党中勤,韩暄,党志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党中勤,韩暄,党志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党中勤,韩暄,党志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第 1 6 卷 第 6 期2014 年 6 月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6 No. 6 Jun .,2014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党中勤1, 韩暄2, 党志博2(1.河南省中医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2.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摘 要: 目的: 探讨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 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护肝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胡鳖甲汤, 1剂/d, 分2次服用, 早

2、晚各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观察临床疗效、 主要生理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经 治疗后, 临床症状缓解, 生理指标改善,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6 入选病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 寄生虫病学分会及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全国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肝功 能出现异常者; 血清检查HBV标志物呈阳性者; 乙型肝炎或HBV感染的病程均超过半年者; B超 检查可见肝脾内回声增粗, 分布不均匀, 肝表面 不光滑, 脾脏肿大者;

3、有腹胀、 胸胁、 黄疸、 乏力、 萎靡、 失眠、 肝区疼痛等症状者均纳入临床研究 的范围之内。对于非病毒性肝炎, 如药物、 酒精 等导致肝炎者; 除HBV外, 尚有其它病毒感染导 致肝炎者; 近1个月内接受过抗病毒、 免疫调节、 保肝护肝等治疗者; 已妊娠或准备妊娠的妇女; 未按要求服药, 无法判定疗效者; 对药物发生过 敏者; 不易合作或精神不正常者及有严重严重的 心、 肝、 肾等疾病者均排除。 1.3 治疗方法 入选病例均给予抗病毒、 免疫调节、 保肝护肝 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胡 鳖甲汤进行治疗, 基本处方组成: 柴胡6 g, 炙鳖甲 10 g, 煅牡蛎15 g,

4、生地15 g, 白芍15 g, 沙参10 g, 麦 冬10 g, 玉竹10 g, 茜草10 g, 土元6 g。每日1剂, 分 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治疗结束后,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主要生理指标进行检测, 考察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疗效, 同时观察各患者不良反 应发生等情况。 1.4 疗效评价 按照 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中关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判定标准, 将临床疗效分显效、 有效和无效7。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 肝区疼痛消失, 无其它慢性病毒性肝炎的 临床体征, 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 有效: 临床症状 基本消失, 偶尔出现肝区疼痛, 无明显的慢性病 毒性肝炎的临

5、床体征, 肝功能检查出现正常或主 要指标下降50%以上; 无效: 治疗疗程结束后, 临 床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变, 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总 有效率 (%)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统计 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 生 理指标改善,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 治疗组总有 效率为92.9%,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具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6、见 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 治疗组289172 92.9* 对照组286121064.3注: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主要生理指标 两组患者经连续治疗4周后, 主要生理指标丙 氨酸转氨酶 (ALT) 、 谷草转氨酶 (AST) 发生了较大 的改变, 具体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 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ALT和AS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但治 疗组降低更显著, 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 AST指标变化 (IU/L,xs)时间治疗组 对照组 ALTASTALTAST 治疗前164.

7、2261.21124.4848.92161.1959.73119.9650.22 治疗后 42.2621.48* 39.3819.76* 84.5231.69 65.6928.81注: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安全性评价 治疗期间, 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呕吐、 腹胀、 食欲不振等胃肠道不适反应, 1例患者出现皮肤过 敏反应; 治疗组仅有1例出现轻微过敏性皮炎。两 组患者经适当处理后, 各不良反应快速消失, 不影响 临床治疗的效果及临床疗效的判定, 两组均未出现 其它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 论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 其中以乙型病 毒性肝炎在临床中最为常见, 据有关文献报

8、道, 全 国至少有6亿人曾感染过乙型病毒性性肝炎, 大部 分患者会出现厌食、 恶心、 腹胀、 黄疸、 乏力、 萎靡、 失 眠、 肝区疼痛、 肝脏肿大、 肝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 如 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 容易转化为慢性病毒性肝916 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炎, 会导致肝炎病毒出现持续性的感染、 复制, 并会 导致机体发生比较严重的机体免疫反应, 引起患者 的肝细胞出现弥漫性的变性或坏死, 从而继发性地 影响患者的纤维组织, 引起增生。临床研究表明, 大 部分的慢性肝炎患者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肝纤维化,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 症、 坏死和纤维化等病理特征, 肝脏的纤维组织出现

9、 增生是慢性肝炎、 早期肝硬化最主要的病理改变特 征之一, 但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容易被忽略, 故慢性 肝炎的缓慢进展是临床治疗肝炎的难点, 而一旦出 现慢性肝炎时, 患者的肝细胞坏死就会比较严重, 肝小叶及汇管区内胶原及纤维组织出现增生, 肝细 胞再生结节形成, 如治疗不及时则可发展成为肝硬 化, 甚至进一步演变成为肝癌,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 体健康8。慢性肝炎的危害已经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广 泛关注, 各国已经将预防病毒性肝炎纳入基本医疗 中, 并制定了相对完善的预防措施, 如婴幼儿一般 均会接种乙肝疫苗, 易感人群注射丙种球蛋白等。 故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 体液、 母婴等途 径进行传播。

10、尽管当前的医疗水平比较高, 但还是 无法将患者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彻底清除, 故当前 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是 采用抗病毒、 免疫调节、 保肝护肝等药物治疗, 短 期内能够使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 ALT、 AST等指标下降, 短期内会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患者体内的肝炎病毒会产生抗 药性, 使常规抗病毒药物失去治疗效果, 导致临床 治疗逐渐失效9。中医药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 积累了丰富 的治疗疑难杂症的经典名方, 其中柴胡鳖甲汤出自 宋徽宗时期编著的 圣济总录 , 基本处方是由柴 胡、 炙鳖甲、 煅牡蛎、 生地等中药经合理配伍而成, 方 中柴胡具

11、有疏散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柴胡中主要活性成分柴胡总 皂苷具有较强的抗肝损害及肝纤维化的作用; 鳖甲 具有滋肾潜阳、 软坚散结的功效, 临床可用于治疗骨 蒸劳热、 胁下坚硬等。柴胡鳖甲汤具有较强的免疫 调节、 抗肝损害及肝纤维化的作用10, 诸药配伍合理, 临床主要用于虚劳夜多盗汗、 面色萎黄、 四肢无 力、 不思饮食、 咳嗽不止等疾病的治疗。本文笔者在 常规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上, 对治疗组患 者加用柴胡鳖甲汤进行治疗, 使患者的主要生理指 标 (ALT、 AST) 出现了显著性的改善, 明显提高了临 床治疗的效果, 使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2.9%,

12、 同时 没有发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试验结果显示, 柴 胡鳖甲汤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具有疗效较好、 服用安全、 经济实惠等特点, 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 义。 参考文献 1 潘启明, 熊广, 陈生,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 效观察 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 6 ( 2 ): 7-8. 2 张清科.乙肝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 察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 1 ): 112-113. 3 陈欣, 秦莉.八宝丹胶囊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 11 ( 2 ): 90-91. 4 陈仕祥, 何维新,

13、熊志远, 等.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治疗慢 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J .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 ( 9 ): 1027-1028. 5 秦兆习, 张光彩, 王丽, 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疗 效评价 J .传染病信息, 2006, 19 ( 5 ): 271-272. 6 吴锦瑜, 张华, 陈志勇.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 效观察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 ( 3 ): 65-67. 7 侯豐灏.茵苓贯桑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之临床研 究 D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24-25. 8 王术梅, 张红.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

14、肝炎临 床疗效观察 J .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 ( 11 ): 1697-1698. 9 李文俊, 毛碧蓉, 李晓灵, 等.天晴复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 疗效观察 J .现代临床医学, 2006, 32 ( 5 ): 337-338. 10 顾立刚, 王庆国, 于世赢, 等.柴胡鳖甲汤对大鼠免疫损伤性 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J .伤害免疫学杂志, 1998, 18 ( 1 ): 25-26.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 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 在辽宁省教育厅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 在编辑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同行专家评定,辽宁中医

15、药大学学报 于2008年6月被收录为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并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证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受国家科学技术部委托, 开展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项目” 的研究工作。项目研究组从全国自然科学领域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中, 依据专家评估和文献计量学理论和方法, 结合中国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客观评估、 科学遴选各学科内较具影响和学术质量最高的优秀期刊, 建立了 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 (CSTPCD) 。这些被选出的期刊就是用于统计国家历年科学技术论文产出数据和评价科研绩效的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始终坚持办刊方向, 践行科学发展观, 继承创新中医药文化, 搭建中医药科技平台, 及时报道中医药新理论、 新技术、 新思路、 新成果, 为弘扬中医药事业发展, 为人民健康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