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制度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648829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制度(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 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 制度制度本章要点:本章要点: 社会救助的概念、特征和种类(灾难救助法律制度、扶社会救助的概念、特征和种类(灾难救助法律制度、扶 贫法律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法律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贫法律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法律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等);优抚安置法律制度(军人的抚恤优待活保障制度等);优抚安置法律制度(军人的抚恤优待 法律制度和退伍义务兵的安置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和退伍义务兵的安置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救助法律制社会救助法律制 度度一、社会救助的概念和特征一、社会救助的概念和特征 社会救助通常称为社会救济,是指国家

2、和社会社会救助通常称为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 依法向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的人提供满依法向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的人提供满 足其最低生活需要的资金、实物或者服务的制足其最低生活需要的资金、实物或者服务的制 度。度。 社会救助制度具有下列特征:社会救助制度具有下列特征: (一)社会救助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一)社会救助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 (二)社会救助是最低标准的社会保障(二)社会救助是最低标准的社会保障 (三)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特定的(三)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特定的 我国的社会救助主要包括灾难救助法律制度、我国的社会救助主要包括灾难救助法律制度、 扶贫法律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法律制度和城市扶贫法律

3、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法律制度和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 二、灾难救助法律制度二、灾难救助法律制度 灾难救助是指对于突然遭遇重大灾难的人口和家庭,灾难救助是指对于突然遭遇重大灾难的人口和家庭, 由国家和社会给予资金或实物的资助,帮助其摆脱困由国家和社会给予资金或实物的资助,帮助其摆脱困 境的社会救助制度。灾难救助主要包括因为自然灾害境的社会救助制度。灾难救助主要包括因为自然灾害 、社会灾害和重大疾病而引起的社会救助。、社会灾害和重大疾病而引起的社会救助。 自然灾害是指各种自然现象给人类所造成的灾害。自自然灾害是指各种自然现象给人类所造成的灾害。自 然灾害主要有五类

4、:然灾害主要有五类:1 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2 2、地质灾害;、地质灾害;3 3、 地貌灾害;地貌灾害;4 4、水文灾害;、水文灾害;5 5、生物灾害等等。、生物灾害等等。 自然灾害救助通常称为自然灾害救助通常称为“ “救灾救灾” ”,是指国家和社会对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于 因为自然灾害而造成的人口和家庭给予救助的制度。因为自然灾害而造成的人口和家庭给予救助的制度。 广义广义三、扶贫法律制度三、扶贫法律制度 (一)扶贫的概念和概况(一)扶贫的概念和概况 (二)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二)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 (三)扶贫开发的方针与途径(三)扶贫开发的方针与途径 (四)扶贫开发的主要形式(四)扶

5、贫开发的主要形式 (五)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五)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 1 1、信贷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 2 2、财税优惠政策、财税优惠政策 3 3、经济开发优惠政策:、经济开发优惠政策:四、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四、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一)五保供养的概念、性质和领导(一)五保供养的概念、性质和领导 (二)五保供养的对象及其确定(二)五保供养的对象及其确定 (三)(三) 五保供养的内容、标准五保供养的内容、标准 (四)五保供养的形式(四)五保供养的形式 (五)五保对象的财产处理(五)五保对象的财产处理 (六)监督管理(六)监督管理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度 (一)城

6、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 本方针和适用范围本方针和适用范围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制(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制 度度 (三)资金管理和保障标准(三)资金管理和保障标准 (四)申请、审查、发放、监督(四)申请、审查、发放、监督 (五)法律责任(五)法律责任第二节第二节 优抚安置法律制优抚安置法律制 度度一、军人优待抚恤法律制度一、军人优待抚恤法律制度 (一)优抚对象和优抚工作的一般规定(一)优抚对象和优抚工作的一般规定 (二)死亡抚恤(二)死亡抚恤 (三)伤残抚恤(三)伤残抚恤 (四)优待(四)优待二、安置法律制度二、安置法律制度 (一)退伍

7、义务兵的概念(一)退伍义务兵的概念 (二)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的管理和原(二)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的管理和原 则、方针则、方针 (三)退伍义务兵的安置(三)退伍义务兵的安置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无论原因如何,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不能维持最无论原因如何,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不能维持最 低限度的生活水平,体现出社会的不公平。这低限度的生活水平,体现出社会的不公平。这 就需要通过国家的干预,以社会救济的形式进就需要通过国家的干预,以社会救济的形式进 行扶助,实现一定程度的公平。行扶助,实现一定程度的公平。 优抚安置则是对于军人的优待抚恤和退伍义务优抚安置则是对于军人的优待抚恤和退伍义务 兵的安置,军人和退伍义务

8、兵及其家族为国家兵的安置,军人和退伍义务兵及其家族为国家 和社会作出了贡献,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优和社会作出了贡献,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优 抚安置。抚安置。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本章要点:本章要点: 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的区别;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的区别;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 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保险概述社会保险概述一、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一、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由规定主体缴纳

9、款项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由规定主体缴纳款项 形成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由于生、老、病、死、伤形成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由于生、老、病、死、伤 、残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中断劳动,本人和、残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中断劳动,本人和 家庭失去生活收入时,从社会保险基金中获得必要的家庭失去生活收入时,从社会保险基金中获得必要的 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具有以下特点:社会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强制性。第一,强制性。 第二,互助性。第二,互助性。 第三、福利性。第三、福利性。 第四,社会性。第四,社会性。 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10、的区别 第一,保险的性质不同。第一,保险的性质不同。 第二,保险的对象不同。第二,保险的对象不同。 第三,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第三,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第四,给付标准不同。第四,给付标准不同。 第五,管理体制不同。第五,管理体制不同。 三、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沿革和三、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沿革和 立法立法 建国以后,我国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建国以后,我国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劳动保险制度。 1978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原有的劳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原有的劳动 保险制度逐渐被新的社会保险制度所取代,国保险制度逐渐被新的社会保险制度所取代,国 家的一系列

11、立法为社会保险制度提供了依据。家的一系列立法为社会保险制度提供了依据。 这些立法主要有这些立法主要有 根据上述立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医疗保根据上述立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医疗保 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 险等为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险等为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保险、工伤保医疗保险、工伤保 险和生育保险法律制度险和生育保险法律制度一、医疗保险法律制度一、医疗保险法律制度(一)医疗保险的概念(一)医疗保险的概念 医疗保险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有的称医疗保险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有的称 为健康保险,有的称为疾

12、病保险,有的称为医为健康保险,有的称为疾病保险,有的称为医 疗津贴等等。疗津贴等等。 医疗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使保险对象在遭医疗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使保险对象在遭 遇疾病和伤害时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服遇疾病和伤害时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服 务所需费用的社会保险制度。务所需费用的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传统上的医疗保险是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我国传统上的医疗保险是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 制度。制度。 现在基本的法律文件是现在基本的法律文件是19981998年年1212月月1414日国务院日国务院 颁布的颁布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的决定的决定。(二)我国

13、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 任务和原则任务和原则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 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是: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是:基 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 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

14、及其职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 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 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 相结合。相结合。(三)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三)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社会团体

15、、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 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 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决定;市人民政府决定; 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 、州、盟)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州、盟)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 ,北京、天津、上海个直辖市原则上在全市范围内,北京、天津、上海个直辖市原则上在全市范围内 实行统筹(以下简称统筹地区)。所有用人单位及其实行统筹(以下简称统筹地区)。所有用人单位及其 职工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职工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 医疗保险,执行统一政策,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医疗保险,执行统一政策,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 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四)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四)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 金和个人帐户金和个人帐户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