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马龙华《太阳光和影子(1)》教案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4519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马龙华《太阳光和影子(1)》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马龙华《太阳光和影子(1)》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马龙华《太阳光和影子(1)》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马龙华《太阳光和影子(1)》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马龙华《太阳光和影子(1)》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马龙华《太阳光和影子(1)》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滕州市滕东中学数学教研组课时课题:课时课题:第四章 第二节 太阳光与影子(一) 课型:课型:新授课新授课授课人授课人:滕州市滕东中学 马龙华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2 年 10 月 30 日 星期二 第三节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平行投影的含义,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重点)2.知道物体形成影子的大小和方向.(重点)3.知道平行投影与物体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难点)教法及学法指导教法及学法指导:本节应用“启迪诱导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仔细观察、主动思考、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

2、及预习工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一:知道平行投影的含义,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1.快速看课本 121-123 页,完成: (1) 投影现象。 (2) 平行投影。 (3)在平行投影中,所有的光线都是 的,光线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的影子 (4)物体的三种视图,是 的光线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 2.看课本 122 页议一议: 请将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说明你的理由 在滕州市滕东中学数学教研组同一时刻,大树和小树的影子与它们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杆子在太阳光下影子3.某校墙边有甲、乙两根木杆。 (1)某一时刻甲木杆在阳

3、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你能画出此时乙木杆的影子吗?(用线 段表示影子)(2)在图中,当乙木杆移动到什么位置时,其影子刚好不落 在墙上?(3)在你所画的图形中有相似三角形吗?为什么?二、合作共建二、合作共建: 2.小亮认为,物体的主视图实际上就是说物体在某一平行光线下的 投影(如图) ,左视图和俯视图也是如此,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先 想一想,再与同伴交流。三、系统总结三、系统总结:本节课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大家对内容的理解,本课内容,要 体会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不同影子,在操作中观察不同时刻影子 的方向和大小变化特征。四、达标测评四、达标测评: 1.将一元硬币放在太阳光下,它在平整的地面上的投影可

4、能是 也可能是 2.将一个正方形木版放在阳光下,它的投影可能是 也可能是 也可能是 3.将一个三角形放在太阳光下,它所形成的投影是 4.小明在操场上练习双杠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在地上双杠的两横杠的在阳光下的 影子【 】滕州市滕东中学数学教研组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无法确定 5、在一个晴朗的好天气里,小颖在向正北方向走路时,发现自己的身影向左偏,你知道 小颖当时所处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无法确定 6、小亮在上午 8 时、9 时 30 分、10 时、12 时四次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向日 葵的头茎随太阳转动的情况,无意之中,他发现这四个时刻向日葵影子的长度

5、各不相同,那么影子最长的时刻为【 】 A.上午 12 时 B.上午 10 时 C.上午 9 时 30 分 D.上午 8 时 7、对同一建筑物,相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冬天比夏天【 】 A.短 B.长 C.看具体时间 D.无法比较 8、如图是一根电线杆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影长图,试按其一天中发生的先后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9.小明的身高是 1.7 米,他的影长是 2 米,同一时刻学校旗杆的影长是 10 米。则旗杆的 高度是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课本 125 页第 2、3 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四章 第二节 太阳光与影子(一)投影现象:平行投影:议一议达标测试滕州市滕东中学数学教研组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视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来研究有关平行投影的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本课选材贴近生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太阳光下影子所包含的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求知热情非常高涨,在讨论过程中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加强了沟通。最后环节提示了平行投影与视图之间的联系,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