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知识培训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64499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法律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劳动法律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劳动法律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劳动法律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劳动法律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法律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法律知识培训(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法律知识培训 1、劳动合同法的重大修改与原劳动法的对比分析 ; 2、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等方面的影响; 3、劳动合同管理、企业劳动争议中的难点问题及 应对策略; 4、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劳动争议典型案件剖析; 5、劳动争议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 6、企业劳动争议、纠纷的预防及法律风险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劳动合同法已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05年1月劳动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送审稿) 报请国务院 审议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1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5年11月26日,劳动合同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十九次会议审议 草案共分7章65条,

2、分别为总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 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2006年4月23日一稿修改后通过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 收到19 多万条意见 60劳动者的意见 2006年12月11日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对劳动合同法草案审议 2006年12月24日修改后的第二稿通过 2007年4月24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三审 草案共分8章98条总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集体合同第二节劳务派遣合同第三节其他用 工形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一、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的影响解决重点: 如何有效行使劳动管理权 取得用人单位利益与劳

3、动者利益的平衡 避免劳动争议 提高劳动效率 1、劳动合同的期限实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明确合同期限种类 第9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劳动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 限3种 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 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合同终止时间的 劳动合同。立法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无固定期限合同虚化的举措鼓励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放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 订条件草案第14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提出续签劳动合同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 限劳动合

4、同1续延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已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3国有企业改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 年或者距法定退休年龄在10年以内4连续签订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签的劳动法第20条规定:案例1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 2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 3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 限的劳动合同 规定相应义务和责任 事实劳动关系的风险 已存在劳动关系,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 的,除劳动者有其他意思表示外,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 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应当及时补

5、办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手续。符合条件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15条第2款: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 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双方之间存 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并以原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 系。规定法律责任 赔偿二倍经济补偿金 违反本法规定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 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法第46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 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期限的用工风险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定期劳动合同)(草案13条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劳动法对此类合同未限定签订条件,适用范

6、围最广泛 用工灵活 成本 相对小正式工、长期工、季节工临时工都应签订劳动合同期限长或短法律均无限制,只对试用期的最长期限限制弊端:凝聚力差 员工不稳定,企业须承担培训成本,可能影响企业 长远发展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书面形 式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终止条件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称无定期劳动合同 (草案14条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 合同) 只要不出现法律、法规规定的或当事人约定的变更、解除、终 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合同可持续至劳动者法定退休年龄为 止 用人单位使用有能力的劳动者:职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种和 工作时间较长的劳

7、动者保护黄金年龄 职业稳定权 优点:人才作用 劳动关系稳定 弊端:劳动成本高 解除困难 劳动者有可能产生惰性问题: 初次签劳动合同多长期限? 11 ? 33 31?35 ? 46 ? 55 ? 是否要续订?第一次续 是否要续订2次?2+无固定期限 续订的劳动合同期限?考虑因素: 灵活用工的选择 雇主与员工的选择 对人力资源的最佳使用 试用期 成本 经济补偿金 解除与终止第1期最好为3年,足够长时间确定是否长期使用员工 第20条劳动合同期限不足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 1年以上3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 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3年

8、的试用期6个月,充分利用试用期 成本的考虑,经济补偿金 终止的选择权丧失,解除制度2、强化书面形式 规定了法律责任 劳动行政监察等 三次审议稿第7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招工名册备查。” 三次审议稿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 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81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 备条款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 位应当承担赔偿责

9、任。第82条 用人单位自办理用工手续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劳动应得报酬二倍的工资。 3.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8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 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 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 应当如实说明。 第9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 者收取财物,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第85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

10、期退还劳动者本人,按每一名劳动者五百元以上二 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 任。4、加强试用期保护 规定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赔偿责任 第83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无效,由劳动行政部门责 令用人单位依照本法规定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 以劳动者月工资为标准,按违法约定的试用期的期限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20条 劳动合同期限不足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 期限1年以上3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

11、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试用期不 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21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最低工资或者劳动合 同约定工资的80%。第22条 在试用期中,除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外,用人 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 劳动者说明理由。试用期案例5、规定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均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第4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 (二)劳动者已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

12、单位歇业、解散的; (五)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关闭的; (六)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规定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第46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向 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违法)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预告解除)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裁 员) (四)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动议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 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不降低现有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签劳 动

13、合同的情况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第44条 (四)用人单位歇业、解散的;(五)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关闭的;第38条(二)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40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在提前30日以面形式通知劳动 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 ,且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的; (二)劳动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

14、作岗位,仍不 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使劳动合同无 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的。 第41条经济性裁员 第44条第一项: (一)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草案三次审议稿第47条 “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 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上年度职工月平 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 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

15、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 均工资。”7、企业规章制度纳入劳动法明确用人单位有规章制度制定权 劳动法第4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 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确定(纳入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 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 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 商确定。 工会等有提出异议权 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 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作出修改完善。 应当公示用人单位的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在单位 内公示,或者发给劳动者。规章制度的管理 规章制度的作用 管理 规范 处理依据 风险 规章制度有效的要件 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 规章制度的举证责任 发生劳动争议后的补救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章,工作规则、就业规则、雇佣规则、从业规则 是指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不同于法规、政策,不同于企业章程、团体 规章 是用人单位内部行为规则,劳动管理规则,劳动行为准则 是企业经营管理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 共决? 协商? 单方决定?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