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共赢基础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44952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6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夯实共赢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夯实共赢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夯实共赢基础(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3 要闻要闻2016年 9月 14日 星期三当前, 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 50%, 然而 全球经济治理仍存在新兴经济体 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不足、 发言权 过低的缺陷。二十国集团 (G20) 杭 州峰会邀请历史上最多的发展中 国家与会, 同七十七国集团、 非洲 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 内陆国和小 岛国等广泛对话, 传递出明确的信 号: 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 员, 也属于全世界。中国办会的独 特视角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 普遍愿望,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 “建 设包容型世界经济” 的主张, 展现 了中国谋求共同发展的决心, 也得 到世界各国的响应。让增长和发展惠及 所有

2、国家和人民“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 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 让各国人民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 一 天 天 好 起 来 ! ” 习 近 平 主 席 在 G20 工商峰会开幕式上表示。联 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 杭州峰会 一大亮点是中国邀请了很多发展 中国家参与。“联合国 2030 年可持 续发展议程要实现全球 70亿人 一 个也不落下 , 不管社会经济状况 和种族背景如何, 邀请更多发展中 国 家 参 会 正 是 对 这 一 目 标 的 践 行。 ” 英国 金融时报 网站的文章 认为, 中方强调 “发展为了人民、 发 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 享” , 为今年的 G20 峰会奠定了

3、基 调。今年 G20 首次把发展问题置 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 首 次就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制定行动计划, 首次就支持非洲国 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 作, 具有开创性意义。 “社会不平等问题首次在全球 20 个最大经济体的会议上占据重要位置。 ” 德国 法兰克福汇报 题 为 G20 向不平等宣战 的文章认 为, 在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和美国 人质疑精英以及政治和经济制度 的同时,“减少不平等” 等关键词 被写入 G20 杭州峰会的最后文件 中。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峰会闭幕 后说, 这次峰会的讨论表明, 可持 续 发 展 与 社 会 保 障 的 联 系 非 常 重要。 埃及总商

4、会进口业务分会主 席艾哈迈德希赫告诉本报记者, 关注发展问题其实是从更长远角 度考虑世界经济的增长问题。发 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国际经济 事务平等协商、 平等决策, 不仅反 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也 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是历史的 进步。 南非国际问题评论员香农易 卜拉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习近平主席呼吁增加新兴经济体 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 的代表性和话语权, 以保证各国在 公平规则下开展合作, 享有平等的 权利和机会, 这些无疑都有利于促 进包括非洲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 家的发展。杭州峰会赋予二十 国集团更广阔视野小智治事, 大智治制。习近平 主席提出的全球经济治理重点,

5、 反 映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现实, 体 现的是权利平等、 机会平等、 规则 平等的理念。 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学教授 罗格蒂斯认为, 随着全球经济联 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任何一个国 家想要 “独自发展” 几乎不可能。 这就需要以更加开放、 包容的心 态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 展。包容的一个重点便是强调全 球共享发展成果, 在推动全球经济走出危机的泥沼时, 保证不让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掉队。中国 主张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的同时, 也将推动全球经济可持 续发展。 在中国的努力下, G20 杭州峰 会把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议题带入 国际经济的核心地带, 并确立具体 目标, 促进各方为落实重要的全

6、球 性协议采取实际行动。土耳其经 济政策研究基金会政治分析师费 里德伊南认为, G20 领导人杭州 峰会公报最特别的意义在于, 它反 映了 G20 内外发达与发展中经济 体的呼声和利益。在这个意义上, G20 超越了包括七国集团 (G7) 在 内的其他全球经济治理平台所具 有的视野。伊南称, 凭借这一公 报, G20 首次承担起了名副其实的 全球经济治理角色。公报阐述了 新的制度性愿景和 “开放” 与 “包 容” 的制度性价值观, 以便促进新 的增长动力, 并聚合了世界经济中 多元化的利益。G20 杭州峰会容 纳不同声音的事实, 证明了中国的 领导能力。 非洲国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 贫穷、 饥饿

7、和不平等, 而这里又是 世界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 南非人文科学研究院金砖国家研 究中心主任加亚乔西认为, 杭州 峰会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发展问题 的高度重视, 这也是解决当前世界 经济困局的关键。他表示, 峰会发 起 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 达国家工业化倡议 和 全球基础 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 , 制定了 创业行动计划, 并决定在粮食安 全、 包容性商业等领域深化合作, 这些行动计划非常关键。“我们看 到中国在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 等方面给予非洲支持, 取得了非常 多的成果, 许多人有了工作, 生活 水平得到了提高, 这正是我们所期 待的包容型经济。 ”中国以实际行动 推动包容发展承诺一千

8、, 不如落实一件。中 国领导人没有让 “包容” 仅仅停留在 口头上, 而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一带一路” 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 享中国发展机遇, 实现共同繁荣。 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系列重点项目和 经济走廊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1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正在同步推 进。中国倡导创建的亚洲基础设施 投资银行, 已经开始在区域基础设 施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国际法教 授埃万德罗卡瓦略认为, 中国一 直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 治理, 同时也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 世界经济发展更具包容性。与发 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治理模式不 同, 中国主张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 的有效参与空间, 让所有国家平

9、等 对话、 分担责任, 共同谋求全球经 济可持续发展。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 高级研究员古谢夫告诉本报记者, 挑战面前, 只有合作才能找到出 路。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被落后 的基础设施条件限制, 发展潜力不 能充分得到展现, 难以拓展贸易和 投资空间。如果能在多边平台下 获得更多资金和技术帮助, 这些国 家的发展将给其他寻求开拓发展 空间的国家带来新的机遇。 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基金 经理李山泉为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 倡议点赞, 认为这将发挥基础 设施互联互通的辐射效应, 帮助发 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 球价值链, 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开 放, 并通过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 家工业化、

10、提高能源可及性、 发展 普惠金融、 鼓励青年创业等方式, 让各国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消除贫困和饥饿, 推动包容和 可持续发展, 不仅是国际社会的道 义责任, 也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 效需求。英国卡斯商学院经济学 教授菲力普认为, 只有世界各国形 成合力, 才能夯实共赢的基础, 为 更多人带来福祉。 埃及制定了 2030 年可持续发 展全面规划, 将加大吸引投资力 度, 鼓励私营企业更多地参与由政 府规划并组织实施的经济建设项 目, 鼓励小微企业发展。艾哈迈 德希赫说, 埃及希望通过 “2030愿 景” 对接 “一带一路” , 推动双方在 能源与工业、 投资、 科研与技术、 文 化等各领域合

11、作, 以提振国内经济 增长, 实现社会繁荣与昌盛。 “有和平、 合作, 然后才能有发 展。 ” 泰国前副总理素拉杰沙田泰 表示, 命运共同体对亚洲而言就是 共享繁荣。中国在杭州峰会上提 出共赢的方法, 能够促进和平、 促 进合作、 实现发展, 而这正是命运 共同体理念的核心。 (本 报 北 京 、 开 罗 、 约 翰 内 斯 堡、 布鲁塞尔、 里约热内卢、 莫斯 科、 纽约、 伦敦 9月 13日电记者王 新萍、 黄发红、 韩晓明、 李志伟、 吴 刚、 索泓依、 曲颂、 李晓宏、 黄培昭)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 夯实共赢基础据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王卓伦) 国务委员杨洁篪 13日在钓鱼台国

12、宾馆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文莱首相府部长兼外交 与贸易部第二部长林玉成和首相府能源与工业部长亚斯敏。 杨洁篪说, 建交25年来, 中文两国战略互信不断深化, 经贸 合作持续拓展, 人文交流往来频密, 双边关系健康快速发展。 中方愿与文方共同努力, 推动两国战略合作关系取得新进展。杨洁篪会见文莱客人新华社北京 9 月 13 日电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 13 日 在京会见斯里兰卡副议长提兰加, 双方就进一步巩固传统友 谊、 推动互利合作进行了交流。罗富和会见斯里兰卡副议长据新华社北京 9 月 13 日电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 13 日在北京会见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王家瑞会见越南客人新华社堪培拉 9月 13日

13、电 (记者赵博) 澳大利亚联邦议 会参议长帕里、 众议长史密斯 12日在堪培拉联合会见全国政 协副主席、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齐续春。 齐续春表示, 中方重视发展中澳关系, 希望双方共同努力, 深化务实合作, 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帕里和史密斯表示, 希望澳中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 推动 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再上新台阶。 齐续春一行应邀于 9月 9日至 13日访澳, 其间与澳政界、 智库及大学等进行了广泛交流。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众两院议长联合会见齐续春新华社北京 9 月 13 日电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13 日 在京举办招待会, 庆祝中国与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建 交 2

14、5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出席招待会。中国与波罗的海三国建交25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九月十三日,安徽省合肥市多个社区举办制作月饼、诵读诗歌、慰问 劳动者等活动,喜迎中秋佳节的到来。图为在合肥市清溪路社区活动中 心,两名安徽农业大学留学生学做月饼。新华社记者张端摄日前,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进行第五次核试验。 此举破坏核不扩散体系、 威胁地区和平稳定, 需要有关各方在 避免进一步相互刺激的同时加以有效应对。 然而, 相关消息传出后, 华盛顿却无视问题的复杂与严峻, 又一次毫无根据地搬出了 “中国责任论”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 在谈及朝鲜新一轮核试验时称,“这是中国的责任” ,“中国

15、对 这一事态发展负有重大责任, 也有重大责任来扭转事态” 。 在朝核问题上, 美国有什么资格装局外人, 又有什么资格 随意把局势恶化的责任推到他国身上?朝鲜半岛核问题历史 脉络清楚地摆在那里, 问题的由来和症结, 难道不在美国身上? 否则, 朝鲜为什么一直将不断追求的核打击能力直指美国? 中国作为朝鲜半岛最大邻国, 从地区安全大局和自身合 理安全关切出发, 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始终坚持实现半岛无 核化、 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 “三坚持” 原则立场, 在一系列重要关头为避免局势 “崩盘” 发 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 只要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 的相关决议, 中国从

16、来都是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此次朝鲜 再次进行核试验后,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外交行动。中国 将继续以建设性和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安理会相关讨论, 为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发力。 美国对朝鲜半岛核问题真相有足够多的了解, 很难想象华 盛顿真的相信自己所渲染的 “中国责任论” 。人们有理由怀疑 华盛顿是否真的有意愿花力气把朝核问题往解决的方向推。 今年年初, 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之后, 美国不惜增加对半岛 安全格局的刺激、 不惜损害地区国家战略安全利益, 极力推动 在韩国部署 “萨德” 反导系统。美国当然不会真的认为部署 “萨 德” 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 但出于一己私利 考量, 美国还是选择了把朝鲜核试验这个借口 “用好”“用足” 。 近年来, 在诸多国际事务中, 美国提供有效公共产品的能 力不断下降, 但其制造麻烦的劲头却丝毫没有减弱, 朝鲜半岛 核问题只不过是其中一例。人们看到, 在乌克兰问题上, 美国 非但没有对西方过度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导致局势越过 “平 衡点” 有所反思, 反而将责任全盘推给俄罗斯。在东亚地区, 美国自从推出 “亚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