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3809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教育教育”的定义的定义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教育(狭义):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本课程的定义: 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几点理解:几点理解: “实践特性” 耦合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 ; 社会的个体化 “动力性”:一种“加速”或“促进”的作用 “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一) 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代表重点) 1、 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

2、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 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 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 3、 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 ;循环定义(狭义的) 。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 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

3、活动。 A、 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二、教育的个体功能二、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以 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的表现: 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3、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4、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技能的要求,个体把教育当作生存手段和工具。 (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过程,在满足需要过程中,个体获得自 由和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教育对个体的负向功能教育对个体的负向功能 第一,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 培养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正向功能) (一)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

5、功能 个体社会化是什么?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教育对其功能 1、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思想上 2、 促进个体行为社会化行为上 3、 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角色上 (二)教育促进社会个体化的功能 1、促进人的主题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自主性 2、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独特性 3、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创造性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正向功能) (一)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成“才”的教育,是成“人”的教育 1、 通过个体社会化,个体可以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在进 入社会生活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 2、 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教

6、学生“学会生存” 。个体把教育当作一种生存的手段和工 具。 (二)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1、 人的成长必须接受教育。教育教人“成为人” 。 2、 受教育过程是一个通过促进个体发展不断追求自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知识 的传授,促进人的知情意、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了自由人。一个人受到的教育 越多,就越能体现自己的意志自由。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负向功能) 1、 标准化的教学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2、 过重的学业负担,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 3、 学校管理模式,对学生管得过宽、过严,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和创造性培养。因此,应克服和矫正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7、,其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 理念。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

8、的加速器 、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 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对人的作用 人口质量是现代生产发展和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我国的民族素质还比较低。 1、 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因为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人的科学技术水平、文化 修养和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等精神因素,教育作为促进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活动,其 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人口质量。 2、 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 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对文化的作用 (一) 传递、保存文化 1、 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 2、 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二) 活化文

9、化 由存储形态的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 (三) 选择文化 标准: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 本的文化。 (四) 批判文化是选择功能的深化,还具有改造功能。 (五) 交流、融合文化因为文化具有地域性 1、 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 2、 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改造,促进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六) 更新与创造文化 1、 教育对文化选择、批判、融合、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更新发展。2、 教育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直接途径(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和间接途径(创造性人才 的培养) 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对经济的作用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

10、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 重要因素。 (一) 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1、 普通教育的作用 2、 职业和专业教育的作用 (二) 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1、在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教育的高效传播、加工改造 2、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教育将一般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对政治的作用 1、 传播科学,使公民具有民主观念 2、 教育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民主的教育加速政治民主化。 五、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育在工业文明中促使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 在后工业文明中,促使人类与自

11、然和谐发展。 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一) 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 (二) 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中因素 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这是人为的结果,是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所造成的正向功 能的受阻和障碍。 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 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

12、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一)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二)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四、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四、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是: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一、

13、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 (一) 教育目的的内涵(书上的这段话最好全部记下来)(书上的这段话最好全部记下来) 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 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 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 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 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

14、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1、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 ,还有“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2、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 “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三)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1、 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教育为谁培养人” “为谁服务” 2、 对教育对象质的规定性: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性;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一) 根据教育目的自身实践的特点看,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 操作性教育目的:

15、具有实践操作意义 前者是后者的依据,设定原则,价值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形式。 (二) 从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级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级性教育目的:具有终级结果的教育目的 发展性教育目的: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三) 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分为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被社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守的教育目 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 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对课程选择

16、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 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二)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借助三种方式进行:确定价值的方式;标准的方式;目标的方式; 调控对象: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受教育者(对学生的外部调控和学生的自我控制) (三)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1、 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 2、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三个功能相互联系、综合体现。定向功能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调控功能的发 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凭借定向功能。 第五章第五章 教育与学生教育与学生一、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一、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 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 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