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从历史角度论述几个违反永续发展的案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61997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从历史角度论述几个违反永续发展的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参,从历史角度论述几个违反永续发展的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参,从历史角度论述几个违反永续发展的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参,从历史角度论述几个违反永续发展的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从历史角度论述几个违反永续发展的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从历史角度论述几个违反永续发展的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7 - 參、從歷史角度論述幾個違反永續發展的案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許倬雲院士) 一、前言 自然生態系統與人類之間有其互相影響之處。以氣候而言,某大地百年溫度的降低,會驅趕居住在北半球寒冷地區的居民南遷 , 以致造成骨牌效應 ,引發一波又一波的移民 。另一種例子 ,大量開拓農田 ,會導致中國黃土高原表土的流失 。 水土流失的效應會導致黃土高原原地的破碎。人類是地球系統的一個次系統,在這一個系統中各部份的變化,都會引發其它部份相當的變化 。 人類生活於地球表面分散於各處, 各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當然決定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因此,誠如法國年鑑(Annales) 學派布勞岱所陳述,某處人

2、類歷史的長時段,即是該地區的地理 / 地質條件,文化與社會、經濟諸項情況則為其週邊條件;一般歷史事件只是上述兩項背景下所呈現的現象。我們無妨作一借喻 ,長時段是一個城市及其中的一所劇院,週邊條件是舞台、佈景、觀眾與劇本, 而歷史事件則是某一戲劇中的一幕一場 。 人類的行為受到長時段與週邊事件的制約;然而 ,人類的行為也可相當程度的改變長時段與週邊條件。 二、氣候與移民 人類生存的自然生態中 , 氣候對於人類既有長程的影響,也有季節性的影響。相對言之,至今人類還無力改變氣候,而只能局部的建構室內的氣候 ,例如空調 ,改變小環境的溫度與溼度 。地球系統的大氣候,在地球系統中是非常重要的成份, 對於

3、人類生活有長遠而又巨大的影響。以中國地區而言,五千年的歷史時期內 ,大氣候的改變,往往引發大批族群的大規模移動,從而帶動移民與戰爭 ,改變當地的人口成份與相應的文化與政治權力的變化 。 竺可楨先生曾以氣候資料重建五千年來的氣候變遷 ,指出最初二千年氣候較今為溫暖,每年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 2左右;以後則有一系列的上下波動 ,其最低溫度 ,分別為公元前 1000 年、公元 400 年、公元 1200 年及公元 1700 年,波動幅度為年平均溫度 1-2。凡此最泠時期 ,根據竺氏編製的氣候變遷圖,其實又早在二、三百年前即開始寒冷。 將這些年份套置在中國歷史上 , 則西周征服中原是在公元前十二世紀

4、; 五胡亂華以至南北朝時代是在公元四世紀至七世紀 ; 靖康之亂以至元人興起是在公元十三世紀至十五世紀 。 筆者也曾考察東漢至南北朝前後五百年的氣候,其常態為北方氣候的變化與寒冷 ,都比南方為時較早 ,也較劇烈 。從這些氣候變化的情形看 , 外族的南侵未嘗不是與亞洲北部氣候寒冷,北族生存空間不足,遂有南移的趨勢。固然農業生產也會受寒冷的氣候影響 , 但是一個大寒,牲畜凍死,出生一年的幼畜減少,則數年內不能有足夠的牧群, 其對於畜牧經濟的影響,短期內無法恢復元氣,除了向南遷移,別無其他逃避之道。 一個族群的南移會產生骨牌效應 ,引發一批又一批的大群南移,遂轉化為武力的南侵。 印度次大陸的人口,除當

5、地的土著之外,不斷有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從中亞南移,進入印度次大陸,終於形成該地區的混合人口。今印度次大陸的人種 ,北方人群的體質接近,雅利安人,越往南方,人群體質越與印度- 18 - 洋的土著人種相似。印-歐語系群體的南移,正是骨牌效應的形態 ; 其中幾次重要的大群遷移,也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八百年之間 ,與西周的興衰頗為相當。 三、農田與水土流失 人類行為對於自然生態的影響 , 最引人注目者,莫過於地貌的變化 。自從人類發展了農業,地球生態即有不能逆轉的改變。洪荒時代,地球表面植物覆蓋的情形未經人力干預。人類開始種植農作物 ,先是清除樹木,闢出有足夠陽光的小片農地 。一處農田肥力用盡 ,

6、即予? 棄,再從別處清除樹木,開發另一片農地。新石器時代的砍伐工具不足擔任這工作,通常是放火焚林之後 ,在林地的灰燼上種植,亦即所謂刀耕火種。這種墾植田地的方式 ,其實不能控制焚林範圍 , 於是農業逐漸發達的地區,森林日漸消失 ,代之以短小灌木叢與農作物生長的田地;農作物大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根不深,收割之後,表土暴露於冬日的風霜雨雪,易於流失。因此,農業發達之後,地貌大變 ,人類著力保護的良田 ,事實上已是一層人工改造過的土壤 。人力不及之處 ,表土不為風化,即為水流搬遷,河流為之混濁,下游的沖積平原也不斷擴大, 改變了海岸線的輪廓。 黃河自古為中國的災難 ; 譚其驥先生曾討論黃河中游以上

7、水土流失的問題。 洪水氾濫的水量,大多來自中游,挾泥沙以俱下,進入河面,即墊高河床;以致黃河下游時常氾濫,在滎陽以下 ,屢次改道 ,河道南北移動形成扇形沖積平原 。黃河氾濫之禍 ,在西漢以前並不嚴重。西漢文帝十二年 (公元前 168 年) 至王莽始建國 3年 (公元 11 年),一百八十年以來,河決十次之多。武帝時代,河患之烈,時見史冊。東漢明帝十二年 (公元前 169 年) 王景治河,改由山東入海。自此至唐代景福二年 (公元前 893 年),八百多年的黃河能長期安流。但在此之後河患再起 ,歷代河工都是大事 ,至今亦不能安治 。 史念海先生與譚其驤先生分別就黃河中游一段流經的關隴地區, 討論其

8、土地使用與水土流失的相關性。 黃河在秦代以後開始成為問題,應與關隴居住人口的密度有關。關隴黃土高原,黃土土層厚,原地面積大。在秦代建都以前此地為中原的邊陲, 人口密度不高 ,秦漢之世 ,關中八百里秦川 ,八水繞長安。陜北隴右有廣大牧地 , 關中有許多皇室直接擁有的苑地,南山 (陜南) 林木鬱鬱蔥蔥,可見當時水土保持良好。 秦漢二百餘年,不斷有大量人口移入關隴。秦代曾徙富國名都大家於咸陽 ,漢代三遷七徙,將東方富家大豪及二千石以上官員 ,一批一批遷入三輔充實皇室陵邑 ,以強幹弱枝。這些首都附近的衛星都市,星羅棋布,拱衛京師,一時人口密度居郡國前列。同時在三輔的西北兩面,西漢也移入大量人口,以充實

9、邊郡。從五原的北假官田,到河西四郡,處處有屯田,也處處有邊郡的戌軍及屯戶。隴西、北地、上郡,諸處六郡良家子 更是世代軍事世家 。 關隴地區三輔及朔方以至隴西十郡的人口,多達一百四十萬戶,五百四十餘萬人口。這些人口開拓了不少田地。 西漢政府屢次開放國家所有的林野 ,甚至規畫出屯區 ,供百姓佔籍開拓。邊郡土地,既有軍屯,還有官家鼓勵的民屯。陜北至河原,尤多屯田區,移入大量東方的移民。 這二百年來,關隴殷富,雖蔚為全國的首善之區,可是,開拓農田,必然使森林消失。同時都市的人口 ,建築都邑的道路 ,又日日砍伐樹木,以供柴薪。於是關隴林木的植被,漸漸消失 ;居民飲水往往取自井泉 ,黃土高原土厚水深 ,經

10、過長期大量汲取 ,地下水也漸漸減少。關隴地區的雨量集中於春夏 ,在無植被覆蓋,土壤長期乾燥的情況下 ,黃土高原遂不斷- 19 - 流失表土。另一方面,河川承受水量不足,侵蝕土層,河谷深陷,不斷溯流侵蝕,河岸也不斷崩裂下陷。 經過長期變化本來廣大完整的高原,遂切割為破碎的小面積台地 。河川挾帶崩塌的黃土 ,經過大小支流最後都流入黃河 。涇清渭濁,即因渭水所經,都是破碎的黃土台地。自渭水以下,黃河挾帶巨量泥沙,滾滾濁流注入平坦的中原,流速減慢,隨處沉砂墊高河床,以致決口溢流 。以上所述是人類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惡果。 東漢至唐代之間 ,黃河八百年安流 ,又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據譚其驤先生的研究,

11、那八百年內,黃河中上游的居住人口時有變化。東漢順帝永和五年公元 140 年時,前文曾說過的關隴十郡及三輔的人口只有西漢時人口的五分之一; 除去三輔的五十餘萬人不計,十郡人口還不到西漢人口的十分之一 。取代漢人農民的人口,則是羌胡牧民 ,他們畜牧為生,農田面積急劇減縮 。牧草及灌木的植被保護水土能力雖不及廣大的森林, 終究還能抓住表土 ,水土流失的情形遂大為改善。黃河中游的水流挾帶的泥沙少了, 下游沉積也就減少了。黃河安流八百年 ,正逆向證明上述所陳述的命題:人類過度的開發土地,破壞自然生態,造成自然生態失調,再釀成人類的災難。 四、都市用水與水源破壞 近代以來中國人口劇增 , 最近五十年人口多

12、到十三億, 眾多的人口加速破壞中國地區的自然生態 。舉例言之 ,河北一省地下水急速減少,造成地層嚴重下陷。河北的北部及南部是渤海灣上一片扇形平原 。燕山山脈 、太行山脈與蒙古高原呈馬蹄形 , 發源於這三處高地的河川,流入渤海灣形成沖積平原。禹貢所謂播為九河,即指這些眾多的河川。河川挾帶的泥沙,沉積於沖積平原 。河川下游是鹹水與淡水相接的沼澤,經過長期沉積,海岸線向東推進,沼澤逐漸形成平坦的陸地。 最近十五年來 , 因為渤海沖積平原的地下水水量豐沛,中共建都北京 。北京及其衛星都市的人口 ,已增加到二千餘萬人 。為了供給都市人口用水, 中共在不少河川中游及上游築壩蓄水、發電 ;諸水庫截留成一馬蹄

13、形水系的水流。我曾去過十七條河川 ,其中十六條河川的河床已不見流水。農田灌溉則大量吸取地下水,於是一方面部分地下水源遭用盡,另一方面仍不斷抽取為灌溉之用, 造成這一沖積平原的地下水日益減少,地層也因此下陷。河北各地古建築的地基 ,往往暴露出來 ,亦即地層下陷了一定的高度 , 在有些地區竟可有一二尺之多。抽取地下水用於灌溉 ,又因地下水含鹹量大,農田土壤鹹化情形也十分嚴重 ;這又是另一例證,可由此見到人類破壞自然生態的惡果。台灣的情形也一樣嚴峻,彰化以南的平原,由於大量抽取地下水 ,各處地層都有程度不等的下陷現象 。桃園一帶的台地 ,本有無數水塘,蓄積雨水,作為農田灌溉之用,這是客家族群農村的特

14、殊景觀 。最近都市化的後果,大量土地成為道路及建築用地 , 再加上不少高爾夫球場佔用農地, 桃園地區的農地已減縮不少,代之以不具蓄水功能的水泥地當草地 。每逢豪大雨 , 桃園地區的紅色表土即因雨水而溢流路面。長此下去,桃園縣表土將完全流失。 台北的情形更是我們日常可睹 。 台北本是古代湖泊的盆地 。郁永河的遊記中 ,台北還是一個大湖 。現在台北高度都市化 ,建地寸土寸金。人類與水爭地 ,在基隆河與新店溪岸都是高築堤防 , 基隆河截彎取直的工程更切短了河流的長度 。 台灣年度降雨量的分配本來是不均勻,於是大雨來時,河水無處宣洩,盆地必有水患。政府治水政策數十年來習於築堤防堵,從未考慮留些低地作為

15、蓄留洪水的迴旋空間。這些我們不斷親身體會的災難 ,一次又一次呈現破壞自然生態的惡果。 - 20 - 五、結論 人類的行為會直接間接導致自然生態系統的改變 ,進而衝擊到自身的永續發展 。人類不能忽視這些不能逆轉的生態災難 。 地球生態系統各個部分息息相關 ,牽一髮則動全身 。人類社會是這一生態系統中的次系統 , 人類濫用自然資源破壞了生態系統, 人類即必須不斷地付出慘痛的代價 ;許多天災 ,其實也不外是人禍造成。 參考文獻 史念海 ,1988,黃土高原及其農林牧分佈的變 遷,河山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竺可楨 ,1972,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 研究,考古學報 1972(1)。 許倬雲 ,2000,漢末至南北朝氣候與民族移動 的初步考察,許倬雲自選集,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 求古編 ,台北 , 聯經出版社 , 1986。 譚其驤 ,1962,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 個長期安流的局面,學術月刊 196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