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75209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反思谈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反思杨晓玲 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是分不开的。本人根据自己 多年的教学与反思所得,对教学反思做一些总结。教学反思从教学进程来看,可以分为课前反 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个阶段。 1 1课前反思课前反思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 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 问题;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 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

2、的基 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 的起点、深度和广度。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 (重点和难点) ;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 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 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 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 “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 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 总

3、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 践。 2 2课中反思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 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 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2 2 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 生物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 容时,笔者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 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当有同学提出“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4、,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 菌”?问题时,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层。 2 2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 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能力。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 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问: “你能 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工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 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 23 3 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 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 灵,

5、 在生物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 笔者先轻松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陕西、甘萧一带是个风景优美, 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 。讲到这儿,学生 因 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 重地说:“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态系 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讲到这里,师生情感产 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23 3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

6、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 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 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前苏 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 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 。下面谈谈对课后日记的反思: 记记“败笔败笔”之处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 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 、 “病例” ,同时有的放矢寻找“办法” ,使之 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

7、逐渐趋于“完善” 。例如讲授“种群”这个概念时,看起来学 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组成一个种群” 。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 理解“同种生物”既包括幼体还包括成体的所有集合。 记课堂的成功之举记课堂的成功之举 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 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 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明的字 组成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 ” 。这就 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这些做法显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

8、“得意”之作。记录它们的 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记学生见解记学生见解 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 如讲授“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时,学生经常混淆“区和区” ,课堂上有一位 学生说“top”的意思是“运动” ,可与“运动性失语症”联系,即区受损伤,造成的疾病 为“运动性失语症” 。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加以反思 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督促我们更加认真备课,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 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记对下次教学设计的改进记对下次教学设计的改进 通过梳理与

9、反思,特别要反思学生的意见,因学生意见是自 己教学效果的反映,这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 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 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学 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总之,高中生物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 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 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 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 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