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俗的变迁与革新_从中_西节日比较看民俗革新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55409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民俗的变迁与革新_从中_西节日比较看民俗革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民俗的变迁与革新_从中_西节日比较看民俗革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民俗的变迁与革新_从中_西节日比较看民俗革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民俗的变迁与革新_从中_西节日比较看民俗革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民俗的变迁与革新_从中_西节日比较看民俗革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民俗的变迁与革新 !从中“ 西节日比较看民俗革新张彩霞!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济南“#$%$关键词%民俗差异3 *5600/=民俗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精神文化#是某一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所形成的共同思维习惯和生活模式( 其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艺术等内容( 由于民俗是社会约定俗成并流行民间的文化传播模式#因此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传承性(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积淀#民俗更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文化的灵魂和象征( 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西方民俗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民俗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

2、的变迁和整合# 由此带动中国文化底蕴深层次的变革#学术界关于拯救与复兴民俗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从中“西 ) 情人节*解读民俗的差异民俗不仅仅是一种民间文化自我传承的产物#更是一个民族自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的一种行为方式#这在人们的传统节日上表现的尤为充分( 在当今中国#西方的节日和民俗流行文化大有取代中国传统节日之势#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过西方节日#而中国传统节日则被大大削弱和淡化( 从中“西方节日来看#西方有“月%&日的 ) 情人节*#中国则有东方版的情人节!) 七夕节*& 同是鬼节#西方有 ) 万圣节*#中国则有 ) 鬼节*&同是 ) 团圆节*#西方有 ) 感恩节*#中国

3、有八月十五仲秋节&作为尊老节日#西方有母亲节“父亲节#中国则有 ) 重阳节*( 在和西方节日较量中#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正逐步让位于西方节日( 作为文化传统的中国民俗节日#究竟是问题出在哪里-这让中国民俗学专家疑惑不已(下面就以中“西 ) 情人节*为例#通过比较来分析中“西民俗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中“西情人节由来之比较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长期积淀和再现#更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中国节日已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 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识( 中国的情人节又称) 七夕节*#相传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妇孺皆知#因此

4、本文不再赘述( 产生于西周时期的 . 诗经/已有颂唱% )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 *%(这可能是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雏型( 到了汉代#中国民间就有了鹊桥相会的说法#汉末的 . 古诗十九首/曰%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文(纤纤摸索手#札札弄机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该诗中对牛郎与织女相思相恋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和追忆( 大概有关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汉代就已经基本定型#这就是中国版情人节的由来( 在民间文化领域# ) 牛郎织女*和 ) 白蛇传*, )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孔雀东南

5、飞* 等故事被称为民间传说的四大爱情悲剧(虽然七夕节是中国的 ) 情人节*#但在封建意识很强的古代社会#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整个人们缔结姻缘的主要方式( 人们对于爱情是不能大胆去追求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彩霞 +%*+,-$#女#山东威海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致力于英语教学法,中西文化比较研究(0 文艺论丛1践支目宛%,#或表达的!对情人更是难于启齿“ 因此在庆祝 # 七夕节$时!主要是女儿家在晚上摆设香案!供上鲜花%水果%胭脂和针线!对天虔诚祈祷!乞求织女赐她们一双灵巧的手!然后是一边祈祷一边吃零食!人们认为这样会减少负罪感“ 一直到近现代!七夕节虽然是传统节

6、日!但很少被人们作为爱情情感的寄托“和基督教的其他节日一样!有些学者将西方情人节的起源与一位早期基督教徒联系在一起“ 罗马帝国皇帝克罗狄斯想扩充军队!他认为未婚男子更容易被征募入伍!因此他制定法律!男青年在服兵役之前不能结婚“ 有一位圣徒叫瓦伦廷!他违抗罗马皇帝之命私下为青年男女主持婚礼! 于公元!“#年!月$%日被处决!他因此被视为情人们的主保圣徒“$%世纪的英国诗人乔叟在 & 众鸟之会里说! # 这一天是圣瓦伦廷的节日!在这个佳期良辰!每一只大鸟小禽!只消是人们所想象得到的!无不前来赴会!各自选择配偶( $&%乔叟多次提到过情人节)()世纪的英国妇女相信在情人节可以预测自己未来的丈夫是什么

7、样的人“ 她们将男人们的名字写在小纸条上!用泥将纸条包住!然后投入水中“ 最先浮出水面的纸条上载着的就是未来丈夫的名字“ 如今每年的!月(%日!当人们主要通过向自己的心上人赠送贺卡或红玫瑰表达爱慕之心!贺卡上总是用心形图案!或箭穿刺穿的红心!或首持弓箭射向红心的小爱神丘比特! 许多贺卡上有浪漫的诗句“ 在西方的中小学!孩子们要为情人节装饰教室!在当天互赠贺卡“ 由此可见!情人节在西方已成为全民表达情感的节日“ !%中%西 * 情人节$的分析比较从中+西方 * 情人节$的由来分析,两者都有一个悲剧性的由来!不过中国的七夕节更是对一种美好爱情的歌颂和企盼!因此将现实%美好的愿望寄托到传说故事上-而

8、西方情人节则来自信史!是对他人爱情的捍卫和祝福的纪念) 从庆祝方式来看,中国人对七夕节的庆祝常是顾左右而言它!长期的封建社会压抑了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不能大胆的追求爱情!因此只能企望织女赐女孩一双灵巧的手了-而西方的情人节是真正情人的节日! 这与西方社会的* 启蒙运动$有关!在西方人们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和情感世界)七夕节和情人节都是人们情感的一种寄托) 虽然二者都有极深的文化内涵!不过相比之下,中国七夕节不是重在对现代人情感世界的表达!而是侧重于对牛郎织女传说感情的纪念!是一种追忆和怀念式的情感-而西方情人节正与此相反) 西方的情人节是从信史中来!结合现实更为密切!人们可以借助情人节更好

9、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能更好地体现现代的生活节奏和流行趋势) 而且中国庆祝方式过于烦琐和落伍!* 吃$还是中国节日的主题!这就使中国 * 七夕节$成为脱离现实的俗文化的产物) 西方情人节更多充满了现代人文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情趣和氛围) 中%西情人节的比较!也从中折射出东西方人性格方面的差异,中国人性格比较内敛!在感情上常羞于启齿和表达-而西方人则大胆奔放!不注重吃喝!过节情趣高雅!而是注重形式的简约和浪漫) 西方情人节很好地处理了 * 俗因时变$的理念!很好的与现实结合在一起! 推动了现代年轻人对西方情人节的认知! 而中国情人节由于不合时宜也只能流落民间!注定成不了主流节日) 当

10、然西方节日的兴盛也与其商业化的运作和炒作模式分不开的)二%民俗发展存在的问题民俗文化是具有世代世袭的稳定性!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积淀的产物) 民俗文化的约定俗成!对其社会成员具有很强的遵从要求和价值规定性!同时又可外化为一种行为规范!在思想上给人以某种制约和塑造!有 * 不成文的习惯法$之称) 在民俗发展上!中国主要有两种迥异的认识观,其一是不懂权变的迂腐复古观!认为民俗是深层次的文化!总是哀叹 * 人心不古$!主张 * 背弃传统就是败家$-其二是传统风俗文化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主张剔除或抛弃传统风俗!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事) 中%西情人节在现代生活中的不同遭遇!也折射出中国民俗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目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 (%中国民俗遭遇外来文化的冲击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在传播扩张上具有无国界的特点) 因此民俗可以跨越国境!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成为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在世界进入信息社会之后! 外来文化和中国民俗文化发生碰撞! 这些都直接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像西方的圣诞节%平安夜%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已经被中国的年轻人所接受!而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正逐渐被淡化!除春节和中秋节外!其他传统节日正逐步淡出人们的生活)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西方外来民俗对国人的强大吸引力!从根本上分析!这主要还是西方节日适合现代人个性化的情感表达) 中国的节日大多重视家庭群体观念!

12、给个人留下的空间较小)特别是其不注重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导致节日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差!因此使得我们自己对传统节日变得很淡漠了!相反对西方的节日则趋之若鹜) !%民俗功利化倾向市场经济发展和活跃给民俗带来极大地挑战以及崭新的发展机遇) 民俗游%民俗文化节等各种民俗活动应运而生!但在一些地方!市场使民俗变了味!更多的沾染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使民俗走向通俗化%形式化) 春节期间!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在不少地 (*方十分活跃! 然而受利益驱使“这种民俗活动在一些地方变了味! 一些由乡镇或村民自己组织的舞龙队向城里 # 进发$“名为对企业上门拜年道贺“实则索要钱财% 江西龙虎山的民俗表演也变了味

13、“抢新郎成了 & 拉郎配$“游人被迫参加交纳!“元的 & 婚礼定金$% 在喧嚣民俗的背后“ 却是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被忽视“其总被看似热闹的外在景象所淹没和蒙蔽%三民俗的变迁与革新不仅节日如此“ 其他民俗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从上面对中西情人节的比较中“可知其对中国民俗文化的改造和革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中国民俗多元化的体现!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传统风俗的消亡不可避免! 但如何抢救保护和挖掘优秀的民俗文化“并使之彰显活力是民俗学研究一个重要课题! #政府实施有效引导自古以来“人们对 & 风俗$的形成与控制模式就有过研究和探讨! 班固的 ( 汉书)地理志*曰+ & 凡民

14、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 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木“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 $%&上面所述对民俗的革新有借鉴意义% & 移风易俗$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教化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民俗的传播%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民俗文化就是谋求民族文化生存之道% 要想使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作为政府要根据民俗的文化特点“ 大力挖掘民俗的文化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民俗文化品位,同时要大力支持民间组织“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使民俗文化越来越充满文化韵味和风趣% (民俗的个性化在

15、当今中国的年轻人心中“ 充满了越来越多的& 个性解放$思想“这也是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将过去倾注在以家庭宗族为主的节日身上的热情开始转向个性化十足的节日“于是像情人节愚人节等节日开始在城市里面流行起来% 民俗的发展也要贯彻个性化人性化的理念“给个性化情感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因此在民俗的内容或形式上应加入个人参与性“使之更加适合现代多元文化生活的需要% 这就使得民俗文化在革新上既要研究不同年龄层次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点“ 又要依据文化发展和传播规律“以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础“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民俗文化“从而达到扩大民俗影响的目的% )民俗要 & 俗随时变$中国主要传统民俗之所以难与现代生

16、活协调发展“ 其主要症结往往在于缺乏文化创新的现代化效应% 只有把创新的形式纳入传统“再把传统的内涵引入现代“ 才会使民俗变得既新鲜活泼而又具有生命力% 这就是目前民俗学界所主张的 & 现在性$% 在民俗发展上“希腊的奥林匹克竞技风俗的运作模式值得借鉴% 早在公元前*!年“古希腊就有了每四年举办一次奥林匹克竞技大会的风俗% 历经(+“多发展演变“这一古代民俗竞技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现代化奥林匹克运动会“竞技项目也翻倍增加“奥林匹克正成为全世界各族人民最珍爱的文化瑰宝% 奥林匹克竞技风俗的发展也给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树立了典范“即民俗也要 & 俗随时变$“只有给风俗文化不断注入新鲜的文化血液“才能推动民俗文化不断发展% 因此中国的民俗也要既注意挖掘传统的文化内涵“又要注重年轻人参与心理“使传统民俗既保有传统精彩节目的特点“ 又要增加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创新项目“把古与今传统与现代和谐地融为一体% 因此在民俗的发展上“ 应使民俗对其他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具有融合新旧民俗文化的能力% 特别要在重新整合传统民俗文化基础上逐步创立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