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发展模式浅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35779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科学发展模式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然科学发展模式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然科学发展模式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然科学发展模式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然科学发展模式浅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科学发展模式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发展模式浅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摘 要 .1关键词 .1Abstract.1Key Words .1引 言 .11自然科学的概述 .21.1 自然科学的含义 .21.2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21.3 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 .31.4 自然科学的研究目的 .32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 .32.1 科学累积发展模式 .32.2 不断革命模式 .42.3 科学革命模式 .62.4 竞争模式 .63自然科学发展模式评价标准及研究价值 .73.1 自然科学发展模式的评价标准 .73.2 自然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价值 .8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91自然科学发展模式浅谈自然科学发展模式浅谈摘摘 要要:科学发展模式是符合进步科

2、学模式评价标准,对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推动作用是明显,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一个进步的科学发展模式不但会加深对科学及其发展的某些主要特征的认识,而且会有助于从事科学研究、进一步去探索自然规律,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本篇文章针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评价标准和研究价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关键词关键词: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评价标准;研究价值Development model of natural sciencesAbstract:Progres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tandard scientific mo

3、del evalu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ce to promote the role is obvious, has a positive progressive. A progressive model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ill not only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its understanding of some of the main features, and will contribute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

4、d further to explore the natural law,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his article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research value of a simple introduction.Key Words:natural sciences; natural science mode of development; evaluation criteria; research v

5、alue引言引言科学发展模式之所以从上世纪初以来成为科学哲学探讨的持续热点问题,原因不仅在于科学作为一种主导力量日益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还在于这一问题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因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涉及认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涉及人们的科学观、价值观以及相应的方法论原则。对科学发展模式的内涵进行了解,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科学进步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人们对有关科学发展模式做出分析评价,进行选择取舍。21 1自然科学的概述自然科学的概述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人类了解自然和认识自然,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的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以不同

6、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物质生产的能力、经济体制的状况、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制度的变革等。今天的自然科学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震撼着世界。由于这个缘故,关注自然科学的变化发展、应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钻研自然科学的专业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1.11.1 自然科学的含义自然科学的含义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

7、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1.21.2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各种状态、各种属性及运动形式。现代自然科学认识自然客体的鲜明特征是,不仅认识各种物质类型及其运动形式,而且认识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不仅认识物质运动的宏观过程,而且深入到物质客体的微观结构;不仅注重从发生学的角度揭示自然现象的演化机制,而且注重揭示结构和功能。实际上是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总和。从

8、人类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科学实践的本性及其发展趋势来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及其运动形式都是可知的,它们迟早都会成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所以实际中可以把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类,即现实的研究对象和可能的或潜在的研究对象。所谓现实的研究对象,指的是人们依靠自身的肢体、感觉器官、思维器官,以及现有的科学仪器和装备能够感知到的那些自然物、自然现象。换言之,现实的研究对象就是已经与人建立起一定的信息联系,进入当时自然科学工作者认识视野之内的各种自然事物。除了这些已经能够被人感知的自然物,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其他的一切物质及其运动形式外,统统可以称之为自然科学的可能的或潜在的研究3对象。1.31.3 自然科学

9、的基本特征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自然科学作为反映自然物及其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知识体系,同人类其他类型的知识相比,具有一些自己特征和属性。科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客体的结构和运动形式。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达到真理性的认识。科学必须从事实出发,按世界的本来面貌反映世界。科学认识形式的抽象性。科学虽然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并不停留在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阶段。而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抽象过程,并以概念、范畴、原理等形式确定下来。科学内容的无阶级性。自然科学是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产物,它的内容与社会经济基础的要求没有什

10、么关系。它虽然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但它是社会意识中非意识形态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而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所以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科学理论的预见性。科学的预见性是指对自然界的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作出的深刻认识,科学理论能够对自然界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者尚未发现的事物作出推断和判断。因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的。因此,人们一旦掌握了客观规律,就能够预见它的发展进程和结局。1.41.4 自然科学的研究目的自然科学的研究目的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自然现象的来因。自然科学认为超自然的、随意的和自相矛盾的实验是不存在的。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物质生产的能力、经济

11、体制的状况、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制度的变革等。今天的自然科学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震撼着世界。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推理。由对自然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可以引导出大自然中的规律。假如观察的现象与规律的预言不同,那么要么是因为观察中有错误,要么是因为至此为止被认为是正确的规律是错误的。一个超自然因素是不存在的。2 2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2.12.1 科学累积发展模式科学累积发展模式积累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在 20 世纪的 50 年代风靡一时,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4观点是认为科学实际上是直线性的真理积累,或者是面向真理的一种线性的进步。这种理

12、论认为科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学科领域里面具有相同的本质。无论科学如何发展,其本质总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真理的知识的数量,其主要的代表性理论有以下几种:1、休厄尔:江河支流模式休厄尔认为科学的进化发展就如同江河的支流向干流的汇集过程,而科学理论的发展就是将原来的理论合并到现在的理论中。例如,牛顿的理论就是将开普勒定律和伽利略定律合并到一起。江河支流模式是累积丰义科学发展模式最早的一种,这种理论在现在看来虽然有失偏颇,仙却体现了休厄尔对历史的关注。2、内格尔:归化模式欧内斯特-内格尔认为:“一个相对自足的理论为另一个内涵更大的理论所吸收,或者规划到另一个内涵更大的理论,是近代科学史一再出现

13、的特征。 ”他还将理论的归化分为两类:一是相同性质的理论归划,二是不同性质的理论归化,也就是一种理论包含在另一个理论中,后一个理论缺少表达前一个理论所要用的一些概念。往往被包含的理论涉及到课题的宏观性质,而起包含作用的理论涉及到客体的微观性质。对这种不同性质的理论归化,内格尔给出了旧理论归化到新理论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用 Tl 表示旧理论,用 T2 表示新理论。那么归化的形式条件是:(1)可连接性:对于出现在 Tl 中而没有出现在 T2 中的一个词项,存在着一个连接词语,可以把这个词项与 T2 中的词项连接起来。 (2)可推导性:Tl 可以从 T2 中演绎的推导出来。归化的非形式条件:(1)经验支持:Tl 的证据支持 T2,此外还有其他的证据支持 T2。(2)增值力:Tl 的进一步发展是由 T2 的理论假设提示的。在内格尔的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