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制乳生产中多条工艺管线搭配使用(韩勇)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3574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灰制乳生产中多条工艺管线搭配使用(韩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石灰制乳生产中多条工艺管线搭配使用(韩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石灰制乳生产中多条工艺管线搭配使用(韩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石灰制乳生产中多条工艺管线搭配使用(韩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石灰制乳生产中多条工艺管线搭配使用(韩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灰制乳生产中多条工艺管线搭配使用(韩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灰制乳生产中多条工艺管线搭配使用(韩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石灰制乳生产中工艺管线搭配、交替使用 确保生产稳定进行姓名:韩勇单位:石灰制乳车间摘要: 锦化聚醚环氧丙烷生产工艺中的皂化反应使用的是石灰车间输送出的 17%20%石灰乳,当石灰乳在管线输送过程中,极易挂壁板结,使得管壁狭窄,狭窄到一定程度后导致输送不出物料,石灰车间工作人员对现场工艺管线进行多年的摸索和改造,其中包括八万吨现场输送管线切换系统、废水回收管线等等,通过改造工人操作过程简单化了,使用起来合理、方便,能够应对多变的生产节奏,并且符合生产技术要求。关键词:搭配、多向多用、回收水、效益锦化集团聚醚厂氯醇化法生产环氧丙烷工艺是日本旭硝子公司八十年代的成熟技术,生产的环氧丙烷纯度很高,一

2、等品率高;即而生产的聚醚、聚铵脂分子量大、碳链长、发泡非常好,尽管环氧丙烷、聚醚、聚铵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仍然有它的一席之地,其生产环节中皂化反应使用的是石灰车间生产的 17%-20%石灰乳,在实际生产中,石灰车间工作人员通过多条管线搭配交替使用,确保环氧丙烷生产的连续稳定运行。一、石灰制乳的工艺原理、性质和石灰乳输送的工艺要求:CaO + H2O = Ca(OH)2 + 热Ca(OH)2 加水形成 Ca(OH)2 的悬浮液,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由于形成的是悬浮液,同时粘度也很大,当石灰乳在管线输送过程中,极易挂壁板结,进而使得管壁狭窄,狭窄到一定程度后导致输送不出物料;即使在正常的输送过程中,一

3、旦停止输送必须冲洗清理管线,如果 34小时不清理,有可能导致全线管路堵塞瘫痪。现场管线的搭配交替使用是否方便,安全系数是否很高,是否真正能够达到随用随改,达到真正的2“随变” ,这些将关系到工人安全和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通过多年的摸索和改造石灰车间的现场工艺管线使用合理、方便,应对多变的生产节奏快捷稳定。二、各种管线搭配使用,快捷方便:2.1. 石灰车间八万吨石灰车间现场“多向多用”管线:在八万吨现场三台输送泵 PU-2606A、B、C 三台泵中间设计了双层输送管线,通过阀门开闭交替配合使用很有特色主要是用 22 个考克阀和 7 个碟阀一起建立一个交替轮换输送系统,配置双层多向多用管线。所谓

4、的“多向管线”就是每一台泵都可以将石灰乳沿着任何一条管线输送,石灰车间每一个储罐的物料都可以被任何一台泵输送出去,而石灰乳到达八万吨 PO 工段后通过改造将各个管线分别可以连通 SE-2406A 和 SE-2406B 罐,从而使得石灰车间的两个储罐中任何一个储罐的物料可以经过任何一个台泵,通过使用任何一条管线输送到 PO 的任何一个储罐中,真正达到“多向多用”功能。(具体的管段图如下:)32.2 通过管线连接加强了四万吨电石泥和八万吨石灰制乳在生产环节中的互补性:水泥厂调配岗位输送的电石泥输送到四万吨成品槽顶部管线时分成两条支路,通过改蝶阀门即可以将电石泥输送四万吨现场,也可以将电石泥输送到八

5、万吨石灰工段现场外的 VE-2606A 或 VE-2606B 储槽,该管线同时还与工业水总管线相连,通过开、关之间的蝶阀门工业水可以随时冲洗管线;八万吨工段现场可以通过 A 或 B 石灰乳输送管线,将化好的灰乳输送到四万吨成品槽,同样用完后通过开关工业水总管线蝶阀门,使用适量的工业水冲洗八万吨到四万吨管线。合理调配并且利于冲洗,几条管线之间距离短,有利于工人安全操作和合理调节,前一段时间为了配合三氯乙烯车间生产,又在 A 线下部安装了一个放泄口,并且连接了软连管,可以随时将合格的石灰乳装入三氯乙烯车间的槽车中。2.3.废水回收管线开一备一,废水利用管线同时或单一使用均可,废水回收成效显著:2.

6、3.1 石灰车间工业废水的利用方向、思路:由于石灰车间的特殊位置和生产的特殊性,如果废水排放,内部的碱性成分会使得与它接触的表面板结,会影响环保和地势低洼的公路、铁路的通4畅,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这些废水又含有大量的渣子,必须沉淀后回收,为此车间决定最终思路应将该水引导到水泥调配池先进行沉淀,用上清液来作为化灰水进行二次回收和利用并定期的更换清洗管线。锦化化工集团早在建厂之初就把节约能源放在重要位置,更是坚持“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的理念。石灰车间积极响应总厂的号召,对废水(包括:八万吨石灰现场返渣岗位的冲地面工业废水。四万吨地坑定期抽取的工业水浴池废水和车间内生活废水四万吨调配池过剩多余的上

7、清液)利用从 2001 开始正式设计和实施,已经改造了很多次,从最早时八万吨现场地坑直接输送到化灰机机头利用,到 2007 年 611 月又通过小改小革进一步全面完善,石灰车间废水回收利用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利用率超过 99,水质清澈,输送稳定良好。2.3.2 工艺流程和实施方法:现在回收水工艺流程主要是:将四万吨的冲地面废水通过四万吨地坑泵输送到八万吨地坑,同时生活用水、洗澡水、八万吨冲地面用水通过水渠流到八万吨地坑集中,然后通过八万吨地坑泵将所有的废水直接输送到四万吨沉降池中,与乙炔站输送来的电石泥一起混合沉降,上部清液通过清水泵输送到小水储槽中,通过两台回收水泵将回收水直接输送到八万吨

8、现场,回收水管线直接接到化灰水管线上,方便快捷,随用随改。回收水管线中的回收段管线始终用一备一,其中一条是第三次改造后搭建的,由于管径小,在第四次改造中根据需要在这条管线旁边又建一条备用的,起始点为八万吨地坑终点为四万吨调配池,通过八万吨地坑泵输送出去;回收水管线中的再利用段的管线从回收泵开始一直连到八万吨现场 A、B 化灰工业水管上,一条是第三次改造后使用过的,略有改动,另一条是 2007 年下半年小改小革时,利用废旧管线重新搭建的,上述管线根据实际的化灰水需要量和回收水的供给能力确定是使用一条线使用回收水还是全部两条线都用回收水化灰。5(2005 年第四次改造中搭建的 DN=100mm 管

9、段图:图 1)(2007 年小改小革新建的回收水利用管线:图 2)6(回收水利用整体平面简图:图 3)门门平台主控室八万吨地坑和泵700 号八万吨回收水管线废水送至水泥厂调配浴池 四万吨地坑和泵八万吨化灰水管线四万吨回收水管线地沟水地沟水SP2608BSP2608A72.3.3 方案技术思路方案技术思路上清液通过上清液的溢流或 3 号泵的输送进入 1 号池,该上清液经过二次沉淀后通过溢流管溢流到回收水槽(必要时也可以通过 3 号泵直接输送到回收水槽) ,通过加工业水到回收水储槽,用两台回收水泵通过两条管线同时输送,每小时 6090m3。 (其中工业水约为 520 m3)回收水储槽根据槽上的液位

10、计显示,通过气动阀门向槽内加回收水,再调节两台回收水泵抽水经两条管线输送到八万吨化灰,其水量通过流量计和气动阀门进行控制,并且定期清理。若乙炔站停车,如果时间短,八万吨一条管线化灰用工业水,另一条用上清液;如果时间长,在使用完上清液后,两条管线再使用原化灰水化灰;若八万吨停车,上清液在储满 1 号浓缩池和废水回收储槽后外排。2.3.4 利润计算,主要经济和社会效果:2.3.4.1:自用回收水经济效益:节水:每小时 65 立方米 每年可以节约 6524365=569400 吨=56.94 万吨按照每吨 2.5 元计算可以节约 56.942.5=142.35 万元节约的加热的工业蒸汽:回收水温度约

11、为 42 度,夏天工业水温度为 25 度,冬季为 5 度,那么所节约0.4MP 工业蒸汽大约为 0.34104吨/年,按蒸汽 160元/吨计算,可节约蒸汽费用 54.35 万元/年。82.3.4.2 社会效益: 减少废水外排,具有很高的环保效益;减少废水处理的压力;为锦化树立节约利废榜样;符合循环经济,循环理念的大趋势。三、总结:石灰车间工艺管线搭配连接、交替变换使用,工作简单但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通过很长的磨炼,工人操作过程简单化了,这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改线、改阀等工作变的很有味道,既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一种责任,又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肯定,最终目的就是确保生产连续稳定进行。注释:上清液:

12、乙炔站输送过来的电石泥,石灰车间的生产生活废水等在输送到四万吨调配 电 石泥沉降池后,通过物理沉降,固体物质都沉到底部,而上部流出溢流沿的 水质透明,温度很高,含一定碱性成分,称为上清液。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池 内上部的清水液。 回收水槽:为了使得上清液更好的利用,在距离 2#沉降池旁边 2 米处特别设计了一个 二次沉淀储槽,该储槽内径 5.8 米,高 3.2 米,与沉降池体积(1000m3) 相比要小很多,但是通过该储槽的液体更为清澈,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同 时到达内部的水都 100%被回收利用,故称为回收水储槽(或回收水槽、 小水槽)参考文献: (1) 石灰车间生产操作手册 (2) 石灰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 电石泥上清液小改小革方案 (4) 八万吨废水回收与利用 (5) 乙炔废水综合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