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清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3573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胎毒清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胎毒清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胎毒清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胎毒清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胎毒清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胎毒清对治疗新生儿黄疸胎毒清对治疗新生儿黄疸 的临床观察的临床观察【关键词】胎毒 新生儿出生后 23 天将有大量胎儿期的红血球破坏,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新生儿黄疸。过多的胆红素将通过粪便排出。长时间的高胆红素血症将对新生儿大脑带来损害。我们在临床应用胎毒清的过程中,将其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资料来自同期在本院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 120 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 60 例,对照组 60 例。在观察脐带和新生儿红斑的同时,对新生儿黄疸的出现、程度和转归进行了临床观察。1.2 方法 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常规处理后裹敷胎毒清 1

2、片,2448h 更换 1 次,连续 3 次。对照组常规脐绷带裹敷。1.3 新生儿黄疸外观判断 轻度:面部及巩膜微黄;中度:面部及巩膜明显黄染;重度:体表皮肤明显黄染。抽取股静脉血进行血清胆红素测定,当胆红素值205mol/L(12mg/dl)时,即给予蓝光、白蛋白治疗。轻度黄疸儿未做胆红素测定。2 结果观察组中 53 例外观可见黄疸(88.3%) ,而对照组 55 例(91.7%) 。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对照组的新生儿中度与重度黄疸高于观察组,见表 1。表 1 两组外观黄疸程度比较 例(%)从表 1 中可见观察组中度和重度黄疸 15 例,占25%;而对照组中为 23 例,占 3

3、8.3%胆红素测定值见表 2,对照组中 6 例接受蓝光治疗,而观察组 2 例。表 2 血清胆红素(TBIL)结果比较3 讨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 23 天出现的常见体征,多在7 天左右消失。部分新生儿由于肝脏葡萄糖醛酰转换酶不足而对胆红素代谢不完全,或者新生儿出生后奶量摄入不足、排便量少,均可使黄疸加重,持续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儿有害。祖国医学认为,新生儿黄疸、腹胀、便秘等由胎毒导致。胎毒是母亲孕期由于病毒、细菌及其他致病因子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蕴蓄而成。胎毒对新生儿健康有很大危害,消除胎毒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健康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婴宝胎毒清是由黄连、牛黄、钩藤、麦芽、茵陈、蝉衣等 10 余种中药配制而成,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功能。其中茵陈清湿热、利胆,是退黄疸的良药,钩藤平肝熄风,麦芽健脾化滞。共同作用有利于清热解毒,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母乳喂养,利于黄疸消退。我们的临床观察发现,胎毒清对促进新生儿黄疸的消退有明显作用,减少了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与健脾化滞,加快胎便排出,减少肠-肝循环降低了胆红素回吸收,从而起到退黄的作用。胎毒清在使用中未发现过敏、感染,对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和加快黄疸消退有一定作用,可做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辅助方法。 作者单位:100091 北京解放军第 309 医院妇产科(编辑维 兰)作者:刘怀霞王晓茹&nb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