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子宫肌瘤76例临床病理分析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3523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经后子宫肌瘤76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绝经后子宫肌瘤76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绝经后子宫肌瘤76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绝经后子宫肌瘤76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绝经后子宫肌瘤76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经后子宫肌瘤76例临床病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经后子宫肌瘤76例临床病理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经后子宫肌瘤绝经后子宫肌瘤 7676 例临床例临床 病理分析病理分析【关键词】 ,绝经后;子宫肌瘤;临床病理特征 【摘要】 目的 研究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合理的治疗原则。方法 对我院 2000 年 1 月至 2005 年 6 月收治的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 76 例与未绝经子宫肌瘤患者 785 例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子宫出血是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下腹疼痛者绝经组高于未绝经组(P0.05) ,绝经组术后病率明显高于未绝经组(P0.01) ,绝经后子宫肌瘤合并变性、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绝经前(P0.05) 。结论 绝经后子宫肌瘤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

2、特征,应适当放宽手术指征,采取个体化治疗,提高绝经后子宫肌瘤的整体治疗水平。【关键词】 绝经后;子宫肌瘤;临床病理特征Clinical pathological analysis for 76 cases of postmenopausal uterine leiomyoma HOU Zhimin.Department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y,Union Medical Center,Tianjin 30012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3、s of uterine leiomyoma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nd to explore the reasonable therapeutic principle.Methods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records of 76 patients with postmenopausal uterine leiomyomas and 785 patients with premenopausal uterine leiomyoma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0

4、 to June 200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analytic data,the most common symptom of patients with postmenopausal uterine leiomyomas was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53.95%),abdomen pain was more common in postmenopause group than that in premenopause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5、 of degeneration in leiomyoma and malignant tumor was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enopausal uterine leiomyoma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premenopausal uterine leiomyoma,and rational individual treatment

6、 can improve th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postmenopausal uterine leiomyoma.【Key words】 postmenopausal;uterine leiomyoma;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多见于生育期妇女,一般认为,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而出现雌、孕激素水平降低和缺乏,肌瘤不再增长甚至萎缩,据此临床医师常对围绝经期的子宫肌瘤患者采取期待疗法;但同时也发现,尚有一部分绝经后患者因出现阴道出血、压迫症状、腹痛等表现而进行手术治疗。本研究

7、对 2000 年 1 月至 2005 年 6 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的绝经后患者共 76 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指导绝经后子宫肌瘤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 年 1 月至 2005 年 6 月我院妇科病房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 861 例,其中绝经后患者(绝经组)76 例占 8.83%,未绝经子宫肌瘤患者(未绝经组)785 例占 91.17%;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绝经组患者均已自然绝经1 年以上1 ,无激素替代治疗史。患者年龄 5074 岁,平均(58.267.24)岁;绝

8、经年龄 4856 岁,平均(51.561.78)岁;绝经至手术时间 125 年,平均(7.487.60)年。未绝经组患者均有规律月经来潮,患者年龄 3351 岁,平均(43.582.36)岁。所有患者在我院行妇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均为子宫肌瘤,具有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统计软件包(Ver1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见表 1。表 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的比较例2.2 手术及术后情况 绝经组均至少施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14 例合并恶性肿瘤者根据肿瘤分期按

9、治疗规范扩大手术范围。未绝经组中 475 例(60.51%)施行全子宫切除术,168 例(21.40%)施行全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92 例(11.72%)施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39 例(4.97%)施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1 例(1.40%)因合并恶性肿瘤在施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的基础上根据肿瘤分期按治疗规范扩大手术范围。两组患者出现术后病率情况比较见表 2。2.3 病理情况 两组患者的病理学资料见表 3。2.4 子宫出血与绝经后子宫肌瘤合并恶性肿瘤关系的比较 绝经后子宫肌瘤合并恶性肿瘤者表现为子宫出血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2=6.971,P0.05),见表 4。表 2 两组

10、患者出现术后病率情况的比较表 3 两组患者病理学资料注:与未绝经组比较,*P0.01 表 4 绝经组子宫出血与绝经后子宫肌瘤合并恶性肿瘤关系的比较3 讨论3.1 绝经后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 本研究中 76 例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267.24)岁,平均绝经年龄 51.56 岁,高于我国城市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49.5 岁)2 ,绝经至手术时间平均(7.487.60)年。由于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无症状,故其患病率仅能反映有症状而就诊的子宫肌瘤的百分数,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无症状未就诊或肌瘤较小,临床不易发现而被遗漏;曾有人统计无症状肌瘤患者约占 37.2%,而 35 岁以上妇女尸解时约有

11、20%38%存在子宫肌瘤。所以,子宫肌瘤的实际发病率远高于临床统计的发病率,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绝经后。普遍认为,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子宫肌瘤停止发展,甚至萎缩消失;本研究中绝经后子宫肌瘤占全部子宫肌瘤患者的8.83%,提示绝经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子宫肌瘤非但不萎缩,反而因出现自觉症状而需手术治疗。目前研究多认为3 ,子宫肌瘤的发生是雌激素过度刺激的结果,绝经后卵巢仍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卵巢含有的合成甾体激素的酶的活性可持续至绝经后 25 年;而且,绝经后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可在体内脂肪酸芳香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雌酮,使体内卵巢外源性雌激素浓度升高,尤其见于肥胖妇女。高雌激素水平是绝经后子宫

12、肌瘤患者绝经延迟、肌瘤不萎缩或增大的原因。3.2 绝经后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与未绝经子宫肌瘤相似,子宫出血、下腹包块、压迫症状、下腹疼痛是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下腹疼痛在绝经组所占比例高于未绝经组,另三种临床表现在绝经与未绝经患者中所占比例差异无显著性。下腹疼痛在绝经组发生率较高与绝经组肌瘤变性率较高及合并恶性肿瘤者较多有关;绝经后肌瘤变性的原因被认为与绝经后子宫肌瘤失去雌激素支持,生长过快加剧血供及营养缺乏,继而发生水肿、变性和坏死有关,增大的肌瘤对包膜的机械性扩张作用和变性产物对周围血管和神经的刺激是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而合并恶性肿瘤者的疼痛与恶性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13、。绝经后子宫出血是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53.95%,王新宇等4研究表明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出血者占 42.9%,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出血的原因与肌瘤继续生长,使宫内膜面积增大,并且向宫腔内发展、突向宫腔内,从而引起不规则子宫出血及绝经后内膜萎缩、菲薄,血管裸露、脆性增加,抗感染能力下降有关。同时,子宫出血的发生还与合并症有关,如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癌、卵巢癌等5 ,本研究表明,出现子宫出血的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明显多于无子宫出血者,因此临床医师应充分重视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出血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通过与未绝经患者的比较

14、可以看出,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中,多细胞性平滑肌瘤、肌瘤变性及合并其他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绝经患者,这提示在对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过程中,应适当放宽手术指征以免贻误治疗。3.3 绝经后子宫肌瘤的治疗 本研究中绝经后患者至少施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率为 21.05%,明显高于绝经前,与绝经后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内科疾患较多有关。国外有研究表明6 ,老年患者术后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术前常合并各种内科疾病,也与手术范围、手术时间长短有关。本组所有患者经积极、有效地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因此,高龄不应成为手术禁忌,只要术前积极控制合并症,术中操作轻柔、迅速,缩短手术和麻

15、醉时间,术后给予足够、充分的抗感染治疗,大多数患者均能顺利康复。随患者年龄的增加和绝经时间的延长,合并肌瘤变性及恶性肿瘤的比率增加,故认为绝经后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应放宽,对出现并发症和继发病变者,应尽早手术,同时术后应注意患者阴道出血情况、体温变化和切口情况,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或在床上做一些主动或被动的下肢伸屈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发生股白肿7 。绝经后子宫肌瘤具有不同于绝经前的独特临床病理特征,子宫出血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易继发肌瘤变性,合并恶性肿瘤。所以,对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不应一味采取期待疗法,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指导其选择治疗方式,适当放宽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同时也应

16、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实现绝经后子宫肌瘤的个体化治疗,提高绝经后子宫肌瘤的整体治疗水平。参考文献1 糜若然.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学.第 1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839.2 曹缵孙.绝经妇女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81.3 肖瑾,石馨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的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05,8:141114124 王新宇,石一复.绝经期子宫肌瘤 84 例临床分析.浙江医学,2001,23:8182.5 张天峰绝经后阴道出血 213 例临床及病理分析河北医药,2001,23:2792806 Cloven NG,Mayetta A,Berman ML,et al.Management of ovarian cancer in patients older than 80 years of age.Gynecol Oncol,1999,73:137139.7 徐苑苑,王双,刘湘荣,等.60 岁以上妇女 280 例妇科围手术期处理分析.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