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和教学策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3415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和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和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和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和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和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和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和教学策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予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 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和教学策略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和教学策略 M hnh cu ng t ba ng tr loi “JIYU”, nhng l gii t gc tri nhn v s khuyt thiu cc vai ngha v chin lc dy hc 陈昌来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提提 要要 “给予”类三价动词所适应的句法格式及其受事论元和与事论元的可缺省情况并不一致。 本文拟讨论“给予”类三价动词所能适应的句式,并对论元缺省规律提供认知上的解释,并由 此进一步把“给予”类三价动词分为 8 个次类。本文认为三价动词句中

2、Np2 和 Np3 的缺省与 否,跟动词的常用性(使用频率)、显要性原则、与事优先或受事优先原则、语体色彩、音节 等都有一定关系,其中动词对相关语义成分的控制能力以及施事者的预期目标起到决定性的作 用 关键词关键词 “给予”类动词 论元缺省 受事优先 与事优先零、引言零、引言 从配价来看,给予类动词是典型的三价动词。“给予”作为一个事件、行为,有 其完整而独特的图式,给予事件可以分解为如下描述: a.存在两个实体:给予者和接受者双方; b.存在一个事物或物体:给予物; c.存在一种给予关系:给予者主动把给予物给予接受者; d.存在一个过程:给予物从给予者转移到接受者。 承担“给予”事件的动词就

3、是给予类动词,如: 补给、偿还、赐予、付、付与、给、给予、供给、奖、奖励、交、借(借给)、 赏、配、送、授予、调拨、赊(赊给)、退还、赠、赠送、租(租给)、补助、 救济、犒赏、补贴、慰劳、支援、出租、奉送、输送、投递、倒贴、输出、进贡、 寄予、颁布、检举、申报、举报、示范、传授、递、递交、归还、交付、馈赠、 赔偿、摊派、转交、移交、支付、敬献、投放、转让、贿赂、请教、赞助、出售、 传递、兑付、发放、奉献、贡献、交纳、捐赠、清还、施舍、提交、转发、割让、 捐献、捐助、回敬 从语义上看,一般把“给予者”叫施事,施事从交与双方来看实际上是受损者; “接受者”叫与事,即受益者;“给予物”叫受事,在给予

4、事件中,受事的所属关系 发生转移。给予事件可以描述为:施事主动地把受事给予与事。给予类动词可构成 “施事(给予者)+动词+与事(接受者)+受事(给予物)”这样的语义结构。 而从“给予”类动词配价成分的句法位置和“给予”类动词所构成的句式及其变 化来看,该类动词的价位格式(陈昌来,2002)及其变化还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基本 句式多样,而且由于配价成分的缺省所形成的派生句式也有不少变化。本文拟考察 “给予”类动词所构成的各种句式以及不同句式形成的认知机制。一、关于格式一、关于格式“Np1+Vp+Np2+Np3”“Np1+Vp+Np2+Np3”及其论元缺省及其论元缺省 “给予”类三价动词有两种典型的

5、价位格式,一是构成典型的双宾语句式,即: Np1+Vp+Np2+Np(Np1 是主语施事、Np2 是间接宾语与事、Np3 是直接宾语受事 、Vp 是给予动词或“V 给”),记为格式 A。如:政府(Np1)颁发(Vp)小王(Np2)一枚奖章(Np3)。单位补发了老王一笔生活费。我们赠送学校图书馆一些珍贵资料。皇上赐给宰相上百两黄金。 另一种典型的价位格式是由表示“给予”义的介词“向”引导使与事位于动词前 做状语,构成如下格式:Np1+P+Np2+Vp+Np3(P 表示介词“向、对”),记为格式 B。如:小王(Np1)向(P)我们公司(Np2)推荐了一名推销员(Np3)。老王给我们保荐了小李。这些

6、小演员向首长展示了他们的演技。 “给予”类动词对上述两种句法格式的适应情况很不一样,有的只能适应某一种 格式,有的能适应两种格式。下面先讨论格式 A。 1 11 1 只能适应格式只能适应格式 A A 的三价动词的三价动词 在“给予”类三价动词中,像“补充、补发、偿还、赐予、付与、给予、供给、 还、送还、退还、交、补贴、奖励、支援、出租、奉送、犒赏、调配、倒贴、赠、追 赠”等动词只能适应双宾语格式 A,不能适应带介词的格式 B。如:小王还了我几本书*小王向我还了几本书首长犒赏二班一顿丰盛的晚餐*首长向二班犒赏一顿丰盛的晚餐上级奖励了小王一套住房*上级向小王奖励了一套住房 1 12 2 配价成分的

7、缺省配价成分的缺省 从价用(陈昌来,2002)上看,在动态的句子里,这些只能适应格式 A 的“给予” 类动词的三个配价成分在句法结构中有主要两种变化,一是受事或与事缺省,二是施 事、受事和与事的句法位置变化。 有些动词三个语义成分必须同现,一般不能隐含,如: 上级领导授予三排荣誉奖章*上级领导授予三排*上级领导授予荣誉奖 章 时代赋予了当代青年一项光荣的使命*时代赋予了当代青年*时代赋予 了一项光荣的使命 这类动词还如“供给、赐、补给、许、偿还、奉还、支付、授予、给予、给以、 过继、施与、调配、退还、追加、租借、租赁、典借、赐给、递交、赔偿”等,这些 动词如果不在特定的语境中,受事和与事都不能

8、缺省。 有些可带双宾语的给予类动词的与事(间接宾语、Np2)可以隐省,受事(直接宾 语、Np3)不能隐省,从而构成“Np1+Vp+Np3”格式(记为格式 A1)。如: 学校出租(给)茂昌公司几间教室学校出租了几间教室*学校出租 (给)茂昌公司 公司无偿奉送了老王几样东西公司无偿奉送了几样东西*公司无偿奉 送了老王 单位分配(给)王老师一套住房单位分配了一套住房*单位分配(给) 了他 这类动词还如“卖、递送、垫付、垫补、分发、汇兑、输送、送(2)、投递、转租、 管(3)、嫁(1)、拨(2)”等,这些动词如果不在特定的环境中,受事不能缺省。 另有一些可带双宾语的给予类动词的受事(直接宾语、Np3)

9、可以隐省,而与事 (间接宾语、Np2)不好隐省,从而构成“Np1+Vp+Np2”格式(记为格式 A2)。如:单位奖励老王一套住房单位奖励了老王?单位奖励了一套住房学校接济了小王几百元钱学校接济了小王*学校接济了几百元钱公司补助了小王半个月工资公司补助了小王*公司补助了半个月工资 领导犒赏了他们一顿宴席领导犒赏了他们*领导犒赏了一顿宴席 这类动词还如“帮补、帮衬(2)、补偿、补贴、酬报、酬劳、酬谢、答谢、奖、奖 赏、救济、犒劳、贴补(1)、喂(1)(2)、慰劳、优待、优惠、招待(2)、照顾、支援、 周济”等,这些动词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与事不能缺省。 少数动词既能缺省为格式 A1,有能缺省为格式

10、 A2,如:老王回敬了一杯酒老王回敬了他老王回敬了一杯酒婆婆倒贴了媳妇一些钱婆婆倒贴了媳妇婆婆倒贴了一些钱王老师教我们汉语王老师教我们王老师教汉语1 13 3 配价成分缺省的动因和机制配价成分缺省的动因和机制 由于格式 A1 和 A2 是格式 A 的语义缺省,而且能构成格式 A1 和格式 A2 的动词也 都能构成格式 A,因而我们有理由说格式 A 是给予类动词所能构成的基础句式,格式 A1 和 A2 则是派生句式,问题是为什么有的给予类动词的受事或与事不能缺省,而有 的只能缺省受事不能缺省与事,有的则相反只能缺省与事不能缺省受事,有的则既可 以缺省受事,又可以缺省与事呢? 1 13 31 1

11、常用性原则常用性原则 如果承认格式 A 是基础式,那么格式 A1 和格式 A2 就是变式,而变式的产生是有 条件的。语言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减省,首先跟使用频率使用频率有关,使用频率高的语言单位, 为了经济省力的目的,往往有所减省,无论语音、词汇、语法,越是常用单位越是容 易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减省减省。就给予类动词所构成的句式来看,常用或口语色彩浓 的或单音节的动词如“送、给、还、交(给)、管(3)、嫁(2)、援助、送给、教、奖 励、奖、支援、照顾、补助、出租、卖、分配、优待、请教、捐献、分发”等就比较 容易缺省,而受事或与事都不能缺省的动词如“授予、赏赐、赋予、追赠、送还、供 给、赐、补给、许

12、、偿还、奉还、授予、给予、给以、过继、施与、调配、退还、追 加、租借、租赁、典借、赐给”等,正是双音节为主、书面语色彩浓、不常用的动词。 同时,从与事、受事在语义结构中地位来看,都是施事者比较关心的,如“授予”的 授予对象和授予称号都比较重要。在使用中变化、减省变化、减省正是语言演变的基本动力。 1 13 32 2 显要性原则显要性原则 常用性原则和省力原则只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动词可以缺省配价成分,而有的动词 不能缺省配价成分。至于为什么有的只能缺省受事不能缺省与事,有的又正好相反呢? 我们认为这跟交际者的认知策略原则认知策略原则有关。在省力的原则驱使下,能省则省,至于哪 些成分可以缺省而不影响

13、表达或交际,则主要由动词本身的语义控制力和动作主体的 预期目的来决定的。给予类动词都是自主的目的性或意识性很强的动词,从“给予” 事件本身来看,虽然存在“给予者”“接受者”“给予物”三个实体,但由于事件本 身存在“给予者主动把物体给予接受者”这样一种关系,“给予者”是主动的、有目 的的、自主意识最强的一方,而“接受者”和“给予物”却是被动的。因而相比较而 言,三个实体中,“给予者”即施事最为重要,是“给予”事件成立的关键条件,所 以,给予类动词句中,施事的地位最为显著/显要,一般不缺省。另外,“给予”事件 表示一种给予关系:给予物从给予者转移到接受者,因而,受事或与事必须保有一项, 否则构不成

14、给予关系。至于,什么时候缺省受事,或什么时候缺省与事,这跟具体动 词的语义控制力和动作者的预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对“奖励、奖赏、奖、犒赏、犒 劳、补助、接济、酬谢、周济”等动词来说,与事相对于受事就显得重要,因为这些 动词是使某人明显得到益处的,因而收益者是首先被关心的对象,而具体的收益物或 收益程度就显得次要了。像“奖励”,是在评奖中产生的事件,谁得奖是最先被关心 的,奖励什么倒在其次,发奖者也是首先关心奖励对象是谁。所以,这类与事不能缺 省的给予类动词本身的语义控制力(控制与事的能力大于受事)和施事主体的预期目 的决定了与事不能缺省,受事可以缺省。我们把这类动词叫做“与事优先动词与事优先动

15、词”。 而“出租、卖、奉送、分配、递送、送(2)、转租”等(1)、拨(2)”等动词的受事 对施事来说显得重要,如对“出租”这一事件来说,出租者和承租者比较关心的是出 租什么,“卖”这一行为中,卖给谁似乎并不重要,卖什么应该更显要一些。这样, 在这些动词构成的句式中,受事一般不可缺省,与事可以缺省。这类动词可以叫“受受 事优先动词事优先动词”。 我们认为,常用性常用性与否决定了给予类动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可否缺省,常用的动词 在“省力省力”原则的支配下,有缺省的可能和要求,不常用的没有缺省的要求和可能。 至于能否实现缺省,则是受显要性原则显要性原则的支配,对事件过程来说,显要的不能缺省, 不显要的有

16、可能缺省。1 14 4 缺省和省略缺省和省略 不过,在具体交际中,原本不显要的也可能因某中特殊需要变得显要,以至不能 缺省或不缺省。我们使用“缺省”,没有使用“省略”,是因为“省略”是语用上的, 是在特定条件下(具体语境、上下文)某种句法成分的省去,如:(1)我没有打电话就回到家, 给了家人一个大大的意外。(2)我去看望教授,临走时,王教授回赠了 一本他的新作。(3)我去拜访王教授,心理很害怕王教授看不起,没想到他给予了 热情的 鼓励。(4)你也给这孩子一点钱吧, 要不给 ,他不会轻易走的。(5)这块土地多好,你也真胆大, 竟敢出租给外商 ! 例(1)省略施事,例(2)(3)省略与事,例(5)省略施事和受事,例(4)竟 然施事、受事、与事都省略了。这些省略的成分有的是可以缺省的,有的是一般不可 以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