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25688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长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时间 90 分钟 试卷总分:100 分1曾有评论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 “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 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徽商渐趋 衰落”的原因是( ) A.徽商逐渐放弃了“贾儒结合”的传统 B.安徽经历了太平军与清军的长期斗争 C.徽商大都转行经营近代企业 D.传统商业遭遇西方列强的挑战 2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 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 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意为毫不起眼的东西在不同的境况下有很大的用途)。 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书( )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师夷长技” C.介

2、绍西方史地知识 D.力主变法图强 3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决定选幼童赴美留学。詹天佑的父亲詹作屏出具的保证书写道: “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 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 A. 清政府依然具有极强的落后意识 B.清政府依然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 C.清政府认识到人权问题的严重性 D. 派遣留学生向西方学习只是个人行为 4有人形象地称康有为是“近代中国” “现代化运动”这场长程“接力赛”中,第一个 “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接棒”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由经济现代化向政治现代化转变的需要 B.中

3、华民族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5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 们思想的枷锁,这就造成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主张与文艺 复兴运动的思想主张相比较,两者都特别强调( ) A.解放人性 B.政治上的平等 C.社会民主 D.家庭生活上的 平等 6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不断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 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 求民主权利。据此标准,下列明显不符的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

4、.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7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 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8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 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这一观点主要 是针对我国成功( ) A.爆炸原子弹 B.人工合

5、成结晶牛胰岛素 C.试爆了氢弹 D.建成了核电站91967 年,有位作家说:“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 人难,做作家尤难。 ”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 ) A.20 世纪 60 年代缺乏创作素材 B.作家搞创作比较辛苦,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C.“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D.改革开放以后, “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及时恢复 101954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 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 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 A.中国人民政治协

6、商会议具有立法权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与之前相比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1小明查阅到以下材料: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在 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 年将这一制度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中;1984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 C.国务院和中央民族委员会关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讨 D.中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

7、历程 1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 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此时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 统一的最有利的外部条件是( ) A.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B.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中美建交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3 “一边倒方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提出,是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所面临的 国际国内形势相适应的。 ”这里的“特定历史条件”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反华的局势 B.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不同寻常的亲近关系 C.中苏意识形态相同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要求 14小明在阅读周恩

8、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 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 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 的发言( ) 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第 26 届联大 15欧洲学者哈里什卡普尔曾把分别位于欧亚大陆两端的中国和欧洲称为“遥远的邻居” 。 1975 年,中欧建立正式关系。当时中欧建立正式关系的共同基础是(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苏争霸的威胁16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所编写的有关马克思的历史剧中,有

9、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 我的思想死了。 ”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宣布我的思想已死 了呢?” “不断地宣布一种思想已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 “思想”对于无产阶级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思想武器 B.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指出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D.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17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短短 8 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 由的国家” 。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 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10、181946 年 7 月, 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世界上原子能的 发展和使用,要由一个国际原子发展机构来管制,任何把核燃料用于武器发展的违约 行为都将受到严惩。在该机构建立起管制之后,将终止制造原子武器,销毁现在的所 有储备。其主要目的是( ) A.由联合国控制核武器及技术 B.促进各国和平利用核能 C.实现美国垄断核武器及技术 D.避免美苏进行军备竞赛 19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 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 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障自身安

11、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等的自由交流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 D.确立欧洲的霸主地位 20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不结盟运动 的兴起”和“苏联解体” 。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21一位历史学教授对未来世界格局及社会发展趋势高度概括如下:“一个根源,多种力 量;互相制约,和平有望。 ”这里的“一个根源”是指世界格局的变动根源,它是指( ) A.美国的霸权主义 B.世界的多极化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D

12、.世界和平的力量 22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 平的时期” 。但过去的 20 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 、“911” 、 “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 面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23古代在高山黄土兴修水利工程时,采用井渠竖井施工的先河,后来传到西北地区称为 坎儿井。这种施工方法主要在兴修哪个水利工程中

13、运用( ) A.郑国渠 B.漕渠 C.白渠 D.龙首渠 24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 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的碗一件。这主要是(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25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美国、大陆、台湾的学者相继对市镇展开了研究。八 十年代以来,更有后起的中外学者,专门对市镇经济进行了区域性的宏观研究。根据 所学知识,他们的研究结论不可能有( ) A.隋唐时期,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是“市”B.唐朝后期,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C.北宋时期,农村

14、有些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D.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全国范围蓬勃兴起 26河北邯郸博物馆藏的一方元代窑枕,中部开光内书写“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 浅深”的民谚。这则民谚反映了宋元时期( ) A.理学思想已成为人们处世的指针 B.人们以财产多寡作为衡量人身份高低的标准 C.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轻便的货币流通 D.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 27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动荡无法长期占有土地 B.古代中国朝代更迭频繁 C.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D.国家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不固定 28据南阳网报道:2010 年 2 月 4 日(农历正月初十),河南省南阳武侯祠隆重举行“诸葛 亮鞭打春牛”大型民俗表演“诸葛亮”左手扶犁,右手执鞭犁地开耕。在“一打 春牛头,国泰民安;二打春牛腰,风调雨顺;三打春牛尾,五谷丰登!”的颂词中牛 肚内五谷杂粮散落一地,象征今年五谷丰登。根据所学知识,该民俗应该起源于(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91977 年 3 月 10 日23 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讲话 中说:“文化大革命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如不这样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