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2277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析浅析围城围城的艺术特点的艺术特点杨青清内容摘要内容摘要:钱钟书的围城具有高度艺术成就。讽刺艺术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本文 从人物、细节描写、讽刺手法、语言特色四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同 时围城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部具有浓郁的现代性特色的优秀小说它的现代性主要表 现在:主题表现的现代性、形象主体的现代性、话语表达的现代性、叙事方式的现代性。 从“文化的批判”到“形象的哲学”,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从而更深刻地揭示 出人类文化、精神的颓废。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去浅析其艺术特点。关键词:关键词:钱钟书 围城 讽刺文化 批判价值 现代性 主题表现一、作者介绍 钱钟书(191

2、0 年 11 月 21 日-1998 年 12 月 19 日)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 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 年于清华大学外 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 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 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 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 系主任。1941 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 篇小说集人.兽.鬼 。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 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书。 围城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我国现当代

3、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钱钟书是现代文坛上独一无二的讽刺为基调的小说 家,深刻揭示社会,人类阴暗面的小说家。他那枝魔杖般的笔,犀利,机智、 俏皮,将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鞭挞得无所遁形 二、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 1947 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 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 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从印度洋上驶来的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在上海靠了岸。小说的主人 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 2方鸿渐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说以他的生活道路为主线, 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知

4、识分子(主要是部分欧美留学生、大学教授等等)生 活和心理的变迁沉浮。他们不属于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行列,当抗战烽 烟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暴之外,先在十里洋 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职业和婚姻恋爱等问题, 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这也是场战争,虽然不见硝烟,却处 处闪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腾跃着情场、名利场上的厮杀和火拼; 虽然没有肉体的伤亡,却时时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 生命,那恶浊的空气又是怎样腐化着人们的操守和灵魂。自然,这里也有真 诚的友谊,善良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社会壁垒面前,是显得多么 软弱

5、和无力。在那随处都可以陷入 “鸟笼”或“围城”的人生道路上,哪 里是这些还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呢?这是这部深刻的现实 主义小说留给人们深思的一个严肃问题。 三、围城的艺术特点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 “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 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 ”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 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钱钟 书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 围城 不能像读一般小说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的话(忽略其言 语) , 围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 说的最成功之处,

6、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一)犀利讽刺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 儒林外史,是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 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这种讽刺基于时代的和人性的的原因,也基 于钱钟书个体的原因。 钱钟书是个不世出的天才,同时,他也是最纯粹的学者,对学问怀着最 深挚的虔诚,在学术上他不能容忍一丁点儿的虚伪和取巧。在这种目光注视 下,一般的所谓 “学者”,要不可笑也就很难了。比如他经常讽刺学者抄卡 片,围城中的头号小丑李梅亭就有一个铁皮卡片箱。其实一个教书匠肯 花力气抄卡片已经是颇为值得表扬的了,但在钱钟书看来,读书而没装在脑 子里融会贯通,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围城中的文化讽刺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碰撞的

7、历史平台, 而这正是钱钟书的着力点之一。一是以现代文化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弊 端。二是嘲讽对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 “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 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 三是探讨对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吸收中的荒诞 。围城中这些讽刺艺术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智慧的火花,幽默可以说 在围城贯穿始终,无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作空泛的指3责,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如对学国文要出洋深造的分 析其它学科“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可掬,只要国文是土货国产,

8、还 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这里的“洋气可掬“和“外国招牌“,语言尖锐泼 辣,对于新学科的内涵,对于一些留学观念,再没有比这样的讽刺更彻底的了, 方鸿渐从爱尔兰人手中买到廉价的假文凭后,回信反劝这个骗子改邪归正,爱 尔兰人“气得咒骂个不停,喝了酒,红着眼要找中国人打架“,书中戏言这是“中 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用喜剧性的语言发出悲剧性的感叹,讽刺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贫穷落后导致外交的失败。在讽刺之外,我们更可看到 作者的深心和忧虑。对于分析那些自以为有名的人用笔名时说“只怕一个名太大, 负担不起了,化了好几个笔名来分“,“化了好几个避免“,只是不负责任或是做 坏事的表示,作

9、者对三十年代笔名泛滥的恶劣现象,在尖锐刻薄的语言中进行 嘲弄。又如方鸿渐同赵辛楣斗口,书中写道:“方鸿渐也许像这几天报上战事消 息所说的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这句话本 来是国民党报纸为自己在日寇进攻面前狼狈逃窜所挂的遮羞布,这里通过人物 的口点出,就为读者撩开了这块遮羞布,暴露出里面的肮脏东西,巧妙地揭露 了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像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可以说围城的语言处处是 幽默,时时有讽刺。 2、围城中作者用的讽刺手法灵活多样 围城中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手法中处处见锋芒, 达到近乎完美的讽刺效果。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在围城中作者大量 采用

10、中外文化、文学的典故。从中国先秦的诗经兵法到清代的同光体诗, 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阿拉伯天方夜谈到美国的轶事,法国的名句。 典故的内容除文学之外,还涉及哲学、宗教、兵法、医学、生物等知识。如第 八章机关上司驾驭下属的技巧,尽学西洋人赶驴子,在驴子眼前,唇吻之上挂 一串胡萝卜,引诱驴子向前拼命,这是来自法国列那孤中的生花妙笔。方 鸿渐买假文凭时引柏拉图理想国、孔子孟子之事为自己辩护,认为买文凭 哄骗父母,“也是孝子贤婿应有承欢养志“这里连用几个中西典故细腻逼真地写 出了方鸿渐自我解嘲自欺欺人的心理。增加了讽刺的力量和批判的力度。 围城中的比喻,来源广泛,标新立异,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人在频频

11、发笑的同时认识了深刻的道理。还擅长用讽刺性的比喻进行评点的技巧,生动 风趣,使人忍俊不禁,显示出作者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例如方鸿渐经不 起父亲和丈人的两面夹攻,懂得文凭的重要,文章评到:“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 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 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象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这 一精辟的评点,新颖深刻,含蓄幽默的方式注入了作者强烈的喜怒哀乐的感情, 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中还采用了重复手法,增强了讽刺的艺术性。围城中的重复手法别有特 色,含有几分机智的俏皮劲。留学归来的鲍小姐,袒胸露背,扭捏造作。小说 就反复把她比作熟

12、肉店里的熟肉和熏火腿:“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 热的肉公开陈列“,紧接着小说中又借用“真理是赤裸裸的“格言,把鲍小姐轻薄、 肉感、放荡不羁的习惯,写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 3、以男主人公的活动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4围城没有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情节,而是以方鸿渐的活动贯穿全篇。 通过男主人公方鸿渐不断地从被围困的城堡里逃出来或冲进去,展现他留学回 国后所遭遇的人和事。作者对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讽刺。方鸿渐 不通事务、无能懦弱,苏文纨装坐冷若冰霜孤芳自赏,而不顾廉耻、惟利是图。 高松年撒谎老练、作假超真,对属下的妻子不怀好意,以生物学原理治校。李 梅亭表面道貌岸然,实

13、际男盗女娼、贩卖药材、勾搭妓女。这里面也有专门背 后骂人,又擅长用各种借口来博取男人情感,包括采用假冒作家题字赠书的女 生指导,也有由教员蜕变成“资本家走狗的走狗“的女大学生,有自称为“老古董“ 而打扮得妖形怪状,所写东西搬来搬去,几十篇如同一篇,宣言不问政治却随 同已受伪职的丈夫离职遁去的报馆女编辑,也有认为机会要自己找,快乐要自 己寻,换情人像换衣服一样随便,出洋学医而学到了不致怀孕的性开放女郎, 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围城中应有尽有,确实达到了作者想要写出某一类“具有 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的目的。 (二)(二)围城中的文化批判价值 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 1937 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

14、遭受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 围城 ,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 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 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 冲突以至交汇、融合。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大批留学生钱钟书正是他们 中的一员的身上具体地、活生生地体现出来,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 意义。 围城对于文化的批判主要有以下两个个方面; 1、对内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许多文化传统,与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要求 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方鸿渐的父亲是个十足迂腐守旧的封建遗老,他 顽固坚守传统文化和旧道德标准,视一切外来文化

15、、新文化为洪水猛兽,必扼 杀之而后快。他处处显示封建家长的威严,始终以传统观念要求和制约儿女们 的言行。在这样的封建遗老治理下的家庭正如我国许多传统封建家庭一样:长幼 尊卑有着森严的礼教,父母儿女却无正常的爱心,婆媳之间互相敌视,女由狸 之间明争暗斗,相互都恨不得吃掉对方。 围城借方巡翁及其家庭来思索和揭 露中国封建文化传统的丑恶和腐朽,同时也让人们在主人公的悲剧人生中加深 对束缚人性的传统文化的痛恨。三间大学正像一个现代封建大家庭,是东西文 化、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展现的一个大舞台。在这所高级知识分子云集的大学 里,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无不趋炎附势,勾心斗角,甚至把中国古代兵书上 的“敌人喘息

16、未定,即予以迎头痛击”等兵法用来相互间斗法、争权夺势、角逐 名利,并且人人都热衷“关心”他人的隐私,散布谣言,恶语伤人。2、对外 对西方文明的强烈批判 具有多维文化视野的钱钟书创制长篇小说,让读者看到中国文化之外的文 化。方鸿渐刚从英、法、德“混迹”归乡后,中学的吕校长请他到学校演讲,题 目便是堂而皇之的比较文化“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结果, 他一点也不顾中国国情和具体场合,东拉西扯,大谈“鸦片”和“梅毒”能“引发许 多文学作品”和“刺激天才”。这便是方鸿渐深受西方玩世不恭的影响,无视传统 礼教、落拓不羁的个性的反映。方鸿渐明知水性杨花的鲍小姐有未婚夫,却与 鲍小姐逢场作戏,两人的“感情”像热带植物一样疯长。5方鸿渐曾研究出西洋人丑得跟中国人不同:中国人丑得像造物者偷工减 料的结果,潦草塞责的丑;西洋人丑得像造物者恶意的表现,存心跟脸上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